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研究 |
范文 | 王钺淅 摘 要:文化产业的观念形成于二十世纪初期,这是一项具有较高特殊性的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通常文化产业的目标是为了满足于人们的文化需求,其文化意义可以理解为文化的创作与销售,在狭义上来说就是建筑设计、音乐创作、文学创作、舞蹈、摄影以及工业设计等等。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其从无到有、从局部到全局,完成了改革性的转变,但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管理不规范、定位不明确以及创意缺失等现象,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着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鉴于此,本文就针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做一些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希望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参考价值。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问题 在我国文化体制的不断改革背景下,文化产生逐渐形成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新兴产业,并且在后续文化体制的改革中形成了经营性質的文化产业和公益性质的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的体制障碍和认识障碍得到有效解决。然而在我国当下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我国传统文化遭到现代文化的冲击,以致许多文化遗产被丢弃、被损毁,使得文化产业出现严重的混乱现象。其次,人们对于文化的价值衡量也逐渐出现多种观念,而更多的是盲目追逐于主流文化,导致许多富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传统文化被人们所遗忘,甚至被新时代人民列为古板无趣的文化。由此可见,虽然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极为迅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严重缺失了传统文化的保护理念,为此就要针对文化产业多个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保护。 1 文化产业发展下的资源保护问题 1.1 现代文化及物质需求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根据现状来看,在我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背景下,许多传统文化及文化遗产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和损毁,更多的是追求主流文化的模仿和创新,这就是使得文化产业发展中产生一定的方向偏失,要知道文化产业的创新有着较高严格性,不仅要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文化元素,还要保证其具备完整的思想元素。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文化资源已经能够依靠网络信息技术的力量形成全球共享的模式,使得各个国家民族都可以借鉴其他多元文化,但我国作为具备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大国,相比其他国家的文化资源更具有历史性、广泛性以及实用性,本该充分利用这浩瀚如海的文化资源进行创新探究,然而事实情况是人们未能正确认识到传统文化及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主观的认为这些文化资源是古板无趣的老文化,以致传统文化及文化遗产中的真实意义未能得到有效发掘,导致我国五千年文化正在快速流失和损毁[1]。同时,我国广大人民越来越追求生活物质上的享受,这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本是无可厚非的诉求,但是当人们追求到预期的物质需求目标后,又会衍生出更高层次的物质需求,这种充满侵略性的盲目追求,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和文明精神的建设遇到前所未有的阻碍。 1.2 文化产业的保护措施 想要解决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解决物质享受与文化产业的冲突,就必须要在满足于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过程中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两者如何有效融合就成为当下重要的考虑因素。不仅如此,为了有效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使人们了解何为现代文化、何为传统文化、何为文化遗产,举例来说,我国人们都知道北京故宫就是文化遗产,而北京故宫曾在历史长河中是作为帝王宫殿,具有极高象征意义,认清这类文化遗产是极其简单的,而在文化遗产中还有着许多普通民宅之类文化遗产,又存在着如丝绸之路、大运河之类的交通文化遗产,还存在着农业文化遗产以及工业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往往就是被人们所忽视的,这也是文化宣传中的重要意义,只有充分认清文化产业,才能使人们自觉保护文化遗产[2]。此外,我国现阶段的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主要依靠相关法律,然而我国人民在无法正确辨认出文化遗产的情况下,也就无从谈起如何去保护文化遗产了,即使触犯了文化遗产的相关法律也可能无法认识到事件严重性,因此在保护文化产业的工作中,首先就要做好文化产业的宣传,提高人们对于文化产业的认知度。 2 文化产业的利用开发问题 根据现状来看,文化遗产的破坏情况也取决于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一旦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过度利用和不当利用情况,势必就会阻碍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可若是不去开发利用,就会使得文化遗产得不到传承延续和发扬,继而导致文化遗产失去保护意义。同时,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文化景区被开发改造成文化旅游景区,虽然其目的是为展示我国文化产业,但相关部门在开发中过于追求政绩,相关决策人员对于文化产业的认知又有一定误区,常常将一些文化景区中的关键景点改造的更具现代性或服务性,又或是将一些伪文化融入到文化景区的改造中,这就导致文化开发中产生严重偏差现象,使得文化景区完成成为一件现代商品,也误导了人们对于文化遗产的正确认知[3]。因此,在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中,必须秉持科学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及发扬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在文化产业的利用开发中,不能使得文化产业成为一件纯粹的商业产品,不能扭曲文化产业的精神内涵、历史价值以及物质机理。 3 文化内容生产和传播渠道的问题 随着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而文化内容的生产力度一直较为缓慢,这就极大影响着我国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而想要解决这种现象就必须提高文化产业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吸引社会投资提高文化生产力度,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正确认清文化生产和传播渠道之间的关系,并做好文化战略布局。同时,有些人会将文化产业称之为内容产业,这种称呼是不具备专业性的,因为文化产业不仅仅包含着景区、道路之类的文化遗产,更包含着技术文化遗产、思想文化遗产以及文学艺术等文化遗产,有些是可以触摸到的文化遗产,有些是无形的文化遗产,对于无形的文化遗产就需要通过一些载体将其展示,例如计算机设备、纸张以及其他载体等,所以应该将文化产业区分理解为内容与渠道的融合体[4]。就目前来看,我国文化产业的传播渠道主要是书面出版、网络传输、现场演出及电影院厅等,其中书面出版的渠道在网络传输的影响下越发脆弱;其中现场演出和电影院厅渠道又有着一定局限性,其接受面小、且经济需求高,严重影响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其中网络传输就成为当下可靠的传播渠道,但网络环境具有极高复杂性和模糊性,人们在搜索文化资源时,面对不同资源无法作出正确分析,甚至有些文化资源是经过编辑修改后的二次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误导人们对于文化产业的正确认知[5]。因此,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如何改变传播渠道的弱势是当下重点研究目标,不仅要改善网络输出的复杂性,同时也要提高书面出版的渠道影响力。 4 结语 总之,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文化内容的生产和发扬,更要注重文化产业的资源保护和传播渠道,在实际的操作中还要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人话产业的认知度,只有人们了解了文化产业,才能正确进行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利用,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惠林.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6:63-75. [2]高书生.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编辑,2011,01:4-8. [3]南帆,刘小新,林秀琴.对话: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4-10. [4]叶芸.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2,15:50-51. [5]管宁.切莫见喜不见忧——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反思[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39-4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