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施工技术研究 |
范文 | 姬广辉 张薇 摘 要:路基边坡防护是防止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改善道路环境景观、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根据边坡水文地质条件和坡型正确选择边坡防护方法对边坡的稳定性和生态系统的恢复至关重要。为此,本文选取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技术用于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施工,作为一种新型支护结构,其受力和结构形式更加合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既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又能满足经济合理的要求,还能大大提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关键词:公路路基;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在道路交通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中产生了大量的高邊坡工程。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由于具有结构受力合理、经济效益好、抗滑力大等突出优点而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公路等领域的大型边坡治理工程中。作为一种新型而又复杂的支挡结构, 锚索抗滑桩是由钢筋混凝土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或锚杆组成,把桩嵌入稳定岩层和在桩顶用锚杆或锚索锚入稳定层并进行张拉,使抗滑桩形成简支受力系统。该技术的应用,可降低工程造价、加快施工进度。 一、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施工工艺 1、桩位测定、场地平整 按照施工现场排桩的特点,遵循地形地貌及场地整平作业,这样能为井架安装与渣便道铺设提供便利,并有利于桩区地表排水沟的挖截及设置防护设施。在准确工作中,应清刷剪裁堑顶坡土,并做好雨季施工准备,如将雨篷搭设在孔口,临时排水沟在井口附近开挖等。同时严格遵循设计要求进行桩位测定,施工放样施工中应遵循桩孔十字线进行施工,并对施工误差加以重视,确保其误差控制在5厘米以内。 2、桩身开挖 在井口开挖施工中,应严格遵循桩身井口段土质的实际情况,一般开挖深度至2米时,应及时灌注第一节护壁混凝土,厚度为0.3米,为避免护壁出现沉降情况及对侧壁摩阻力进行有效增强,可在井口位置进行锁口盘设置,为避免地面出现掉渣等情况,应确保盘内缘比盘面高出0.2米,并做好截排地表水等防护工作。 3、护壁支撑 在护壁支撑施工前,应对桩井进行掘进施工,一般选用先挖中间再挖井壁的顺序。开挖施工过程中,应实时监测地质情况及及时记录。选用人工装渣的方式在井内施工,并进行起吊箩筐的配置,提升设备一般选用井架,使用电动卷扬机(0.3-0.5t)向井口位置进行箩筐吊运,选用手推车进行运送,不能使用的土必须运送到滑体外面。 选用边挖边护的方式进行桩井施工,可以有效提升桩井开挖施工的安全性及护壁的质量。一节护壁设置长度为1.5米,防止分节情况出现在滑动面位置与土石分界位置。在护壁混凝土灌注前,必须将井壁上的浮土清理干净,确保护壁混凝土与围岩处于紧贴状态,上下节护壁应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应将护壁钢筋增设在滑动面周围,为避免模板出现偏移等状况,应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做到对称、四周均匀捣固。灌注一天后就可以将护壁混凝土模板支撑拆除,应在上节护壁混凝土终凝后进行井内开挖施工。当开挖深度达到10米时,应将1台5.5kw抽式通风机设置在井口位置,选用软胶管(直径50cm)向井下送风。选用离心泵将开挖遇到的地下水抽到井外侧。 4、灌注桩身混凝土 将钢筋梯设置在井内可以方便井内施工人员上下施工,应用时应将顶节向预埋环内挂入,其他逐节扣挂及分节扣挂到井壁U型预埋件位置。在灌注桩身混凝土时,应先对断面进行检查及清理,凿毛混凝土护壁。进行铺底施工,可以有效避免钢筋、钢轨腐蚀等情况的出现,还可以确保桩身钢筋、钢轨位置的准确性。选用对接焊后再加鱼尾板边焊等方式进行钢轨焊接接长施工。在总截面中桩身一个截面焊接接头数量所占比例应在25%以下。接头不能设置在最大弯矩位置及滑动面位置,选用吊车及摇头扒杆将钢轨向井内进行吊放及固定,随后将钢筋一根一根地向井内进行吊放、定位及绑扎。 5、锚索孔导管预埋 锚索孔位设计中应遵循锚索倾角用风镐凿穿两侧护壁的方式进行,选用pvc管连接两侧凿穿的孔,应选用砂浆对接口进行密封作业。随后在钢筋笼上选用扎丝进行pvc管绑扎固定,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灌注桩身混凝土出现位移等情况。在井口周围进行混凝土拌和施工,选用串筒向井下进行运输及捣固施工。必须确保桩身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每层捣固厚度一般控制在50厘米,重复进行灌注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设计规定。 6、注浆 注浆是将液态水泥质注浆体通过注浆泵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将孔内注入的过程。在向下倾斜锚索灌注施工中,必须将锚索体随着注浆管一起向孔底送入,在注浆施工时应同时进行注浆与拔出作业,确保始终有一段注浆管埋在注浆液内,确保注满完成施工。如孔内存在积水问题时,应通过注入浆液全部排出积水,确保溢出浆液稠度和注入浆液稠度一致后,将注浆管抽出。在向上倾斜锚索灌注施工中,可以选用排气法进行注浆施工,也就是随着锚索体排气管一起向孔最低端进行输送,注浆施工应在彻底封闭孔口后进行,浆液应从低向高进行施工,如浆液堵塞排气管应停止注浆施工。 7、锚索张拉与锁定 锚索张拉施工应确保锚索孔内浆液及锚外锚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张拉施工前应标定张拉机械选用0.1到0.2倍设计吨位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次数为1到2次,确保每个部分都处于密切联系的状态,锚索应全部平直。分6级进行锚索张拉,也就是设计张拉力的10%、25%、50%、75%、100%、110%,但110%时应先进行20到30分钟的稳定,其他级别需要稳定的时间为2到5分钟,张拉过程中应对钢绞线伸长量进行记录。为确定锚索张拉符合设计应力,应选用整体张拉等方式进行。 二、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施工质量控制 1、灌注桩质量检测 单排桩的桩位放线允许偏差±10mm,桩身质量进行检验,对地质条件复杂,成检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小于总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混凝土强度,并采用低应变方法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检测数量为桩数的10%。 2、锚索试验 应作以下试验:(1)基本试验: 锚索极限抗拔试验采用的地层条件、锚索材料与参数施工工艺必须与工程锚索相同,试验数量不少于3根;(2)验收试验: 用于验收试验的锚索数量不得少于锚索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3根,最大试验荷载应取拉力设计值的1.5 倍,锚杆工程竣工后,应按设计要求和质量合格条件验收锚杆拉力,设计值满足设计要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基础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建设项目,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施工作为公路高边坡防护施工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其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中应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施工技术加以重视,才能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欣丰. 堆积体高陡边坡开挖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技术研究[D]. 湖南大学 2014 [2]胡小林.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加固机理及在滑坡整治中的应用[D]. 中南大学 2009 [3]欧鹏.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 2016(24) [4]赵伟.论预应力锚索及抗滑桩在大型滑坡治理中的联合运用[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5(05) [5]夏飞.关于公路滑坡处治中有效运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结构的分析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