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略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范文 | 孙为超 摘 要: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各方对事业单位职能转换的要求日益急迫与强烈。在这种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无疑是事业单位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直接影响其职能履行效果。如今,人力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已成为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如何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探讨,通过阐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分析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并提出了一些从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招聘、薪酬、激励、培训等方面解决的方法与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事业单位的存在是为了使我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活动更加全面地协调发展,为我国的社会公益的实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事业单位是由国家统一成立管理的,是国家通过相关政策服务社会的下属单位。它的存在为国家更好地执行各项工作提供了可靠保障,是国家管理社会各行业的重要部门。因此,做好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1 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事业单位整体进入新时期的发展,而现有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不能适应现代事业单位的发展趋势,造成了事业单位发展受阻,缺乏高效率的人力资源管理。现在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更大程度上是人事管理,由单位领导的直接管辖,加上领导对于人事资源管理的不重视,造成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低下的局面。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落后主要体现在,在事业单位中工作的人认为事业单位是谋求稳定职位的“铁饭碗”,在事业单位中无须做多少事情,就可以拿到稳定的工资,从而无所事事,缺少工作热情,导致事业单位整体工作效率低下。 1.2 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 新时代的中国,在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均颁布过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企业与事业单位相比,人力资源管理的体制建设相对健全,而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则存在诸多弊端,如某些事业单位的各职能部门存在体制冲突,各部门之间不良竞争,使得各部门气氛不和谐,工作效率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事业单位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规划不清,造成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遭受巨大的阻力,失去原有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也由此越来越差。 1.3 绩效考核制度不合理 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事考评部分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出现了只看职称、只看学历、忽视工作人员平时工作态度、工作效率的严重问题。这样的人事考评制度失去原本应有的选拔人才的作用,员工对人事考评制度不满又无处诉说,使员工对事业单位产生失望的心理。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制度不应当只是空泛的考评,而应当落实到具体的实际工作情况,并与人事调动、薪资提升等具体奖惩措施挂钩。然而,现行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往往忽略掉这一重要举措,事业单位的人事考核变成了走过场,失去实际的考核意义。 1.4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事业单位中,最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就是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如果没有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员工就会逐渐失去工作热情,演变成只是为了获得薪资而在工作上敷衍了事。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对员工的薪资的提升、设立奖金以及职称晋升上,但现在绝大多数的事业单位依旧没有把激励机制落实到大部分员工上,领导层一概不提员工的薪资提升、职称晋升,员工向领导反映也只是得到了无限期的等待。员工得不到有效的激勵,无法提起工作热情,产生工作好坏无所谓的心态,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就会对事业单位有越来越多的不满,这些不满情绪长期积压,最终造成事业单位的人才流失,影响和阻滞了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 2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对策 2.1 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随着时代发展虽然受到广泛的关注,但事业单位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针对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的现状,应当从本质上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转变,不能将观念改变变成一纸空文。为此,事业单位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转变应当从领导层进行转变,领导做好表率,才能使员工真正相信事业单位是确实的改变了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进而转变整个事业单位的员工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 2.2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完善和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建立完整的用人制度,从招聘、培训、调动等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出发,建立相配套的完整体制,并在实际运行中不断找寻问题,听取员工意见,适应本事业单位的发展观念。最终,实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明确的制度可以参照。在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过程中,事业单位领导应当综合考虑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本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并将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落实到实处,让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发现工作的乐趣与意义。 2.3 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不再是模糊的评定,也不能局限于单一、片面的员工绩效考核,而应当是综合员工平常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为单位做出的贡献,建立全面、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让每个员工都能够通过积极热情的工作来为自己的考核加分。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还能够打消员工内心由于考核制度不公平而产生的不满想法,增加员工之间的良性竞争,使员工重拾对事业单位的信心。 2.4 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事业单位员工工作的最大动力源之一,采取先进、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给员工以激励,极大地提升员工工作热情,员工有了明确的目标,工作动力充足,才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提升工作效率,为事业单位做出贡献。正确的激励机制应当是奖惩分明的,对工作能力突出、业绩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消极怠工、业绩较差的员工进行惩处,有助于员工形成正确的工作态度。不同的事业单位只能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机制,事业单位在采取激励机制时应当充分考虑本事业单位的职能特点以及员工的实际情况,使激励机制能够实实在在的应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员工,而不是激励机制与事业单位实际情况不配套,流于形式与无意义的体系框架。结束语:未来事业单位的发展,事业单位用人战略将成为影响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必将受到事业单位的高度重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将为事业单位在服务人民以及社会发展上奠定良好的基础,形成事业单位的新气象。 3 结束语 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其性质决定了改革过程速度以及改革的难度。一个事业单位要想发展,就要对本单位人力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管理,打破思维局限性,勇于创新,赏罚分明,按劳分配,关注人的作用,提高员工积极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从而带动整个事业单位的发展。事业单位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科学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小倩.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7(3):6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