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形势下浅谈档案工作的创新 |
范文 | 冯旻 摘 要:档案资料是人类发展历史记录的最好证据,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网络广泛应用,计算机档案管理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档案工作资料不易保存、所占空间大的问题。但是,日益发达的网络环境下,档案工作和档案资料的保存需要进一步创新,这也是推进档案工作文明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要结合档案工作者人才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和档案管理库、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推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创新。 关键词:新形势;档案工作;创新 档案工作关乎着服务经济建设,但是就目前档案工作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方面,档案工作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关注,职工档案意识淡薄与档案管理制度缺位问题大大降低了档案服务的质量,重要档案无法按期归档或收集不齐全的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档案管理硬件设施建设与现有的档案法规体系难以满足档案工作的实际需要。网络背景下不仅需要建立网络档案库,也需要相应的文字档案资料作为支撑。但是,现阶段原有的档案资料库存累积如山,分散在各科室管理、杂乱无序,再加上档案法规体系不健全,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大大增加了档案执法活动的难度和力度。因此,要立足于档案工作的现状,创新档案工作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建设。 1 强化档案工作者学习培训 1、推进档案专业人才培养。信息技术日益更新,档案工作者要结合高速发展的信息产业优化档案管理理论知识结构,创新档案工作模式和方法,立足于信息化建设下档案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服务经济建设与企业发展为目标,创新档案工作者主体。因此,要把握好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立足于现有的档案事业发展要求强化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力争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工作者。一方面,强化档案工作者档案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另一方面,强化档案工作者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培训,提升档案工作者的基本技能,强化档案机构设置,结合信息部门的基础条件来优化档案工作者的服务,力争培养出具有档案工作管理知识与信息技术知识的复合型的新型人才。 2、改进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环境。要为档案工作者深入学习提供机会和平台,明确档案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有针对性地选送优秀的档案工作者外派培训和深造学习。这就要求档案管理部门要优化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强化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定位,从整体队伍出发优化档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要强化对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以提高档案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层次为目标,改进和完善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环境。另一方面,要结合各个企业、事业单位等对档案工作的实际要求,组织和开设相关的档案工作者培训班,以档案工作者层次和规格提高为目标强化对企业和经济建设的服务。 2 推进档案工作者创新意识的提升 1、推进档案工作者意识、知识和能力创新。其一,推进档案工作者档案服务意识创新。要结合工作实际激发档案工作者的创新意识,把握住网络经济和信息时代所提供的机遇和调整,在全新的形势下激发档案工作的创新灵魂,推进档案工作向网络化、电子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在档案工作方面积极渗透创新思想、理念。要全面推进档案工作创新实践,结合档案专业知识的需要完善档案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其二,推进档案工作者知识创新。要把握好档案工作的本质特点,积极采集、存储有效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同时,要优化档案信息资源传递的程序,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更多的档案信息资源,借用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理论知识,推进档案工作形成规律,充分发挥档案工作者的潜力,更好地应对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调整。其三,推进档案工作者能力创新。要把握好电子文件的特点,优化档案资料传递过程,强化对网络的利用,积极应用和开发新的档案信息,补充和改善自身的档案知识结构,把档案专业知识积极转化为为经济服务建设的有效服务能力。 2、加强企业档案中心工作与人才培养的结合。要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更好地做好档案工作,还需要培养和锻炼档案工作者理论知识与档案中心工作的联系能力和应用能力,从根本上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一方面,要把握好企业机构改革的核心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岗位要求来适当精简档案工作人员,实施一岗一人、专职专责的岗位任用制度。