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内蒙古传统游牧建筑的美学特点
范文 马健庆 安筱可
摘 要:我国幅员辽阔,众多的民族如明星一样闪耀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如大概将所有民族进行分类,我国民族主要分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由于双方气候文化等差异,导致建筑的形式相差甚远,其二者对于建筑美丽的标准也不相同;本文将通过气候、文化、房屋结构组成等来阐述内蒙古传统游牧蒙古包建筑的美学特点。
关键词:民族建筑;建筑美学;气候;文明碰撞与相互转化;
在我国,自古以来,内蒙古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在各个方面发生了无数次的碰撞与斗争,在对于建筑美学这个问题上也是一样的。蒙古族是尚武的民族,这与他们的生活方式,聚居组成等因素都是分不开的,但由于气候,水源,草场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游牧民族会随着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而迁徙,这就与农耕文明“守一地为根”的思想千差万别。正是由于这些明显的差异,导致内蒙古的游牧民族对于这个世界的态度以及对建筑美丽的认知和其他以农耕为主的民族不同。
1 内蒙地区简介
1.1 气候及地理信息
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这使得内蒙古的气候十分干燥寒冷。
河川径流地区分布不均,水资源不平衡;这说明内蒙古的水源很不稳定,这也是内蒙古牧民“随水草而居”的主要原因。
1.2 内蒙古传统游牧建筑分类
草原建筑仅就其个体的结构形态而言,可以大致分为洞窟、毡帐和房屋等三种类型。然而,草原建筑作为一种艺术,他是通过建筑的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以及装饰、色彩等多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
北方民族的经济生活,以畜牧业为主。他们为了追逐水草,经常四处迁徙,过着游牧的生活。蒙古族的先民为了适应自己的游牧生活,创造了具有适合搬迁活动轻便的住房--蒙古包。蒙古包在我国史书中称为"穹庐"。古代匈奴、突厥、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都是随水草放牧,所以居无常处,住的是"穹庐"。便于迁徙,需要住下时临时搭扎,穹庐都是"东开向日"。
2 蒙古包结构及造型美学特点
在游牧生活中,蒙古包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拆迁组装,就地取材,自产自用等特点,充分反映了游牧民族的聪明才智。
蒙古包其形呈天幕式,圆形尖顶,外用一层或二层羊毛毡围裹,里面用“哈那”和“乌尼杆”支撑。“哈那”是数十根同样粗细的,抛光后的木棍,用牛皮绳连接,可以伸缩的网状支架。“乌尼杆”是用木棍支撑的伞状包顶支架。蒙古包顶端还有“陶脑”即天窗,既可通风换气又可采光。整个蒙古包用数根毛绳加固,以防大风侵袭。
蒙古包的大小由“哈那”的个数决定,一般6—8个哈那组成。包门朝南,包内坐北朝南的正中间是长者或贵宾的位置,西北角是供奉佛像的地方。正中偏南置放炉灶。包内摆有小巧玲珑的家具,包壁精美的挂毯,环境十分宜人。白色蒙古包是尚白的传统爱好的表现。线条和色彩是造型艺术的两大因素,比起来色彩是更原始的审美形式。
变化统一的形式规律体现在蒙古包的结构上。蒙古包的造型,轮廓、比例、节奏等形式规律,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地自觉地表现在这里,经过岁月的流逝,蒙古包的造型,轮廓、比例和节奏等成为一种规范化的一般的形式美,从而这种特定的审美感情也逐渐变为一般的形式美。雄伟的赛马场和成吉思汗陵等建筑也都从古老毡帐中吸取了营养。蒙古包是以它的外形面貌和合理的结构布局形成了统一变化的毡帐艺术,成为蒙古民族的伟大活力的象征。
2.1 蒙古包的结构
蒙古包是由门、哈那、乌乃、陶脑、围毡、系绳等部分组成的,这种蒙古包,能折叠,搬迁方便。蒙古包的圆形设计,不仅美观,在大风大雪中阻力小,不积雪,另外围顶的坡度能滤水。蒙古包的门小呈长方形,并离地面,那是防雪的堆积和寒冷。蒙古包的哈那是用数根相等长短的细柳木杆相互交叉用驼皮绳连接而成,形成了图案化的围墙,搬迁时折叠起来又能当牛车的车板。蒙古包的顶端设有通风口,便于生火做饭和取暖抽烟用。生活中的这种蒙古包,既科学、又适用,是深受广大牧民欢迎的、独具特色的牧区建筑形式,这是蒙古族几千年以来一直居住的传统居室。牧民们对自己的这种居室也善于美化装饰。
