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分析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的模式
范文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职院校图书馆逐渐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科学整合自身资源,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学科化信息服务,是当前相关人员必须思考与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市场变化,创新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模式,提升学校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与能力,充分发挥图书馆对学生的作用。本文从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发展现状入手,简要分析其发展意义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其时代发展新要求,重点从创建服务平台等方面探究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的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服务;图书馆;学科模式
在互联网飞速普及的时代,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开始进入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极大程度上转变了大学生学习方式,从文献资料需求的角度分析,不再局限于纸质档,而开始偏向于阅读电子文档,通过互联网直接检索相关资料。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及时意识到这一变化,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源服务。在科学整合图书馆学科资源的前提下,合理转变信息服务模式,打破传统查阅资料中时间、地域的限制,建立高职院校独特的学科化信息服务平台。学科化信息服务主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经由具备专业素养的高级人才,从师生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为其提供针对性学科资源服务。传统的高职院校大多数都实行学科馆员制的服务模式,但在新时期,服务模式开始朝着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高职院校须积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深化学科化信息服务模式改革。
1.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发展现状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不管是其教学性质还是办学方针,其主要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和市场发展需求,结合学生个性特征,设置具有特色的专业,通常更加侧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工作岗位适应能力[1]。因此,在改革高職院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模式时,应立足于学校图书馆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学科化信息资源,深入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采取措施。
1.1提高学科化信息服务水平的意义
学科化服务主要是指图书馆根据某一门学科,通过该学科的图书管理员科学分析情报,并存取相关学科信息后,以满足不同用户在进行学科学习时的信息需求,进而更好地帮助用户学习,提升其学习效率。通过提高学科化信息服务水平,能够较好地延伸图书馆整体功能内涵[2],在发挥图书馆传统职能的同时,还可有效整合学科知识,深度挖掘学科知识,促进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此外,提高学科化信息服务水平,是当前图书馆转型的要求,不仅有利于提升图书馆综合竞争力,还可帮助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3]。学科化信息服务的探索工作开始于上个世纪末期,高职院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又开始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结合学科化信息服务的意义,不断创新服务模式。
1.2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本文重点筛选97所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涉及医学、理工、财经、综合等多种类型,如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通过登陆高职院校图书馆网页,浏览网页中数字资源、特色服务等多种栏目,收集图书馆的学科化信息服务资料,具体的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的分析结果可知,调查的97所院校中,有79.38%的图书馆完全对外开放,说明图书馆开始意识到资源分享的重要性;就学科服务的情况而言,提供学科服务的图书馆占到总数的87.63%,但仅35.05%的提供多种不同学科服务,虽然学科化信息服务开始推行,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仍存在多种困难,且图书馆的各项专题服务也多半集中在纸质馆藏、用户培训、参考咨询等方面。
2.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的时代需求
在新时期,用户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1)提供嵌入式专业信息服务[4],根据不同专业的特征,为学生推送对应的信息文献;(2)提供嵌入式课堂信息服务,即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和理念,将视频教学方式引入课堂;(3)提供实践信息资源[5],为师生创建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科学指导学生进行实践;(4)提供科研活动,为学生选题提供对应的参考服务。
3.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创新模式
在创新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模式的过程中,应立足于院校实际情况,在学习其他院校成功经验的前提下,合理整合学科资源,为学生创建简单实用的交流平台,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在实际构建过程中,高职院校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一是针对性信息服务的原则,在信息化时代来临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应借助对应的科学技术,筛选出合理的知识、信息资源,通过重组等方式,提供给不同的用户;二是互动性的原则[6],学科化服务应坚持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协调好用户、设备、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加强用户之间的互动,进而提升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价值;三是系统性的原则,高职院校应运用发展、全局的理念考察学科化信息服务,系统的为用户提供信息资源。
3.1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化管理人员信息服务模式
图书馆管理人员信息服务属于传统模式,主要是指高职院校通过聘请学科馆员,让其针对信息服务、文化资源整合等工作,与相应的学科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进而保障学科文献资源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3.1.1信息增值的信息服务模式
