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时代高校基层共青团宣传工作方式创新研究 |
范文 | 魏春燕 潘琦 潘博雅 游珺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新媒体技术使用最广泛、最活跃的群体是青年学生,也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加强新时代高校基层共青团宣传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要求。我们探索与追寻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的创新方式,结合身边实例,研究更加适合新时代这个大环境的宣传工作方式。 关键词:高校基层共青团;宣传工作;创新方式 高校团建工作的本质是共青团建设工作,研究高校基层共青团宣传工作创新方式是为了更好地提高青年学生的参与感、归属感与荣誉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清晰的社会价值观念,培育学生的和谐发展理念,促进高校团建宣传工作的有序开展,构建和谐美丽校园。 一、时代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依托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的网络新媒体,人们思想观念越來越新潮,博客、QQ、微博等网络平台被逐步接受并广泛使用。在当今时代,新媒体技术渗透并影响社会的各个部分,对于高校共青团建设宣传工作来说,更是明显。 在过去传统媒体时代,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主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平台开展,宣传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由此可见,传统传媒存在较大弊端,一方面通过传统媒体传播出来的消息存在滞后性;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只能采取单一、线性的报道方式,缺乏一定的个性化与互动性。在这个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基层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做好共青团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宣传工作的影响 高校基层共青团宣传工作不仅可以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作为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的发扬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就目前高校基层学生宣传工作现状显示,学生宣传工作中还存在着机制不健全、宣传形式和内容单一等问题。如果不对高校基层宣传工作进行高质量、严要求的管理,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现如今快餐式的信息获取方式成为常态,其中的收获没有深度阅读所带来的深刻。如何解决消极影响成为众多高校基层宣传工作人员的千里之任。因此高校基层共青团宣传工作肩负重任,不仅要做好日常宣传工作,还要传播舆论的正能量,引领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近几年来,中国新媒体的发展经历了初始阶段的高速提升后,逐渐步入正轨,相对有序,形式也日益丰富。一个更为广阔且便捷的平台将在新媒体时代为基层团建工作的开展搭建,这一平台将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化、多元化。再者,平台的便捷性,使高校基层共青团的思想建设方面工作变得更加繁复,为当下共青团宣传工作带来挑战。因此,研究新媒体时代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创新方向显得尤为必要。 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基层共青团宣传工作创新方式 (一)构建高校宣传工作新格局 高校宣传工作的挑战越来越大,新媒体不可控性的大大增加使得宣传工作的未知变大。有数据称,全国近7亿网民中,80%为青少年。在“互联网+”普及火热的时代,共青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网络社交平台更为广泛直接地连接青年,并最终成为青年生活、学习、就业、创新创业等的扶持点与连接点。各高校共青团应积极响应新一轮共青团改革,构建“互联网+共青团”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新格局。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应用思维深入青年,了解青年,使共青团真正为青年发声,为青年服务。将互联网与共青团宣传工作相结合,需要各高校共青团正确利用网络与社交平台,积极引导、服务青年,正确帮助青年成长成才,坚持正能量舆论的引导作用,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充分调动青年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形成顺应社会时代发展趋势的工作模式 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形势与时代特色也发生改变,各高校共青团青年的思想与思维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共青团要顺应新时代发展,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积极建立完善符合共青团青年兴趣的新媒体工作体系。 (三)打造高校特色宣传品牌 各高校共青团可以根据学校特色文化,打造具有自己学校特色有个性的宣传体系。加强各种宣传方式之间的联动性与体系化,保证各宣传方法的整体风格一致但同时各具特色,从而形成具有各高校共青团自己特色的宣传系统与品牌。 (四)尽力实现宣传方式全面化 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社交平台应势而生,例如微博、微信、电台等。与此同时,由于科技水平的提高与大家创新意识的增强,也出现许多新的宣传形式,如VR全景、微电影、形象大使宣传、APP开发等。高校共青团可通过多平台、多形式实现宣传方式全面化,扩大宣传效果。 四、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基层宣传工作创新预期效果 高校基层共青团宣传工作与新时代要求契合。创新是人自我发展的基本路径,同样也是高校基层团建宣传工作进步的便捷阶梯。目前各类新媒体平台已广泛影响到广大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及学习,高校应加强传统宣传媒介与新媒体宣传平台之间的联系与协作,丰富详实宣传材料扩宽宣传渠道,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更广泛地传达出共青团思想。使得新媒体平台的功能与时俱进,将团建工作更好的与新时代要求相契合。 高校基层共青团宣传工作更加立体化、全方位发展。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共青团的外部环境和服务对象发生了新变化,对高校基层共青团宣传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学校逐步完善宣传平台,满足不仅局限于依靠视觉,而是充分调动其他感官获取信息的社会群体的需要,能让团建宣传工作做到立体化宣传、全方位发展。 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新时代高校基层共青团宣传工作创新方式来源于高校基层共青团传统的各项基本宣传工作。在不断总结与探索中,宣传工作将引用新媒体带来的创新变革,可以达到让高校基层共青团工作更好地融入共青团员生活的目的,真正的做到来源于学生,服务于学生。建立完善宣传工作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校院学子的能力;同时,宣传工作的大力创新也为校院学子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在不断构建与完善的新媒体矩阵里,能够让在校大学生更加简单便捷、生动形象地了解中共十九大召开的新时代背景与其为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 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基层共青团其他工作有序开展。新媒体传播创造的特殊性及氛围性不仅有利于高校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引导广大在校大学生积极学习,主动理解,自觉认同并践行中共十九大的最新思想成果,一定程度上使得高校基层共青团其他工作的开展更加有序。 参考文献: [1]关立新.李耀明.新形势下对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0):6-7 [2]王婷.新媒体时期高校宣传工作创新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5,(9):30-32 [3]刘立为,薛艳.新媒体时代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探析[J]. 法制与社会,2011,(28):213-214 [4]邸乘光.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7-2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