2.2 蒙古包的美学特征
蒙古包的建筑构造轻巧、灵通,以其有限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的使用功能,并借助于草原的粗犷和辽阔,与大地坦荡起伏的曲线和绿草如茵的环境形成了高度的和谐和统一,造成一种豪放而又优柔的气氛,可见建筑不仅是民族的、时代的,也是地域性的。它将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蒙古包的圆形设计,不仅美观,使目睹者有一种舒服、圆满的感觉,而且在大风大雪中阻力小、不积雪。蒙古包的顶端设有通风口,便于生火做饭、取暖抽烟以及阳光的射入。可见,生活中的这种蒙古包,既科学适用,又富有美的韵味。不论它的外形结构还是它的装饰花纹,都极富独特的美学特征。
在色彩上,蒙古包洁白如玉,盛夏的草原上,它们被形象地比喻为绿色绒毯上扣着的银碗。从它所在的自然環境看,蒙古包宛如珍珠般的以平面铺开,撒在壮丽而辽阔的蒙古草原上。目睹者由此而产生的联想,是一种坦荡无际的空间感。白色的蒙古包,与白色的羊群,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点缀于碧野之中,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这是蒙古族最崇尚的白色在建筑中的具体体现。
蒙古包的整体形象是圆的,而圆形本身就是美的。在蒙古族人的观念中,圆是天的象征,蒙古包与之同形,正好把蒙古人对长生天的信仰也在建筑上体现出来。这是审美意识和建筑功能有机结合的范例。
再从蒙古包的结构看,它体现了变化统一的形式规律。蒙古包的造型与轮廓,比例与节奏,体现着一种规范化的形式美规律。蒙古包的乌乃、哈那、陶脑和门之间的比例适当,无比例失调之感,由乌乃和哈那形成的直线和交叉线以及圆形的天窗,给人以对比协调、统一变化之感。
3 总结
综观整个蒙古族建筑历史,以帐幕毡包的制作与使用为主,它的持续性表明了它在牧民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久而久之,成了蒙古族建筑的基本形制。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地形成和发展起来,很好地适应与满足了草原牧民的劳动生活,是蒙古族人民对人类建筑的一个贡献。无论是草原上游牧或征战,还是都城的行宫或汗王陵寝,它虽变出了不同的样式,但基本构思仍是一致的。它运用在蒙古选汗会议中,体现了军事民主制的特点,是圆桌会议的雏形。而作为供奉成吉思汗及其原配灵柩的宫帐,意在象征天宫。这都是"蒙古包"建筑文化涵义的引伸和扩展。
科技改变了交通,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出现也极大地改变了内蒙游牧传统聚居系统,这个过程让乡村型聚居转化成城市型聚居,也就是从原来的六边形聚居逐渐转变为六边形聚居与动态聚居共存的方式。
如何实现传统聚居和现代科技有机的结合也是未来的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但不管怎么样,以蒙古包为首的内蒙古传统游牧建筑以其独特的美学特点和对于天地的独到的感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草原儿女,是和母亲一样美丽的存在。
参考文献
[1]嘎林达尔.蒙古包风俗录[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57-63
[2][蒙古]达·迈达尔 , 拉·达力苏荣.蒙古包[M]. 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1987(2)55-58
[3]高学勤,高晓霞 . 传统蒙古包的建筑元素及其民俗背景分析[J],内蒙古农大学报(社科版),2010(3)北京林业学 ,2012
作者简介
马健庆,男,成都理工大学建筑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与古建筑保护。
安筱可(1994-),女,成都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植物。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4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