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创造博物馆教育品牌,搭建青少年儿童教育新平台
范文 梁爽
摘 要:最近“国家宝藏”栏目的播出,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博物馆热潮。博物馆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重视,因此部分地方教委也相继出台了学校与博物馆合作的实践项目并进入实际考评阶段。这些项目的出台,一方面正式将中小学生参观博物馆纳入了学校成绩的考评范围,为补充学校教育打开了一扇知识宝库大门;另一方面也为博物馆和学校的合作,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舞台。
关键词: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馆校合作
“河南博物院传统文化育苗工程”是河南博物院完善青少年教育功能的创新探索。通过建立基地,以“培育·激活”为理念,从运行理念、空间规划、教育资源、教育实践、人员结构等方面构造品牌框架,完善机制,丰富内涵,从而搭建出一个适合青少年儿童体验和实践、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平台。
1 运行理念的前瞻性
当今教育已经成为博物馆的第一职能,目标是服务社会和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国家出台的《关于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也把“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激发传统文化的生机活力”提到重要位置。正是基于理念的前瞻性,基地的各项工作都在沿着“培育——激活”的轨道推进,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课程和开展服务,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实践能力,丰富校园文化项目,形成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基地成立至今,围绕打造“国宝讲解小明星”,努力践行从“输送”到“培育”的理念,最终达到“激活”的转变。
2 活动空间的拓展性
博物馆文化教育的空间不仅局限于场馆内,延伸到学校内部建立专属教育空间,是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基地以博物馆教育空间为主,“国宝讲解小明星”培育的各学校为辅,针对学校教师、学生社团、家长以及相关教育交流团体开展文化服务活动。通过两个教育空间的双向互动,实现展览、讲座、阅览、展示、教育活动等综合功能,使之满足博物馆主题活动、校园社团活动、班级活动及流动参观的各种需要。
3 教育资源的丰富性
河南博物院作为国家级综合性现代化博物馆,拥有藏品17万余件(套),并具备文物研究保护、古乐展演、历史文化科普教育不同职能的人才队伍。经过多年探索和打造,已产生“华夏古乐”、“讲解服务”、“历史教室”、“国宝讲解小明星”、“国学讲坛”、“历史文化宣讲团”等公众服务品牌,能够不断生成优质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通过将这些品牌具有的资源“活化”,构建适用于青少年教育的特色资源包,真實激活青少年教育品牌的效应。
基地自成立以来,通过完善和开发《国宝故事》、《传统智慧玩具》、《古代科技》、《古代艺术》、《传统技艺》、《科学考古》、《古代音乐》等7个门类65个系列教育资源包,以“国宝讲解小明星”课堂、历史文化宣讲进校园等形式,在馆内外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同时,调动国家级博物馆的行业资源,开展“走出博物馆系列”活动,让孩子们走进文化保护遗址、艺术馆学习体验,更走出河南,到国家博物馆等国家级博物馆进行文化交流,进一步拓宽了博物馆教育的地域和视野。
4 教育实践的多样性
基地把学生们定位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和传播者两种角色,根据他们的时间安排、心理需求和综合能力,边培育边实践,从而实现博物馆资源和学校文化热点的互相融合。首先,每年固定输送学生参加河南博物院暑期“国宝讲解小明星”培训,并纳入基地“国宝讲解小明星”管理;其次,为纳入基地管理的“国宝讲解小明星”专门开设常态化、知识性、趣味性的“国宝讲解小明星课堂”,组织馆内优秀志愿者和教育专员进行业务辅导,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文化、触摸复原文物标本、训练礼仪和讲解,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为校园文化服务打下基础;再次,依托基地教育专属空间,让展览、宣讲和互动体验各项活动进校园常态化、规范化,并协助“国宝讲解小明星”进馆开展讲解、宣讲展示等服务;最后,开展“走出博物馆系列”活动,组织“国宝讲解小明星”赴省外等地开展文化主题交流活动,将实践内容和范围辐射到更远距离。
5 人员结构的合理化
博物馆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博物馆、学校和家庭三方的参与和配合,尤其是学校和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因此基地在运作过程中,主要建立起3支队伍。一是教育人员队伍,主要由馆内专家、讲解员、教育专员、志愿者以及小学教师构成;二是管理人员队伍,由馆内社会教育专员和学校教师队伍构成;三是服务人员队伍,由志愿者、小学教师、“国宝讲解小明星”和“国宝讲解小明星”家长构成。这种“三位一体”的人员结构,涵盖了教育推进涉及的各方面力量,促进了基地工作的进一步细化,为活动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6 成果的数据化展示
基地成立至今,在博物馆、学校、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教育实践活动逐渐常态化,并初步产生品牌效果。举办国宝讲解小明星专属课堂88期,受益1576组家庭,课堂报名出勤率100%;跨省游学文化交流2次,60位“国宝讲解小明星”与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等文博单位的小讲解员共同交流学习,弘扬了中原文化;开展历史文化互动宣讲23场,1550余师生参加体验,“国宝讲解小明星”与馆内优秀志愿者同台宣讲的模式,开创了志愿服务新形式;吸收发展国宝讲解小明星宣传员426人,家长志愿者 500余人,为基地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宣传、服务保障,也促成博物馆、家庭、学校有效联动。
“河南博物院传统文化育苗工程”这一教育品牌把博物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学校教育特色及生源优势深度融合,通过馆内输送和校内就地培养的双重合力,以提升青少年未来发展所需的文化素养、艺术修养、思考能力、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协助学校开展文化实践活动,使博物馆教育活动成为传统文化创新实践的亮点。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2: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