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数字化背景下音乐教育形式
范文 宋珍欢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强大的现代技术的影响下,音乐教学也正朝着数字化的新时代迈进。为了提高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各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这个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寻找立足点。本文立足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通过对音乐教学中推广数字化模式的重要性的分析,对数字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音乐教育形式;创新
数字化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化为可测量的数字、数据,然后利用这些数字建立适当的数字模型,将其转化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并将其引入计算机。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的数字化也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重视。音乐教育中的运用数字化应用技术也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及MIDI等技术的产生成为可能。二十世纪末,数字化音乐教学系统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开始应用于我国的音乐教育领域。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为数字化音乐教学系统不断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音乐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多媒体、互联网、IDMD等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我国各高校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教学工作中数字化音乐教学的实际应用。
1 音乐教育数字化的必然性
在对我国艺术高校音乐教学的考察中,发现很多教师仍旧使用钢琴、黑板等较为传统的教学工具。这种教学方式本质上来说不存在问题,但由于音乐教育的特殊性,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则一定程度的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乐是声音和听觉的艺术,所以音乐教育工作应该紧紧围绕着“听”来开展,而传统的教学工具则很难实现这样的教育理念, 使得音乐教育常常在“无声”的环境下进行。例如和声教学中,黑板上教师表述的和声乐谱不够形象和直观,学生难以在板书中产生产生听觉联系,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在百人以上的大课堂中,靠后的学生会难以捕捉转瞬即逝的钢琴旋律,无法准确地辨别音律。虽然教师认真地授课,但正是由于传统教学工具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听课效果不佳,课堂效果、教学效率和质量都受到了影响。而将优秀的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例如利用计算机音乐技术并搭配较为完善的音响设备,结合优秀的音乐制作、编辑、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构造全新的、视听结合的教育模式。这种新型教育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直观,更直观地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因此,如何推进音乐教育的数字化进程,将优秀的传统音乐教学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应是我国各高等艺术院校研究的重要方向。
2 数字化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受上世纪八十年的较为封闭的教育环境的影响,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普遍存在教学状态较为传统,教育的思想理念较为陈旧的问题。而目前随着电子技术,数字音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音乐教育的数字化已经引起了一大批专家学者的重视和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认知,因此我国各高等艺术院校也开始大力推进音乐教育的数字化进程。
从院校的角度来看,目前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中音乐专业所占的比重较小,由于音乐教育的特殊性,教育成本较高,教育成果较慢。所以部分综合性高校更愿意将有限的教育资金和经费投入到其他专业。
从音乐教师的角度来看,大部分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常年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工作经验并养成了一定的工作习惯,使其对于传统的教学工具、教育手段和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程度的依赖性,且在思想上扔拘泥于传统的教育理念。 因此,对于音乐教育数字化这种全新的、以鼠标键盘为主要工具的教育模式存疑或存在抵触心理。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一些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了从传统到先进的变化。 出于猎奇心理更加关注新奇的教育工具、模式,从而忽视了音乐知识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它阻碍了数字教育模式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
3 音乐教育数字化模式的实际应用
3.1 数字化教育模式下的乐理传授与视听结合训练
视听结合培训课程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MIDI电脑音乐制作技术为视听耳朵培训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实用性。利用Auralia等视听练耳、音乐制作编辑软件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看得见的同时也听得到,能够极大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乐趣。课件中的MIDI音乐突破了纯音乐的范畴,不仅符合符合记忆规律的教育模式的重要实际应用。同时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在保留音乐自身特点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突出教学主题,渲染气氛,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其音乐品质。
3.2 结合网络和数码乐器,开展网络教育
网络的主要目的是集成资源,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为远程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目前中国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具有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学习行为自主,教学形式多样化,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等优点,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互动性、平等性和广泛性。
3.3 多渠道建立数字化的教学资源
1)网上下载。可以从因特网上把一些支持教师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及各种素材资源,包括音频、视频、图片等网址加人专门的收藏夹,古典音乐网站(该网站有古典新闻,音乐家和他们的作品,管弦乐队介绍,唱片评论等),以及中间音乐网络(综合音乐技术网站,专注于MIDI制作技术,数字音频技术及相关产品)。
2)制作和运用教学软件。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软件制作工具,常用的MW3和Musicware Piano软件制作实用性较强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资源库中即时调用,也可直接运用现有的音乐教学软件,如视唱练耳软件Ear Master等。
3)合理运用各种专业音乐软件。制作软件例如Cakewalk Sonar。这是一款优秀的专业音乐制作和编辑软件,界面简洁,操作简单。它可以让学生了解乐器的声音,旋律的走向,节奏的组合,节奏的速度,节拍的变化,力量的强度,以及其他音乐教育的难点和重点,用于课堂教学非常直观而生动。它可以与功能强大的音频编辑软件Samplitude和功能强大的自动伴奏软件Band in A Box相结合,使音乐制作更加完美。
4 数字化音乐教育形式创新的启示
音乐的本质是艺术,而艺术则是较为抽象的概念,数字化的音乐教育形式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它在日益现代化的教育模式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這个现代化产物给音乐教育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对于先进教育理念的形成,教育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更新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工具进行数字音乐教育,在传统教室中将被动接受的知识传递到主动学习,将教师讲授这种较为单一的授课模式变成双向性的师生交流互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大大加快教学效率。
在推行音乐教育数字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广泛地总结和归纳其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优势、不足、经验技术和应用模式,呼吁广大人民群众和专家学者提高对数字化音乐教育形式的关注程度,各高校也要积极开展以数字化教育形式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切实提高我国音乐教育数字化的覆盖率,加强音乐教育数字化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其向着体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为中国音乐教育的繁荣健康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晓燕.浅谈高校数字化音乐教学改革[J].音乐天地, 2005(7):10-11.
[2]李朦.数字化音乐环境中的高校视唱练耳教学[J].美与时代(下),2005, 25(2):79-80.
[3]周琼新.数字化音乐环境中的高校视唱练耳教学[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 2005, 25(z2):79-80.
[4]张少刚.浅谈数字化音乐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 第十一卷[C].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16:2.
[5]龙德云.高校数字化音乐教育的价值体现[J].音乐创作,2013(12):176-17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6: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