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等音乐教育的探究 |
范文 | 摘 要:音乐教育是组成高职教育的重要部分,不仅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音乐专业人才,同时在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及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讨论的对象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其中阐述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创造性、协同性和普遍性,指出面临的问题,并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素质;教育模式 1 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音乐教育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对身心健康成长起重要作用,同时感受、表现音乐的过程也是培养、引导学生发展和运用形象思维的过程,在分析音乐作品表现手段、音乐形象和进行乐理教育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 “乐”不仅是音乐,还包括诗歌、舞蹈、戏剧文学等文艺门类的成分,丰富的乐教形式、内容,在历代教育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曾经说过:“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既然素质教育中的艺术修养对人的成长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开设音乐课的意义也就不言自明了。 2 音乐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对音乐教育的渴望和实际掌握的音乐素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除了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方面,长期执行的旧的教育体制是一个根本原因。大学生对音乐课的需求大多建立在兴趣基础上,许多学生把音乐课当成一种娱乐,很少有人从培养自身素质的角度来看待音乐课,没有对这类课程引起足够的重視,所以造成了一种怪现象:开学时,音乐课教室爆满,甚至一些没有选修这类课程的同学也带着浓厚的兴趣前来听讲,到了学期中后期,由于其他课程的压力大,很多人就放弃了这门课程的学习。 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素质,高效必须增强音乐教育的教学力度,转变教育思想,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利用现有教学手段,调动广大同学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课的教学素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3 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 3.1 美国音乐教育的多重模式 在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众多模式中,以下几种占有主导地位:即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斯教学法和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模式既各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又相互交融、相互辉映,使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园地呈现出色彩纷呈、生机勃勃的景象。上述几种音乐教育模式虽多系外来的,但由于与美国的实际结合紧密,早已被兼容吸收成为美国音乐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当把他们看做是美丽的音乐教育模式。 具有创造主题的多种音乐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美国国民的素质,充分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适用于向美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大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实际。同时他对我国的国民音乐教育也不无启示。 3.2 我们也要有多种音乐教育模式 美国虽然是一个多种族的大国,但该国地区与地区之间在文化和经济上的差距并不大,他尚能允许多种音乐教育模式存在,实际上是鼓励了地方及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利于普通音乐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全民素质的实施。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而且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差异甚大,若想更有效的实施全民素质教育,我们则更有必要采用多种音乐教育模式来发展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让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都能找到适合本地或个人实际的模式,这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做法。21世纪的中国需要更多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因此,我们需要多种有利于培养、提高人的素质的,尤其是能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育模式。我们完全可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一方面对外来的先进音乐教育模式采取拿来主义;另一方面也要创造出我们自己的更新、更好的音乐教育模式来。 4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协同 4.1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协同的内在要求 我国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教育改革过程中,为使音乐教育适应新的形式需要,并且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新的音乐教育观念――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协同观逐渐形成。这一观念在强调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同时,并指出: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必然的、非线性的联系,换言之,音乐教育在发挥审美教育功能的同时,也具有德育、智育、心理教育、体育等方面的辅助功能。因此,它可以与思想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身体素质教育个子系统协同,并能促进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运动,使之产生协同效应,以提高素质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师要有意识的、主动地与横向学科协同合作,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作用。 可见,在音乐教育中有意识的渗入心理教育,这是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协同观的内在要求,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音乐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协同策略主要是利用音乐的情感与学生的心里产生同构,从而培养学生的爱美心理、进取心理、协作心理、柔韧心理、宽容心理、创造心理和同情心理等;使他们的个性心理协调发展,使他们学会处世、处事、学会做人。 4.2 优化音乐教育 在音乐教育当中,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中乐、乐中学;要开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师生互动的活动形式,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培养他们活跃的思维;再给学生提出要求、布置作业时,要系统考虑、统筹安排、因人而异。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压力适度的良好的音乐学习心理环境。 5 音乐教育的母语文化 5.1 音乐教育的母语文化背景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其研究发展的趋势也随之改变。近几年来,国际音乐教育和音乐人类学研究的热点转向了跨文化音乐研究及音乐教育和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国际音乐学术界,东西方音乐教育工作者已形成共识:各种音乐文化都是有平等的,独立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那种以某一技术和技法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的音乐观念已属于过去大工业化的概念。各国都在考虑以自己的传统母语体系的音乐进入世界音乐及文化教育的平等交流。基于这种出发点,地球上各个角落的居民们所拥有的音乐文化之精髓不断的挖掘出来,世界音乐文化越来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 5.2 音乐教育的母语文化意义 提出中华文化为母语有助于加强我们音乐文化的主体意识,是中华音乐文化内部交流的需要,是增进中华民族情感交流和文化内聚力、促进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需要,是顺应世界文化发展总趋势的需要。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若能建立并完善,那么必将与西方体系形成一种新的平等、相互独立、互不取代、互补相依的音乐文化关系,并能促进世界音乐的丰富与沟通。 6 结语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其研究发展的趋势也随之改变。近几年来,国际音乐教育和音乐人类学研究的热点转向了跨文化音乐研究及音乐教育和多元化的音乐教育。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是相互关联的、相互影响的,对音乐的传承中离不开音乐教育的影子,需要通过音乐教育才能更好地完成对音乐的传承;同时,音乐的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民族的音乐能够得以传承和发扬。音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印记和富有民族特色的情感灵魂;对于音乐,应该用心去体会和感受、用行动去切实地保护,对于音乐的传承,离不开音乐的教育,音乐传承和音乐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应认真体会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的关系,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促进音乐教育和音乐传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池.高等院校音乐教育质量的研究[J].乐器,2005(7):46-48. [2]孙淑平.美国音乐教育模式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启示[J].乐器,2009(10):34-37. [3]车晓丹.浅谈心理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J].黑河教育,2006(4). [4]庄静.有关国民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试述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J].乐器,2004(4):5-7. [5]姬晨.音乐教学表面化与内化问题[J].乐器,2009(12):24-27. 作者简介 胡艳芳(1974-),女,汉族,河南省鹤壁市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本科。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