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
范文 | 刘英艳 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基本环节,是最直接、最重要地掌握书面语言的教学形式和实践活动。阅读教学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语文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下面,本文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相关策略探讨: 1明确目标,有效学习 强化目标意识,落实《新课标》的规定和要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前提。于漪老师曾指出“每堂课的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学目的作一番认真的剪裁,要确定重点,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分解疏导”。既然是教学目标,它不仅是教师教的目标,也是学生学的目标。教师要了如指掌,学生更要了然于心。 1、课前明确目标。 课前教师要熟悉目标,确定重难点;切不可夸大文本的作用,一味挖掘和感悟,这样使两课时本该完成的教学,拖沓到三、四个课时以致更长,既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又降低了教学效率。 仔细研读职高一年级前五个单元的导读,我们会发现本册教材的阅读教学其实只有三个内容:①把握人物特点;②领悟文本中渗透的道理或情感;③体会表达方法。也就是说,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只要解决了这三大内容,就已经成功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如果学生在课前,也能明确本单元、本学期的学习任务,那么,他们的学习过程会更主动;如果把这种“通过研读导语或课后练习,明确学习目标”的方法转化为一种学习能力,学生拿到新课本之后,就明白自己将要学什么、怎样学,那么,他们的学习会更有效。 2、课中强化目标。 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应围绕目标——精心设计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巧妙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技巧,不断强化目标内容,以此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强化目标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阅读教学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时教师要善于点化、深入、拓展;对学生能自我解决或目前不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善于评价、等待、放弃。“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这也是一种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3、课后落实目标。 “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课堂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旗帜鲜明地强调了:学生的学习工夫在课外。其实,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积累、实践,反复强化的过程。教师在课后一定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去落实目标内容,或围绕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落实“双基”,有效训练。 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先生说: “语文教学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搞了许多名堂,却没有把语言文字训练本身搞好。”所谓语言文字训练,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双基”,进行有效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1、训练要重预习。 预习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搞好课前预习,课堂教学等于成功了一半。那么,怎样预习才有效呢? 首先,教师要给时间,给要求,给方法。例如:我通常利用双休日布置学生预习,如果遇到新课教学集中时,晚修时间甚至上课时间都要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预习。我要求每篇课文的预习都要分四步进行,即“读——写——思——议”。“读”是通读课文,解决字音、字形、标点等方面的知识;“写”是利用工具书给生字词注音、组词、找形近字、标明部首,并划出文中的四字词、多音字等;“思”是结合导读和课后练习进行思考,并做好标注;“议”是针对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同学间相互讨论讨论。总之,在预习时要落实“双基”,不预习好决不上新课。 2、训练要重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设计训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例如,阅读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应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分析、感悟人物的优秀品质;阅读说明性文章,应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议论性文章,应抓住论点,理清议论的层次;阅读诗歌,应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又如,“体会句子内涵”之类的灵活题目,可以引导学生感悟出答题的要点:①写人的文章,扣住人物的精神品质;②写景的文章,扣住景物的特点、写景的方法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③说明性的文章,扣住说明方法和说明事物的特点。 再如,“概括主要内容”之类的题目,可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答题的技巧:①抓中心句、过渡句、重点句进行概括;②写人记事的文章抓主要事件的六要素进行概括;⑨层次清晰的文章抓各段的要点进行概括;④题目点明中心的,采用扩题方式进行概括。 所以,进行“双基”训练时教师要善于分析、总结,概括出一系列的学习方法或答题技巧,以便学生在今后的课外阅读中灵活运用。这样,我们的训练才有效。 3、训练要重积累。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积累语言的过程。我在阅读教学中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①背诵。凡教本要求背诵的文段,我一定严格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②拓展。在教学中,我随时拓展有关“成语、古诗词、名言警句”等方面的内容。③迁移。对文本中出现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手法,我不仅让学生在阅读时领悟,而且要求学生在作文训练时一定要灵活运用。总而言之,语言材料需要积累,语言的运用技巧也需要积累,只有抓住了这两方面的积累,“双基”才能扎实,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提高。 3整合课堂。有效复习。 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可见,复习有利于巩固知识,有利于加深理解,有利于查漏补缺,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充分整合课堂资源,进行及时、有效的复习。 1、利用学校资源,优化复习计划。 每个学期,学校都有一个清晰而完整的教学计划,每一位教师都要依据这个计划安排自己本学期的教学活动。我提倡,在备课伊始,教师就应该把复习计划落实到每个单元乃至每一课中,而不是等到新课授完,才来思考如何复习。因为知识就是在每一节课中积累、运用才得以巩固,进而形成能力。依据学校的大计划,并结合本班的学情,制定出切实可行、循序渐进的小计划,边授课边复习,随时把握学情,随机整合课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利用教师资源,优化复习内容。 我校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的教学资源。除了目标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借鉴,用以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尤其是那些拓展的个性化的内容及设计的训练题型,我们都可以先“拿来主义”,再结合本班的学习现状进行筛选、整合,优化复习内容,以满足“优生”或“学困生”的需求。 3、利用学生资源,优化复习方式。 对任何一位教师来讲,学生永远都是你可以利用、可以开发的巨大的智力资源。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合理地整合这些资源。例如:①新课总结时,我们可以提出任务“谁能谈谈你学了本课之后的收获?”这时,选取“学困生”小结,能起到检查教学效果、查漏补缺的作用。②单元复习时,让优等生根据单元目标帮你进行总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③系统复习时,发挥学习小组的优势,互相交流、检测,能起到“学生练得开心,老师教得轻松”的功效。当然,复习的方式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整合,就能提高閱读教学的效率。 以上只是我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只有本着《大纲》、《课标》,树立“为学生语文素养发展而教”的理念,阅读教学的效率自会提高。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