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人性化护理对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
范文 | 韩丽丽 【摘要】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对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94例行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手术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患者术后予以人性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 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 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8±3.1)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5.7)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术后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措施, 可提高护理质量, 并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 减少并发症发生, 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预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7.079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多表现出全身性动脉内膜与中层出现退行性、增生性改变, 对血栓形成有促进性作用, 可减少或中断远端血流量[1]。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多采取手术方法。但患者术后疼痛会导致出现程度不一的负面情绪, 对其术后康复构成影响。因此, 为此类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分析人性化护理对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术后患者预后形成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本院行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手术的患者94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 女21例;年龄40~76岁, 平均年龄(59.3±6.5)岁。观察组患者中男 25例, 女22例;年龄41~76岁, 平均年龄(59.8±6.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常规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并注意维持病房内环境卫生, 定期开窗通风。观察组患者术后予以人性化护理服务, 具体操作如下。 1. 2. 1 人性化心理護理 患者手术结束后, 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与其沟通, 并取得患者信任。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 掌握患者情绪变化。对于消极情绪比较严重的患者, 护理人员还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疏导, 促使患者能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积极配合临床各项诊疗活动。 1. 2. 2 人性化饮食护理 提供饮食护理服务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饮食喜好, 为其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 以确保满足机体营养需要。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实施饮食护理应注意监测血糖与尿糖的变化。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指导患者戒烟酒[2]。 1. 2. 3 足部人性化护理 告知患者每天使用温水清洗足部, 随后擦干并涂上凡士林, 确保皮肤干燥湿润, 并注意保暖。穿透气性良好的棉袜与松软布鞋。指导患者每天坚持锻炼, 可散步30 min/d, 直至出现跛行难以忍受。休息后应继续, 以促进侧肢循环, 改善血液流动。针对坏疽患者, 还需使用碘酒、乙醇进行消毒, 加强对无菌敷料保护。 1. 2. 4 体位人性化护理 手术后1周, 下肢动脉粥硬化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麻木僵硬、腰酸背痛等情况。此时在患者保持卧位时, 护理人员可将患者头部抬高至15°左右, 并保持此姿势与平卧相互交替。 1. 2. 5 疼痛人性化护理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会引起患者剧烈疼痛, 特别是患者并发感染或出现坏疽时, 很容易引发剧烈疼痛。疼痛会导致四肢血管收缩, 血液供应不足。此时护理人员可使用酒精轻轻摩擦患者皮肤比较薄的部位, 如耳后, 以达到清洁及扩张血管的目的。 1. 2. 6 预防并发症护理 护理人员提供各项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并发症的预防, 如预防血栓形成护理。护理人员需注意观察患者体温, 体温降低可引起继发性血栓, 护理人员需及时告知医师, 采用手术或溶栓等处理方法。合理使用抗凝药物, 定时检测患者凝血机制, 并鼓励患者术后7~10 d完成被动摩擦与创伤主动肌肉收缩活动[3]。10 d后可下床活动, 以促进血液循环。护理人员还需在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敷料情况, 确定有无出血, 如皮肤淤斑、血尿与血便等, 并注意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加强室内通风清洁, 预防感染。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 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 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AS评分与SD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 评分越低表示焦虑与抑郁情绪越少。并发症包括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8±3.1)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5.7)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发生牙龈出血7例, 鼻出血2例, 血尿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3.4%;观察组患者发生鼻出血1例, 血尿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4.3%;观察组患者的并發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生活模式与饮食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中,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发生率不断提高, 已经成为临床中比较常见的四肢血管性疾病。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通常采取血管腔内术治疗, 但治疗期间患者常出现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 对其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影响[4]。为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纠正不良情绪对患者构成的影响, 有必要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人性化护理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 满足患者基本需求, 促进患者康复,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8]。在本次研究活动开展期间, 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患者术后予以人性化护理服务,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8± 3.1)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5.7)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相比常规护理措施, 人性化护理模式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更有助于放松患者心情, 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综上所述, 为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术后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措施, 可提高护理质量, 并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 减少并发症发生, 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爽, 姜牡丹, 周延红 . 自我管理教育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截肢患者心理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贵州医药, 2017, 21(12): 1340-1341. [2] 徐晓明.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后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双足与保健, 2017, 26(9):876. [3] 母海蕾, 王智文, 东林, 等. 护理干预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后对比剂肾病发生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6(18):2041-2043. [4] 项为夷. 围术期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 37(10):1355. [5] 王友谊, 张文珍. 人性化护理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 4(5):188-189. [6] 沈英. 人性化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12):113-114. [7] 刘利, 许卫青. 人性化护理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 4(8):148-149. [8] 智慧.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采用中西结合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药导报, 2015(8):101-103. [收稿日期:2019-03-2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