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房屋租赁”话语分析 |
范文 | 摘 要:在任何一个社会,服务接触都是一个非常基本的互动类型。这种交易对话经常建立在买卖的情境中,由担任服务者和顾客两种角色的说话者完成。然而,房东和潜在房客的“谈判”互动属于服务接触中特殊的种类型,是话语分析中未开垦的处女地。 本研究试图通过分析该服务接触中的对话,探悉说话者有效构建对话所用的方法,他们获得、把握、放弃发言权所用的策略,以及如何通过与他人协商在情境中获得自己预设目标。通过对交谈文本的分析,尝试揭示这种服务接触语言的风格和特点,研究其除了传递信息完成交易外,如何完成社会功能与人际功能。 关键词:话语分析;租房谈判;会话特点 1 研究背景 话语分析是关于语言和其所处的社会情境之间关系的研究, 会话分析是口头话语分析的一种。互动不仅仅是说话者轮流发出声音和文字的机械过程,它是一个语义活动,一个为了完成大量任务而产生实际意义的过程。我们聊天,不只是消磨时间,而是明确和延伸将我们带到一起的人际关系连结。Pridham还指出,自然发生的无意识对话其实不是随意的交际活动,它是有潜在的规律可循的。Ventola对服务接触这一语言类型曾做过一个系统的语言学研究,向人们呈现互动是如何产生并达到一定的目标。他还引入了一种新的语言思考方式,作为动态的、正在进行时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止,完成时的物体。在转录分析和报导录音文件方面,国外有不少语言学专家针对每个步骤提出了非常好的实践建议。 2 研究发现 2.1 租房谈判的会话结构 每个会话都包含一个决定它目的、结构和特色的确定文本。会话的主要目的是完成某项任务,商品买卖的会话顺序包含了致敬问候、销售物品查询、销售物品调查、讨价还价和最后定论。从本研究中发现,租房会话的会话结构中具备了一般服务接触类型中普通会话结构的一些基本因素,包含如下三种阶段:开始阶段,中间阶段,结束阶段,每个阶段都是由说话者双方共同完成。 开始阶段是简单的致敬,说话者双方相互问候。会话参与者的角色被设定为代理房东和潜在房客,他们的关系被设定为初次见面的陌生人。这里双方应该相互问好,因为未来他们可能同在一个屋檐下。问候对于建立起轻松的交易氛围是非常必需的。 中间阶段包括了询问价格,销售物品审查,讨价还价和最后定论。B要出租房子,A想要租房子。谈判中包含了以下元素:提供服务,要求服务,交易以及致敬问候。而在这个阶段,A向B提出看看房子的要求。B同意,然后又反问了A几个问题,想确定他是不是符合做自己室友的要求。一般来说,这在其它的服务接触中是不会发生的。该部分会话的主体围绕着以A的一系列问题,A在房租,房客,水电费以及其它相关问题发出提问,随即B作出回答,然后B提出问题来检验A是否达到自己的要求,因为租房问题是谈话者的交集部分。随后就有了房租问题上的讨价还价,最后A作出租房决定。其中实现付款的动作在会话的语法实现中非常明确,比如“here you are.....”(给你钱)。此外,A提出想获得发票作为支付凭证的要求。而不像真的店主或收款员那样习惯地给顾客递交收据并附赠一句“thats your receipt”(这是您的发票),B并不熟悉这个过程,他基本上忘记了这些,随即 A提醒了他这一点。 当双方的交易成交,两个说话者之间的关系就马上变成了室友,他们之间的对话互动性更强了。他们相互介绍,谈论内容从原来的交易转变为个人生活和爱好。在会话的最后阶段,双方说话者都同意对话的终结,最后双方说出了Bye这样的告别语。 2.2 租房谈判的话轮转换 会话分析的研究热点是发言顺序,这不只关乎交际活动的价值定义,还被认为是“谈话中说话者应该注意话轮转换”的原理所在。Sacks说,在谈话中我们的说话内容和语序很少被提前设定,经常出现一方每次说话就使用发言顺序分配技巧的情况。比如A向B提出一个问题,确定B为第二个发言者,或者有时B自己提供一些没被问到的额外信息。 在本研究中,发现了“毗邻应对”这一反复出现的话轮转换规则。“毗邻应对”指经常同时出现的一组话语,前者建立起某个预设的期待,局限了后者的可能性。在毗邻应对的会话中,问题得到了回答,陈述得到了认同,投诉得到了回复,问候也得到积极的回应,然后就这样会话中引入了新话题。 租房谈判中,通常由A提出服务请求,B接受认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B在回答租金价格的之前使用了补白“Uh:::”(呃…),这是由于消极的回复总是在意味深长的延迟后发出,以此来暗示A,客观上说价格听起来有些偏高。文本中还出现的A的补白“eh:m”(嗯)暗示A在回答B的提问“你是不是华裔?”这个问之前A知道他不可能达到B的最理想化的要求,想让B做好心理准备。然而大量的A的回复紧随B的问题之后的封闭结构,表明了在这些时候他确定他的答案是叫人中意的了。 2.3 说话者发言权的取得和放弃 分析会话文本发现,B通过 “So”(所以)一词取得发言权,并在继续下一个话题前向A进行自己之前说话内容的归纳总结,B利用“well”(然而)从A口中抢夺到发言权,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正面宣传,打断A对房子进行消极评价。又如当A问“It rains a lot here, right?”(这里雨水很多,是吗?)这里没有更多的深入评价性语言,他只是想要得到B的赞同和互动,把发言权扔回给B。 在研究中也发现了当说话者还没有形成他们想表达的观点时,通常会说“Uh~额”,“Hm~嗯”来暗示他们的意图,这将沉默融入到了他们的发言权转换中。 在本次谈判话语的研究中还发现,一种把握发言权的策略是说话音量变大,语速加快,声调提高,反复重复某一句话。重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互动的,它不但将话语和参与者彼此连结起来,还是对话得以继续进行的源泉,这也充分体现了会话的参与性,以及其为实现互动、积极导向的目的性。 在谈判中,A也几次应用到毗邻应对来放弃发言,防止单向谈话。如“Could you please show me…”和 “wheres the bathroom?”(浴室在哪里?)中的提问。当谈判一方说到毗邻应对的第一部分,自然能使对方接过发言权并选择下一个行动, “let me show you…”(让我带你看看),也防止了下一个说话者出现无话可说或者重复,将会话带到期待的方向上。 本研究展示了租房谈判的会话结构以及话轮转换策略等等会话特点。谈判中代理房东和潜在房客的相互关系是一种结构层层展开的社会过程,其中包含了提出要求,提供服务,讨价还价,结账付款,每一种元素都有助促成社会过程终极目标的完成。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双方的对话中,说话者共同促成了谈判的完成,并借助了推广用语和礼貌用语达到该目的。 参考文献 [1]Pridham,F. The Language of Conversation[M].London: Routledge,2001 [2]Ventola,E.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Interaction: A Systemic Approach to the Semiotics of Service Encounters[M]. London: Frances Printer,1987 [3]Sacks,H. Schegloff, E. A. and Jefferson, G. ‘A simplest systematic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for conversation. [M]. Language, 50, 4: 696-753,1974 作者簡介 郑笑怡(1982-),女,汉族,浙江,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英语语言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