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探孔子与老子关于“仁”的思想 |
范文 | 王艳波 摘 要:在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中,都有对“仁”做出一定的阐释,其内涵主要体现在《论语》和《道德经》这两部著作中。对于儒家来讲,“仁”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主张“爱人”,认为爱有差等,并将“仁”的思想建立在人际关系的交往过程,贯穿人的一生。老子却因《道德经》中“不仁”的言论而让世人产生道家反对“仁”的看法。实则不然,老子所推崇的“仁”是一种不受在约束,发自本真,符合自然之道的仁。比起孔子以礼乐约束为载体的仁义之道,老子认为仁是自然流露的一种表现。二者各有异同,共同促进了“仁”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仁 老子 孔子 1 老子与孔子对于“仁”的看法 “仁”一直是中国传统道德理念中为人推崇的思想,其从商代产生,再由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中被重视,最后为后世所继承与发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说到“仁”学思想,我们一定会提到儒家。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其一直以“仁”为其理论的思想核心,主张“爱人”,并将“仁”的思想建立在人际关系的交往过程当中,认为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克己复礼”(《论语·颜渊》),提倡实现仁则要求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有关“仁”的思想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方面贯穿了人的一生,后人对于孔子思想的继承也使得“仁”的思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传播。提到儒家,就不得不提道家,而要想谈论道家中“仁”的思想的体现,前提是需要对老子对“仁”的态度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尽管老子自称“不仁”,给人以一种轻视仁义道德甚至毫不涉及仁义的言论的感觉,但如果细细研究,我们会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老子于《道德经》中有言:“大道废,有仁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子并没有摒弃仁义道德的理论,反之,老子支持“仁”的思想,只是不同于孔子之“仁”过于强调人为,老子对于仁这一思想的阐释更倾向于认同仁是自然之道,内心本性,而非礼教的约束和强制。“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合不亲,有孝慈。国家混乱,有贞臣。”(《道德经》)这一言论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老子认为的仁义不是应“大道废”、“六亲不合”及“国家混乱”等背景而生的,而是大道下的人们通过无为而治使这一时代的国家安定祥和,可以摒弃规则的一种合乎自然的仁义,其将“仁”上升为不为外物所控的道,并认为真正的仁是与任何利益都无关的自然行为。而像孔子所言,提倡依靠仁义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在老子看来是不正确的。所以我们所谓老子的“不仁”是针对于孔子的人为之“仁”而讲的。此外,《道德经》一书中“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也体现了老子认为统治者要用仁德以示百姓,可见老子并没有忽视“仁”的理念。 2 老子与孔子关于“仁”的异同 作为对中国后世影响最大的儒道两家都没有抛弃对“仁”思想的研究和发展,并对其表达了相关的言论的诠释。而二者间的异同也推动了“仁”学思想在哲学和文学等领域的长足发展。 2.1相同之处 儒道两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和老子对于“仁”的阐扬都体现在“仁”与“义”的结合,使仁的含义得到延伸。孔子在《论语》中关于人品德的言论里同时强调了“仁”和“义”二字,他认为人应该履行自己的义务,且履行义务的本质是出于爱人,即为仁的体现。而老子对于“仁”内涵的表述,即前面所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合不亲,有孝慈。国家混乱,有贞臣。”此处直接将仁义一词表述出来,老子通过对所谓制定的规则所体现出来的假仁义和自然之道的仁义二者相比较,表达了真正的仁义不是人为虚伪的展现出来的,这与孔子所追求的仁义是相同的。尽管孔子强调强调以礼规范人们的行为,但其追求的也是一种自然而然,发乎本情的仁义之礼,所以两者的理想目标是一致的。 除上述表现外,孔老二者还将“善”与“仁”结合来进一步的扩充其含义,强调“善”与“仁”两者互为前提,相辅相成。这一表现在《论语》和《道德经》中均有体现。而且对于如何实现仁,两者所倡导的行为指导也是有相同之处的。都提倡以“善”为器,实化于人。《论语·述而》中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与《道德经》中所言“予善仁”都体现了从善与美好使“仁”之表象付诸于行为中,其中“予善仁”更是将“仁”的思想推向了不局限于“亲亲”的博爱。 2.2差異之处 作为两个不同的派别,孔子和老子所代表的儒道两家的思想终究是有差异的。在其思想体系成型过程中,两者对于“仁”的理解和阐释始终有分歧的地方。首先,春秋战国时期,面对天下无道,礼崩乐坏,孔子更加强调的是礼教与等级的重要性,更多的思想着重体现于对人的反思。人作为历史与社会的推动者,其人格的塑造,人性的约束都成为了改善社会情形的重要因素。出于这一方面的思考,孔子对于理想人格的评价就无外乎与“仁”。孔子称“仁”之士为君子,“圣人”不可及而“君子”可及。儒家以“仁”为本,主张“爱人”,将仁的思想建立在人际关系的交往过程当中,亦有“亲亲,仁也”的推恩法,以“仁”要求自身后“爱人”,从身边的人开始:“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再向别人施“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处《论语-卫灵公》),最后实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由此可以看出《论语》中“仁者爱人”的“爱”是有等级差别的。而老子则认为“仁”是不该有等级、亲疏划分的。《道德经》中谈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并不是对“仁”的否定,而是老子所提倡的“仁”应是发自本真的,天性的自然流露,不该是强制约束本身欲望的人定规则。天地爱万物,没有想要从万物那里取得什么回报,天地视万物为草狗,并不是要贬低什么,而是指出万物平等。天地本身并没有特别的好恶,且视万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老子的“仁道”思想是一种爱无等级亦无亲疏的大爱。这一点与孔子有着明显的区别。 3 结语 虽然孔老二者对于“仁”的思想的诠释有所差异,但这并不代表着一家对另一家的否定,而是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实现“仁”学思想的升华和发展。纵观上述所言,儒道两家其在本质上对“仁”的追求相差不大,只是人事生活中所侧重的点不同,一个强调外在人事,一个强调内在本性。孔子的“仁”学因“仁政”的推行使之更现实化,但却利益化。而老子追求自然本真,不受外物拘束的“仁”,其内涵得到升华,上升到一种境界,但却难于普世。所以我们应将两者结合,这样的“仁”学思想才能实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幺峻洲.论语问答[M].济南:齐鲁书社,2004. [3]李策.孔子仁学思想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4]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高亨.老子正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 [6]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5. [7]黄梓根,黄建新.《论孔子仁与老子仁的相关性》[J].湖南大学学报.2009(1);29-3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