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英语两极分化现象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范文 罗楠
摘 要:在初中阶段,学生英语学习的成绩两级分化现象普遍存在,这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感到很棘手的问题。英语学习成功与否除了受智力因素和本人已有知识能力制约外,非智力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智力因素的发展有赖于非智力因素的推动与调节。本文分析两级分化的原因,并针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供了一些措施来尽可能控制这种现象的产生。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两级分化;影响;对策
英语是一门十分实用且重要的国际语言。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从中学到大学,乃至研究生学习阶段,英语都是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特别是在如今全球化浪潮的带动下,作为基础教学的初中英语,被认为是“高楼大厦的基石”,越来越被家长和学生所重视。但教学实践证明,初中阶段的英语容易形成两极分化,而且这种状况一旦形成,将影响着英语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终身发展。
外语学习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并相互作用的过程,我们承认学生学习英语智力上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语言模仿能力、听读接受能力、说写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各不相同,同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英语有快有慢,出现上、中、下分层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差异程度很大就不正常了。我们应该认真分析两级分化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尽可能控制这种现象的产生。
1 初中阶段英语两级分化形成的原因
1.1 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角度分析
初中学生的感知、记忆、言语、理解力、想象力都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但认知能力还未得到充分的发展,认知能力的差异,是形成英语学习差异的原因之一。另外初中生情感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和水平尚不够高,而且心理发展在不同的个体上存在着早晚的差异。
1.2 学生已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有差异
多年来,小学英语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师资水平差异大,教学中有的重口语忽视语法知识的传授;有的重活动形式忽视活动结果,参差的英语基础影响着初中生英语学习可持续发展。
1.3 学习习惯的差异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习习惯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养成的学习习惯,如上课听讲、注意力好、作业按时完成、课后及时复习等;二是小学的“趣味性英语”教学向“初步学习英语的信心”教学转化,英语学习习惯转化过程中产生的差异,也影响着学生个体的发展。
1.4 初中阶段的教学产生分化。
初一英语第一堂课,学生几乎都是充满新奇感且学习兴趣很浓,随着时间的推移,词汇量的加大,语法增多,学习习惯的改变,学习要求的不同等等,有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浓了,于是,有些学生作业就开始马虎、拖拖拉拉、課后批改作业往往发现,好多学生把“b”写成“d”,把“desk”写成“besk”,“your”写成“you”。他们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对于测试的“红灯”也不在乎。加上由于有些老师对具体某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英语基础、学习习惯往往了解不够全面,放学后把他们留下来补课。前面补会了,后面的没有时间温习,顾此失彼。部分学生由于经常被留下来补课,或产生厌恶,或自暴自弃。师生在无可奈何的心境下辅导与学习,结果收效甚微,事倍功半,甚至是成绩继续下滑,两极分化正式形成。
2 非智力因素决定智力活动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两大因素。前者主要包括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是一个人成才非常重要的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动机、情感、兴趣、爱好、意志、习惯及环境等,这是一个人成才的决定因素。智力因素必须通过非智力因素而起作用,头脑非常聪明却一事无成的人比比皆是,主要因为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非智力因素。
现代心理学家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无明显差异,但是在同样素质基础上却可以形成不同的能力。可见,虽然这些非智力因素不是学习过程的直接介入者,但对学习效果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此看来,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具体操作,但对智力因素起着动力协调作用,其中良好的兴趣、积极的态度、坚定的自信和美好的情感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激发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成绩:
2.1 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克伦(C.A.Curran)指出:师生间要有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创造性关系,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心情舒畅的学习环境,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平等、尊重、理解、关心、宽容、信任是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长期以来,教师的神圣使命是“传道、授业、解惑”,而这种“神圣”是与教师的权威联系在一起的。
长期以来“师道尊严”压制了学生学习语言的欲望,妨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英语教师由于学科的特殊性,更具有教学上的绝对权威,更容易让学生变成机械的“接收器”。因此老师必须从俯视的位置上走下来,平等、民主地面对学生,能给学生一种亲近感,能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孩子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让他们在肯定中得到激励,在尊重中获得信心。
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有很多是情境教学,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师生用英语互相问候、交流。教学中,对学生给予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从而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心理。
2.2 创造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激发和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使他们在四十五分钟内,眼、耳、口、手、脑都随时处于兴奋状态,不断接收信息。
①教师要善于创设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自己表演医患双方的角色,在练习:“Whats wrong with you?”和“I have a cough”等语句时,鼓励学生辅以行为的表演(例如弓着腰作老头状等)。这样,学生在自己创设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情景中能够轻松地获得知识。
②营造格调轻松、直观活泼的教学活动。良好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获取知识,迅速掌握语言交际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度的游戏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和疲劳,增加学生的乐趣,活跃课堂,开发智力,同时做游戏由于能活跃课堂气氛,也深受同学的欢迎。
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学生消除了紧张的情绪,有利于学生在玩中把学到的知识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开动脑筋主动探索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语法在课堂上是很枯燥的,但如能把语法放在游戏中,就有趣多了。
③多增加小组活动。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注重课堂纪律,要求课堂上学生静静地坐着听老师讲、跟老师读,这样很容易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④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鼓励学生在课内认真学习,课外补充完善所学知识。这样既练习巩固了课内所学知识,发展了运用能力,又能有效地激发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的成功。
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把兴趣因素引入初中英语教学无疑给其改革带来勃勃生机,最成功的学习者是那些既有天赋,又有极大学习动力的人。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提问激起的强烈兴趣,使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亢奋状态。
总而言之,英语教学是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制约的,如果只强调智力因素的作用,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英语教学质量难有较大的提高。充分利用英语学科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精神振奋,耳目一新,始终保持高涨的热情和积极性,那么学生定能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保持稳定并不断发展的学习兴趣,做到越学越爱学,越学越聪明。
参考文献
[1]高敏.英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P23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7: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