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地铁车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范文 严庆雯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城市地铁轨道交通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本文首先介绍了地铁车辆档案管理的现状,之后从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两方面就数字化信息技术对地铁车辆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做了分析,并从上海的地铁管理取得的成果和相关的实践探讨了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地铁车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希望为相关人员的具体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信息技术;地铁;车辆档案管理;模式
最近几年,我国的地铁建设正在快速发展,各大城市纷纷加大了地铁的建设力度。随着建设的稳步展开,地铁已经成为城市交通运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极大地缓解了地面拥堵的交通状况。众所周知,地铁车辆档案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地铁能否正常运行,那么新形势下,就需要利用和借助数字化的信息技术,优化地铁车辆档案管理工作。
1 地铁车辆档案管理的现状
由于地铁本身是一个汇集了众多高科技技术和手段的产品集合体,就使得地铁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十分复杂,涉及的部门也比较多,从地铁的设计到制作再到运营以及后期的维护等,都需要对资料进行档案管理。我国近几年的地铁发展趋势良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为了总结经验,也需要进行档案管理。在这些档案管理中,地铁车辆的档案管理至关重要。毫不夸张的说,地铁车辆的档案是地铁车辆运营、检查及维护的红宝书,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档案管理系统能更加及时有效的支持地铁车辆的运营、检查及维护。
现阶段的地铁车辆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借助信息技术,但是我国发展时间短,导致管理不完善,存在一些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有三方面。第一方面,管理技术落后。因为档案管理需要应用技术进行辅助,才能有实际上的进展和成效。这方面我国技术欠缺,做到的突破有限,这就导致了管理管理效率低下,可想而知,久而久之會造成信息的混乱。技术的落后不仅造成管理的混乱,还加重了工作人员的任务量,整体来看不利于地铁行业的发展。第二方面,存储信息缺失。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一个特点就是将以往的书面信息转为电子信息,在转换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的失误或者信息不到位,很容易造成信息的缺失,让档案信息残缺不全或者有些地方失。在使用和管理中,相应的电子信息与实际信息不符,给相关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样就使得转换效率低下,电子信息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浪费了人力和物力。第三方面,人员制度问题。自从地铁开通运营以来,地铁的车辆档案管理工作,就一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直不能彻底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地铁车辆档案管理工作中,观念没有与时俱进,也没有针对管理进行专门的培训,面对地铁车辆档案管理这样一个巨大的工程,没有及时将数字化信息技术引入地铁车辆档案管理工作。
2 数字化信息技术对地铁车辆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
2.1 管理模式的转变
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计算机已经是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和帮手。计算机的存储模式有硬盘存储和云存储两种,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铁车辆档案管理的进步,让管理工作日趋科学化。信息技术水平的进步,使得地铁档案管理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电子版档案开始大范围普及和使用,网络信息管理也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过去的人工管理[1]。随着档案的库存量、查询量、流转量的持续增长,通过使用条码、二维码、RFID射频标签、数字缩微等技术和扫描仪、数据采集器、文件检验仪等设备可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专业化、智能化已成为现代地铁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2.2 管理流程的转变
大量使用计算机,使得地铁车辆档案管理变得很简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完善和功能的日趋强大,光盘已经在管理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运用CAD光盘技术,将档案与文件进行统一管理。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政府颁布了《CAD电子文件光盘与档案管理要求》这一文件,可以作为地铁车辆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与此同时,数字化的信息技术能够将传统的档案管理垂直化的弊端改为扁平化,这样能够有效地将档案信息与电子数据进行对接,减少了信息不准确的情况,同时通过计算机进行管理,能够根据所管理的内容和范围,有效地进行改进和开发,从而优化管理效果[2]。
