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防裂断措施和方法
范文 王霞 袁丁
摘 要:交通设施的快速发展是我国整个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提升交通体系规范的同时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当前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断裂的问题造成混凝土质量不过关,在影响交通设施经济发函的同时,也影响我国经济体系建设。对于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找到相应的方法解决,提高混凝土道路路面的质量。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防裂;措施;方法
混凝土路面是我国现阶段最为普遍的道路形式。混凝土路面的由于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质量、荷载等原因,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断裂的现象,这类质量因素的出现,直接影响了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威胁到人們的出行,对行车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加强对混凝土路面的治理,做好相应的防裂断措施,是保障人们安全出行的必要手段。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的原因分析
混凝土路面是完全露天的,不论是风吹日晒还是暴雨侵蚀,都会对其自身的使用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过程中某个环节的小问题,经过长期的荷载,对其自身的承重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以下就主要分析几种常见的原因。
1、 施工过程中的收缩开裂
在施工的过程中,水泥在使用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收缩开裂的现象。导致水泥出现收缩开裂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部作用力的压迫,另一种是外部作用力的挤压。内部作用力通常指的是内部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应力集中,外部作用力指的是车辆荷载作用于路面上造成的疲劳破坏。在外部和内部相互作用的前提下,水泥混凝土路面承受的弹性变形不一致,其应力分布出现不规则的情况,当应力拉伸和挤压的强度超过极限时,此时路面的结构会受到破坏,随着应变的不断增加而导致收缩的不断变化,以致其超出路面开裂的极限,进而出现路面裂缝。
2、沉降不均匀
路基的稳定性是保障路面正常的首要前提。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路基的轻度和硬度进行仔细的检测和准确分析,以免出现抵挡不住正常外力的情况。振动、碾压、加固、沉降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最为主要的环节,这些环节的严密进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路面的稳定性和抗压性。其中,沉降具有一定的范围,在规定的范围内,对整体想过不会产生什么大的影响。但是,一旦超过了规定的范围,位置出现了偏差,会引发通车状况的不佳,进而造成路面的断裂,使施工结果出现瑕疵。所以,沉降在施工过程中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路面自身的因素,比如地址结构、地质运动、地表水等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路基的沉降,进而引发路面的断裂。
3、温度应力裂缝
温度是影响混凝土路面断裂的一大主要原因。由于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工序较长,在一个施工期限内,可能每天的温度变化都各不相同,对混凝土施工产生的影响也是有变化的。水泥水化的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温差较大,从而水泥自身会产生一种温度压力,这种形成的温度压力则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导致其产生裂缝。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工作也是十分关键的,在不同的季节施工,需要采取的养护措施也各不同,但是如果统一对待,则必然会加剧温度应力裂缝的出现。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防裂技术
膨胀补偿收缩技术。该项技术在许多工程项目中被采用,主要用于混凝土的防裂、自应力、防水、防渗等,在路面工程中运用还很少,但其作用原理是一致的,形象地说就是用“膨胀”来“补偿或抵消”混凝土的“收缩”。这主要靠膨胀水泥和膨胀剂来实现,目前市场上有许多产品可供选用。
层间减摩方法。消除层间粘结剪应力方法很多,如涂油、垫砂、铺油毡等。层间铺砂法在规范修订时取消了,主要原因:(1)麻烦、费时费力;(2)面层混凝土浇注时漏浆,砂与混凝土融为一体,靠砂隔离的设想难以实现。铺油毡可以完全隔离,但油毡厚度太大,影响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对荷载传递或协同受力不利,且费用高,大面积推广不行。 通过对比,我们推荐采用塑料薄膜隔离法,优点:(1)施工简便;(2)既起隔离作用,又不影响层间传力效果;(3)价格便宜。 此法已在国内多个工程中采用,效果良好。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防裂措施和方法研究
(1)首先应该对路面出现裂缝的时间进行估计,因为在对道路路面施工的过程中,水泥混凝土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材料,这种材料固然具有实用性,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却经常出现开裂的现象,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度,但是受到其自身温度的影响,就会造成裂缝的产生,时间一长裂缝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大变宽,最终就会造成车辆无法正常通行的后果。在对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定以后,路面温度会得到迅速的释放,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路面出现裂缝的现象。
这种方法是十分简单的,只要掌握好开锯的时间就能有效的对在混凝土裂缝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如果混凝土处在一种凝固的状态下,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水化热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在进行浇筑的过程,时间的变化让混凝土出现峰值以及谷值的特点。例如,在普通水泥的浇筑施工中,通常0h-6h,12h-20h板的温度会处于升温形态,而6h-12h处于降温形态,这是最为明显的变温规律。如果浇筑时忽略了胀缩应力和其他小的影响力的话,则混凝土板温度处于降温状态时,在实际工程中就越容易出现裂缝。
经过工程实践表明:混凝土板在凝固过程中其自身的强度特性也有规律可循。通常认为,混凝土最初强度的形成10h-12h其增速缓慢,抗裂性能在慢慢提升。也就是说,当混凝土处于初期凝结状态时,浇筑完成的时间会与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成反比例关系。例如,上午浇筑的混凝土一般比下午浇筑的混凝土抗拉性要差,也即上午浇筑完成的混凝土通常比下午浇筑的更容易产生裂缝。由此可知,混凝土板浇筑第0小时是最好的断板控制时间,夏季等炎热气候条件下会增加断板发生概率,当将两者进行联系时,就会发现其中的隐含规律,通过规律运算,得出,在第10个小时的锯缝温度,进而得出锯缝时间。而在锯缝准备阶段需遵循的所有原则里面最重要的,莫过于当计算出板温后,若混凝土板温还处于升温状态,就会加大温差,此时应立即做锯缝处理;反之,当混凝土板温处于下降状态时,则不会加大温差值,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在次日再行锯缝处理,等到第10小时温度再锯缝。
(2)步骤方法。以气象预报预测施工开始时的气温T为依据,对终凝后的板温进行预测。这里需要预测的板温,实际上就是预测气温和板温与气温的差之和。根据工程施工经验,混凝土的终凝时间通常不会大于12h;然后把浇筑混凝土的温度T和第12小时的预测板温连线,计算出第10小时的板温,根据这一节点温度来推算出锯缝控制的最佳温度。在工程实践中,施工单位的常规做法是:上午浇筑的板锯缝较大一些,而下午浇筑的板多适宜在第二天的早上锯缝。本篇文章运用的是定量分析法,从理论角度来证实这一做法的合理性。上述所讲的方法是以温度应力不高于稳定度强度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根据这一方法,可推算出锯缝的最佳控制节点,结果为混凝土浇筑后的第10小时。这一方法适用于早期强度增长快速的水泥,而对强度增长慢的水泥,在锯缝中往往会出现混凝土缝槽边缘被破坏的情况,这主要源于混凝土的强度较弱,这一点应当引起特别注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问题有时是难免的,但并不是没有补救的方法和解决的措施。只要掌握合适的方法,做出正确的及时的方案,可以有效的控制和改善裂缝问题的出现。另外,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自身的缺陷,也会造成路面断裂。所以,相关施工单位应该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仔细检查,最大程度的避免路面出现断裂隐患。
参考文献
[1]李敏.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25)
[2]杜玉凤.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视界.2016(2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8: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