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说课设计
范文 摘 要: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通过“说课”教师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本文从课程设计分析、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学习效果评价、特色与创新五个方面对《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进行说课。
关键词: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信息化;说课
1 课程设计分析
本课程归属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汽车维护、检修、性能检测、故障诊断与修复、汽车营销管理等工作,具有好品德、好技能、好使用、好形象,良好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迁移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主要就业岗位是汽车机电维修工。基于专业培养目标和主要就业岗位,该课程开设在第一学年第2学期,64学时,前续课程有《汽车机械基础》、《汽车零部件识图》等,后续课程有《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汽车故障诊断》、《毕业设计》等,所以本课程是该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梯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教学内容设计
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结合湖南省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抽考标准以及高级汽车维修工的要求得到了本专业的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我校汽修专业与湘潭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充分开展校企合作,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确定该课程教学目标,即: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汽车传动、行驶、转向、制动四大系统的作用、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相关零部件的拆装与检测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吃苦耐劳、胆大心细、独立思考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汽车底盘四大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汽车底盘相关零部件的拆装与检测。
基于课程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们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如下表1所示,并选择已出版的自编校本特色理实一体化教材,与我们的教学内容相适应。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过程中我们重视课堂教学的回归,重视课堂交流,为了解决学生玩手机和学习自主性不高等问题,我们利用网络平台,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将学生的学习无缝对接。互联网教学平台的搭建还可以对社会人员进行培训,实现课程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同时也可将企业兼职教师融入课程教学,对学生操作进行评价,并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使课程教学与企业实际工作更加贴近。有利于学生零距离就业,形成一个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如图1所示。
利用互联网+课堂的方式来翻转学生的学习模式。紧紧围绕“互联网+”进行任务驱动、情景模拟和仿真教学。采用的信息化手段有:雨课堂、微视频、仿真软件、智能手机、微信、空间资源平台。通过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表现为乐学、善学、爱学,提高了学习兴趣。
4 学习效果评价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主要包括自评、互评和师评三个方面。自评由学生自己完成;通过同屏展示,所有学生可以进行交流学习,展开互评,同时企业老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观看学生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评价,校内教师对学生的工单进行批改,主要看测量数值是否正确,以此判断学生的操作情况,然后告诉学生批改结果,实现教师评价。
本课程最终成绩的评定标准由项目考核、平时考勤和交流互动三部分组成,具体请见表2。
5 特色与创新
通过信息化课程教学的实施,本课程突破局限、提高效率、多方评价、远程教学、服务社会、终身教育、个性化学习、教学做一体、虚实结合、规范过程、同屏展示、精益求精。
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必将改变我们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刘海亮. 信息化背景下《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改革研究[J]. 河北农机,2017(5):39
[2]龙华,邵明珠. 基于问题式学习在高职院校汽车底盘构造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以“制动系统”教学设计为例[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7(2) 59-61
[3]尹朋. 浅析多媒体辅助汽车专业英語说课[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38): 181-182
作者简介
肖卫兵(1983-),男,工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5: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