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范文 摘 要:教师怎么教与学生怎么学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两个核心问题,该论文研究是在通过对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应用及实践策略进行的,通过结合《矿山采掘机械系统维护检修》这门课程的特点,提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评价体系、实施过程和具体的教学模式,分析课堂教学质量的变化、关注学生的互动性,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率,为此,研究和探索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是推进和深化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NZJGH2017103)
论文研究内容是在对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新课程的理论基础及其对课堂教学设计要求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提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评价体系、实施过程和具体的教学模式。并且以《矿山采掘机械系统维护检修》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为载体,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得出具体实证性案例。
1 新课程设计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1)新课程理念:在课程设计、实施过程、评价过程中形成的教育思想、原则和方法的总和。
2)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3)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培养目标、实施原则和评价体系的指导下,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在分析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分析学生实际,分析教学环境与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确定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从而制定出教学策略。
4)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课程设计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有:(1)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备课的不同。传统教学的备课活动中,也有教学设计,但大都以书本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它克服了这种局限,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把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来教。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成了教师的第一要务。教师的教学活动出发点和归结点是引导学生如何学。(2)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案不同,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案,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新课程教学设计并不局限于针对一种教学内容,也可以是一个单元。最重要的它是一个”动态”的。(3)学生学习的不同:要确定学生已有经验和现有水平与课程目标的差异及对应策略。新课程把教师定性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因为教师个人综合素质对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有重大影响。(4)学习评价的不同: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形成教学反饋,为教学设计的修改提供依据。在评价中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便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
现代教学要努力寻求认知与情意的和谐统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矿山采掘机械系统维护检修》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教学设计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去,使其成为教学的灵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传统教学因过分预设和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使师生无法在课堂中焕发其生命活力。新课程教学理念中强调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达成共识,共同发展。对教学而言,交往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张扬,创造性得到释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角色定位的转移,是自己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实现自我的过程。《矿山采掘机械系统维护检修》课程的教学设计要强调实施过程中开放地吸纳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及意料之外的体验,鼓励即兴创造,超越预定的目标要求。
2 新课程设计理念下的新教学方法
改进学习主体关系:由教师的绝对权威转向师生的对话合作。
1)教师角色的定位:
①做学生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时碰到一些问题,或出现信息缺乏时,教师及时提供可用的学习资源,保证学生继续有效地展开学习。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提供咨询,为学生发挥个性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
②做问题、知识的提炼者,课堂上供大家研读的问题是激发学生自主研究的兴趣,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师从学生的质疑中加以提炼升华,最终确定课堂内容,问题由学生自己提,自己解决,教师尽量让自己隐藏起来,这不是意味退出教学活动,相反,是更好地扮演组织者和提炼者的角色。课堂上所谓的“专题”就是师生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提炼出来的,在此教师作为提炼者,在提炼研读专题时,在不控制学生学习的前提之下,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
③做学生学习的提醒者,在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悟与发现时,在他们不能对此作较为具体深入的分析与阐释,教师捕捉住学生身上闪现出来的宝贵学习资源,教师把自己定位为学生意见的倾听者,善意的提醒者,学习的帮助者,与学生相互合作、各尽其能,取得共同发展,教师善于提醒,帮助学生开发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教师用感悟式,点评式的话语提醒学生学习相应的内容,或提醒联系生活加深体会理解,或引导向课外延伸拓展。
④做学生学习的提议者,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真实的体验。伴随着情境性问题的产生,学生往往持不同的观点,而且还有难以解决的小冲突,这时教师在倾听双方意见的基础上,提议并引导自主选择,使他们之间的异议得到满意的解决。教师从拥有知识的权威者成为学习的组织者、提议者,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个体出发引导学生展开学习。
2)走近教学对象--学生分析:学生是教学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本质和根本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健全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对学生具体情况的把握,是搞好教学质量的前提。设计中考虑学生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3)引导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在重视接受性学习的同时,更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我们重视了以下学习方式的研究: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新课程“新”在哪里?
(一)观念创新
新的课程功能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
1、课程的功能观:从“大课程”的观念来构建新的课程。教的过程、学的过程和评价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教学观: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师观: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是平等中的首席。
4、学生观:学习的主体,人格独立的人,有个体差异的人,个性丰富,富有潜力的人。
5、质量观: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二)学习方式创新
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調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自主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
2、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三)评价创新
1、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重视语言能力与数理逻辑能力评价、也要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2、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除笔试外,口试、操作考试、过程考核等。
3、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过程评价主要在于促进发展,结果评价则有比较明显选拔甄别功能。
4、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
根据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特点,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微课技术等新的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用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达到充实课堂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可平.现代教学设计纲要[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
[2]魏国江.采掘机械设备使用与维护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张学芳(1982-),女,汉族,内蒙古乌海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及教学方法等。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