另一方面,结合新形势的要求推进档案工作者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学习和应用,学会加强网络文件的传输和保存,优化电子政务传输系统的基础上,积极改变和简化档案业务流程,从转变工作方式出发提高档案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档案资料承担着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记录任务,相关的文件、资料与档案对经济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要立足于档案工作内容、载体与形式、程序等积极转变档案工作模式。 3 丰富档案信息资源 1、强化档案硬件设施配备。要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利用网络积极开发和拓宽信息资源,延伸档案信息载体,从档案管理对象、工作方式、服务方式等方面出发推进档案管理向网络化和具体化的方向發展。其一,推进档案馆库建设。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强化馆藏档案库的建设,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从档案馆库面积、功能与设施等方面出发构建现代新型档案馆库,不断丰富档案馆库建设的内容和档案工作者的思想内涵,进一步推进档案工作管理体制、载体形式与检索手段的创新。其二,推进档案馆库业务创新与重组。应以档案信息收集与开发为导向,推进档案信息服务提升,以提高档案信息服务质量为宗旨,改善传统档案库的功能,立足于档案数据库数据的采集、开发,整合档案资源,进一步形成文书、科技与声像等档案,引导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两种方式共同管理。 2、推进档案信息化设备建设。要把握好计算机技术给档案工作发展带来的机遇和调整,建立高效方便的档案信息系统,促进电子政务与文档实现一体化管理。其一,推进档案电子政务管理,优化传统的归档环节内容,强化对现行文件开发设计的延伸,拓宽档案信息化平台的功能需求,强化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积极安装和使用,切实利用计算机来辅助档案工作者的管理,从根本上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水平,为安全和有效利用档案资料和资源提供机会。其二,推进文件、资料等在档案工作中的融合,推进档案数据信息融入到档案工作业务流程中,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管理部门的作用,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引导各个部门和组织来共享档案资料和信息,从而利用电子政务改变传统档案工作的组织结构,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向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配置管理,从而从根本上推进档案工作的数字化、标准化和系统化发展。 4 完善档案现代化工作管理机制 1、创新档案工作管理模式。要把握好档案工作管理的专业性、先进性和保密性等特点,构建与文档资料管理和网上系统档案资料管理模式。一方面,要推进档案工作与办公系统信息化的紧密结合,将网络技术应用渗透到档案工作中,推进档案馆工作管理模式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档案归档形式,推进传统手工作业方式与档案资料信息化管理结合,根据各个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发科学、先进的应用软件,实现手工资料和档案信息网络的存储和利用。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能淘汰传统的纸质载体档案材料,同时与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档案资料管理,引导人们可以自动检索来提高档案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在进行电子存档的同时,通过高素质的人才来建立相应的电子文档目录,与纸质文档资料配合管理,以档案资料类型为依据实现电子表格管理和纸质文档管理的档案信息传递和管理。 2、完善档案工作管理平台。档案工作的创新还需要相应的管理平台作为支撑,要确保档案资料收集齐全、档案资料编制的高质量和数据内容的准确性,要完善档案工作管理平台。要理清楚各个部门、工作程序、保存时间等基本要素,立足于档案工作中的滞后点和难点,以时间为线索,以类型为板块,以区域为范围,形成专业的档案资料管网图,利用电脑和纸质文档准确保存记忆信息。要建立严格的、标准的和规范的档案工作管理机制,从提高档案工作者管理意识出发,提升资料归档意识,立足于档案资料和数据留存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来及时记录、整理资料,建立统一的标识,交付使用后对档案资料进行追踪管理,确保使用者及时归档,从而全面提高后期档案的完整性。 5 结束语 相应的档案工作者素质与新形势下档案工作需要还具有一定的差距,在档案知识、管理與综合素质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要强化档案工作者学习培训,推进档案工作者创新意识的提升,丰富档案信息资源,全面推进档案工作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欢.浅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体会[J].东方企业文化,2015(13) [2]巫彩云.浅谈新形势下档案信息服务的创新[J].镇江高专学报,2015(04) [3]许晨.浅析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J].才智,2015(08) [4]匡秀辉.新形势下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黑龙江档案。2015(03) [5]尤寅灵.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档案工作——从提升办公室人员能力和加强[J].儿童发展研究,2015(0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