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存在问题及对策
范文 郭梅雪 张子康 蒋欣宇 李怡璇
摘 要: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就当前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与说明,可为后期土壤有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与保证。
关键字: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体系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在不断对土壤进行开发利用中带来了土壤的污染,使得土质出现恶化及对环境生态带来不良影响。综合目前情况,我国在对土壤利用中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如工业开发、矿产开采、肥料使用等,均对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与破坏,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及可能对环境治理造成影响,做好土壤环境质量的检测并治理具有重要价值。
1 当前土壤环境质量检测生存问题分析与讨论
综合当前情况,对土壤环境进行检测可对土壤治理提供有效技术支持与保证。而综合实际情况,由于土壤环境监测存在一定问题,影响治理措施的制定,不利于土壤保护与利用。具体来讲,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方面:
1)监测方案设计不能对土壤环境实施全面分析与评价;针对监测方案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其一,布点问题,如对于一些山区地貌,耕地面积小及不连续,采用传统布点方式,即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实施网格布点,存在一定难度,布点不能客观反映土壤污染物浓度变化及污染情况。其二,监测指标问题,如对于部分区域,监测指标不具针对性,某类测试指标低且可能不存在的元素,每年均在监测,浪费人力及物力;如对于某些重点指标而未进行跟踪性监测与评价,不能掌握污染物的动态变化过程。
2)现有土壤环境质量检测未形成统一的监测体系;綜合现有情况,我国所执行的土壤环境评价标准为GB15618-1995,除此之外,未建立相关的标准。同时,虽然行业内有不同的评价方法,但未系统化,且不同标准之间的相关指标在定性与定量中存字一定的冲突,未能在土壤环境评价中得以有效应用。例如,在GB15618-1995标准中规定了土壤中铅元素的含量限值为250-350mg/kg,而国家所颁布的《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中对土壤中铅元素的含量限值规定为80mg/kg,两种标准之间相差甚大,可能对其土壤的利用与治理造成困扰。
3)监测能力落后及应急监测力量不足;我国地大物博,各省市为扩大对土壤环境的监测力度,加大了对环境监测站的建设工作,并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就实际实施情况而言,土壤监测工作并未像空气质量检测、水质监测等项目开展频繁的监测。同时相比较,土壤监测较空气质量检测、水质监测等项目开展较为复杂,对监测技术人员及实验环境的要求高。而目前一些基层环境监测站还不具备开展相应土壤监测所需的技术人才及设备,对土壤监测的开展造成障碍。
4)场地污染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如目前土地管理不规范,部分存在潜在污染的工业用地而配批为商业用地。同时,各地对土壤的监督管理不够完善及对重点的监测未有明确的定义,设备化程度不高及污染治疗方式层次不齐等。以上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进行支撑与管理,缺少规范,未能有效对其实施监督管理,常导致土壤污染不能够及时得以维护及治理,造成土地污染日益严重,对人们生活造成影响。
2 关于优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应对对策分析与讨论
综合以上对土壤环境质量检测中所存在的问题,相关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环境检测与治理,从多个方面落实监测与评估,以保证监测的有效性,具体如下:
1)制定科学有效的环境监测方案,首先,土壤监测评价单位应综合区域土地实际情合理布点,即布点应合理,因地制宜,如对于主要污染源为化肥、农药的土地,不易采取网格布点形式,而对于堆积的污染物及垃圾等造成的土壤污染,其布点应采取放射形式,以便对土壤污染情况的准确评估。其次,监测指标的选取应具有针对性,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取当地出现频率高及毒性大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对象,并加大监测频次及力度,而对于一些长期未检测或含量少的污染物,可不做监测或实施周期性监测,以起到节约成本及提高监测有效性的目的。
2)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检测体系及标准;对于此,土壤环境监测标准应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及当地污染现状。如目前所执行的土壤环境监测评价主要针对农业用地保护而设定,并不能适应当前工业化发展需要,因此,修订现有监测评价标准是建立评价体系的首要任务。其次,建立分级管理与评价方式,如在综合分析与调查的基础上,针对耕地、工业用地、城市用地等建立不同评价标准,对评价指标进行合理设置及指标限值做出差异化规定,以便更好实施有效监测及制定治理预防措施。
3)加强土壤环境监测设施建设及建立有效的应急评价机制;如综合目前情况,相关单位在完善及扩大土壤环境监测机构建设与配置的情况下应加大对监测设备、人员的投入,不断引进自动化监测仪器及设备,并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及引进,以优化土壤环境监测基础力量,保证日常检测工作的开展。同时,制定应急监测评价方案,优化监测方法及方案,提高监测速度及准确度。
4)从土壤污染物-暴漏途径-受体等途径进行考虑;首先,我国地域广阔,土地差异大,综合各地土壤实际情况制定对应标准属于重点,应作为重点进行考虑。其二,土壤污染物的暴漏途径包括直接暴漏及间接暴漏,应综合各暴漏的不同针对性制定有效措施。其三,不同污染物对不同受体的影响存在差异,应结合不同标准及土地利用形式考虑保护及治理方式,以起到综合治理污染及强化土地利用。
3 结束语
土壤环境的污染问题属于影响社会发展与人类生存的重要问题。而强化土壤环境监测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及强化治理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就土壤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总之,土壤环境的优劣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相关单位强化监测与优化治理是必需措施及要求,也是土壤利用价值最大化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陆泗进,何立环.浅谈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3(03)
[2]王小庆,马义兵,黄占斌.痕量金属元素土壤环境质量基准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13(02)
[3]赵金艳,李莹,李珊珊,张爽. 我国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产业现状[J].中国环保产业.2013(03)
[4]周健民.我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地力提升[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02)
[5]曾希柏,徐建明,黄巧云,唐世荣.中国农田重金属问题的若干思考[J].土壤学报.2013(0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