为充分提升图书馆信息的价值,其应合理提供主体式信息服务模式。课题可以由教师给出或者通过筛选档案资料统计出最新热点,要求课堂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要求,通常都是跨学科的。同时能够较好地展示不同知识点,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如图书馆可以针对馆藏资源较为丰富、需求较多、具有研究特色的课题[7],收集与其相关的图片、视频、手册、文献资料,在经过专业处理后,建立完善的数字信息化学术资源系统,更好地方便学生和教师使用。通过该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师生研究课题,还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如某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自身特色,选定具有特色的财经杂志,创建电子期刊阅读室,将《中外管理》、《卓越理财》、《证券导刊》、《环球企业家》等几千册杂志收录到图书馆中,学生能够通过该平台及时阅读到最新财政信息,也提升了馆藏资源的整体价值,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3.1.2课题信息服务模式
课题信息服务模式主要针对重点专业学科或者有特定信息需求的教师,图书馆馆员可通过收集课题专业数据库、图书期刊、会议动态、教研成果等方式,对资料进行动态跟踪,并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归类,再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为用户提供对应的文献推送、文献综述、出版等方面的服务[8],使得学科信息服务渗透在每一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整体实践能力。如某职业技术学院为师生提供“综合文献数据库”、“会议文献数据库”、“专升本相关数据库”、“参考工具数据库”、“网上免费数据库”、“影音视频数据库”等多种资源,学生可以结合自身需要,对文件进行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研究课题提供了资源支持。
3.1.3创建图书馆信息服务团队
信息服务团队是影响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创建一支高素质图书馆管理服务团队。学科化信息服务模式应针对院校不同院系、专业、学科[9],如果没有做到专业对口,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科化信息服务模式实行难度。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选择专业的学科人员,管理图书馆不同模块,如设置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文献中心等,做到专人专职,保障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3.2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化嵌入式信息服务模式
嵌入式信息服务属于新型服务模式,其以学科化信息服务平台为中心,坚持围绕用户的发展需求提供对应的资源服务。具体的开展方式包括以下几方面:
3.2.1创建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平台
创建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平台,应科学协调好服务、知识、用户之间的关系,为学科化信息服务奠定坚实基础,保障学科类别丰富、齐全,能够更好地交流科研实践成果。将信息服务平台嵌入学生学习实践过程,充分发挥平台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2.2细化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平台构成模块
细化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平台构成模块,应立足于学科不同特点,结合学生个性差异,设置具有吸引力的服务平台。以四川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学科化信息服务平台分为专业环境、职业环境等6个模块,且每个模块的资源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如表2所示:
3.2.3整合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开展多途径学科化信息服务
整合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将学科化嵌入式信息服务模式运用在图书馆中,需要教师与图书馆管理人员共同努力,首先,将学科化信息服务平台嵌入高职院校的教学服务,加强不同课程之间的融合;其次,将服务平台嵌入学生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信息工具[10],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已经成为当前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应及时认识到学科服务的重要性,从学校实际规模出发,综合考虑学生发展需求、图书馆功能等多方面的因素,转变传统学科服务的模式,提升图书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和质量。在实际构建过程中,高职院校可通过借鉴管理人员信息服务模式和嵌入式信息服务模式,创建高素质图书馆人才队伍,根据学生不同知识需求,提供对应的学科信息服务。结合市场变化、就业形势,不断细化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平台构成模块,整合学校内部教学资源,加强与其他兄弟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覃丽金,吉家凡,唐朝胜等.主题式学科化服务模式研究——結合海南大学图书馆的案例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4,34(4):23-29.
[2]宋玲玲.“没有围墙的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巡回参考咨询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21(8):91-94.
[3]刘冬莲.基于Participatory Design的图书馆空间设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16(8):73-76.
[4]刘磊,高海燕,邵伟波等.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需求调查--以部分高校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32(4):14-18.
[5]李丽.基于读者利用文献资源情况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J].科技展望,2015,17(22):216-216.
[6]杨君英.基于学科化的公安院校图书馆教学科研服务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4,32(7):70-72.
[7]刘美枝,张玉慧.高校图书馆融入教学科研中的学科化信息服务--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19(41):19-20.
[8]段丹.信息环境变化与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创新研究*--基于1998-2013年相关论文的引文分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22(3):119-121.
[9]韩金,盛小平.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调查分析——以“985工程”高校为例[J].图书馆,2013,10(1):66-68,80.
[10]刘菊霞.五定律、省力定律、流程再造与学科化信息服务新体系的构建[J].图书馆,2013,14(4):11-13.
作者简介
张丞(1988-)女,汉族,四川南充人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及图书馆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