3 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地铁车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3.1 在上海地铁车辆档案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果
上海地铁又称上海轨道交通,是指服务于中国上海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是国际地铁联盟的14个成员之一。1990年,上海地铁一号线破土动工,于1993年5月28日正式运营,是中国大陆第3座开通运营地铁的城市,实现了上海轨道交通零的突破,从此上海的城市轨道交通步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截至2018年3月,上海地铁共开通地铁线路16条,磁悬浮1条,日均客运量1083万人次,全网运营线路总长673公里,车站395座,运营里程居居世界第一。
上海地铁在运行二十多年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上海地铁车辆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日臻成熟,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型,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信息共享,极大了推动了地铁的行业的发展。凭借着多年的档案管理经验,目前地铁车辆档案管理将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日常档案管理中,在夯实地铁车辆档案管理的基础环节上,一方面确保了归档文件的完整和档案整理的规范,另一方面细化了管理标准,明确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检查指标。双管齐下,积极推进车辆档案收集工作,实现了地铁车辆的规模化和细致化管理[3]。
3.2 在上海地铁档案管理工作中相关的实践
地铁的运营一方面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尤其是核心区的拥堵问题。另一方面带动新区,引导城市发展,尤其是为世博会的举办,提供了很大的交通便利。上海地铁在车辆运营管理中积极采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同时还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比如《上海市地铁总公司车辆档案管理细则》,在细则中,明确了地铁车辆的类型和种类,有效地对地铁车辆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地铁管理部门已经完成了对市内地铁线路中各个车辆的扫描工作,并制作好了电子版,以备翻阅。在管理过程中,上海地铁采用先进的京华EXOA自动化系统,这就为档案信息转为电子文件提供了绿色通道,管理人员可以对档案信息进行电子化的查阅,并相互关联,让信息流动起来,得到有效使用,为后期的分析和决策提供指导。上海市地铁管理部门认真研究、持之以恒地做好地铁车辆的档案管理工作,全力预防和减少车辆安全事故的发生。
2009年的12月22日,上海地铁一号线发生地铁相撞事故。地铁事故导致一条地铁线路瘫痪7个小时,大量受困乘客在地铁通道内度过了痛苦的两个多小时。而且就在同一天,上海地铁又发生3起彼此不相关的事故,由于城市地铁的瘫痪,繁忙的上海顿时陷于停滯状态。大量乘客被困在地铁通道里长达两个多小时,这反映出上海地铁车辆管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信息传递的不及时致使许多人在到达人潮拥挤的地铁站后感到十分惊讶。针对这种情况,上海市政府下大力度反思和改进其混乱的地铁车辆管理系统,并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化信息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城市的快速交通工具,地铁安全问题决不能忽视,在地铁运行过程中,车辆由于自身原因或者人为操作等都可能出现故障,所以必须对车辆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做好设备的定期检查工作,并且详细制定应急预案以防危险发生。
值得欣慰的是,从那以后,上海市就建立了轨道交通网络资源共享机制,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构建,依法真实、可靠地采集车辆维修记录,为每辆车建立“一车一档”电子健康档案,对地铁车辆的档案管理做足了前期的功课。以标准化建设为基础、以数字化档案为抓手、以信息化联网为保障,并逐步完善轨道交通行业安全体系。通过地铁车辆档案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推进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构建地铁基础数据库,为地铁车辆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地铁档案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上海地铁档案管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形成了数字档案信息集中整合、信息实时共享的地铁档案管理服务新格局。同时上海市政府引进了世界先进的地铁车辆动力系统,使得地铁的运行更加智能化,推进车辆档案管理工作稳步前进。
4 结论
综上所述,将数字化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城市地铁档案管理工作中,是现代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必然趋势。由于这方面我国起步较晚,受到的制约因素也比较多,严重制约了地铁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发展,有鉴于此,有关部门一定要转变档案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的精确度,确保地铁车辆的安全、平稳运行,促进地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莉.关于地铁档案管理建设信息化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5(03):80+82.
[2]林思奥.信息技术下地铁档案管理[J].现代信息科技,2017,1(04):27-28.
[3]蔡洁.谈如何做好地铁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工作[J].安徽建筑,2017,24(03):290-29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