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
范文 | 刘帅 摘 要: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融入人文素质教育,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首先分析了汉语言文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然后探讨了大学汉语言文学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汉语言文学;人文素质教育 汉语言文学是高校中的一门重要专业,学生通过学习这一专业的知识,不仅可以了解汉语言文学相关内容,还能够提高语言文学素养,为汉民族文化而感到自豪,拓展视野,提高思想觉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汉语言文学还能够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1 汉语言文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 1.1 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汉语言文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帮助其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大學生的综合素质会因此而得到有效提升。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许多企业非常重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包含的内容有很多,除了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扎实之外,还要有优秀的实践能力与良好的职业道德。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学习和掌握知识,还要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工作认真负责,这样才能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大学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收获得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强大的人文素养。学生会在学习中不断发表文章,提高语言技能和文字功底,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通过参加与汉语言文学有关的活动,如辩论比赛,阅读比赛,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就会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拓展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1.2 培养良好的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是一种极高的境界,同时也是人们修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提高生活品质,人们需要有良好的人文情怀,而这与教育和不断的学习有密切关系。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学生可以了解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断陶冶情操,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作品历史背景,深刻感受到深刻的文化底蕴,在不知不觉间提高个人人文情怀。 具备良好人文情怀的大学生往往会有积极向上的心态,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用于接受各种挑战。同时,大学生的内心会充满爱,对生活具备良好的情感体验。因此,要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使学生能够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情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缔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2 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规划,对待未来比较迷茫 大学生进入到大学之后,本应好好学习,认真规划人生,但一部分大学生由于环境发生变化,就开始放松自己,不严格要求自己,对未来缺乏规划,放任自流。还有一些学生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一味沉迷在网络世界中无法自拔,久而久之,就会对未来越来越迷茫,受到网络的诱惑,影响其身心健康,甚至误入歧途。这些大学生普遍对未来缺乏规划,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就很难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2.2 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师十分重视对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的讲述,却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应逐步与人文素质相融合,这样才能促进教育与新课改的要求吻合。不过,在实际教学之中,理论知识依然是主要的教育内容,实践能力却被忽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很少,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自然无法提升人文素质。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与思考方式都会有一定的转变。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而言,若要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就需要顺应大学生的改变,使教育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融入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探索知识的欲望。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可以在沟通和交流中掌握知识,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逐步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 2.3 知识结构更新较慢 当前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结构虽然面临更新,但其更新速度却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许多高校在设置汉语言文学课程时,没有将知识进行有效融合,致使这门课程的知识十分单一,而且大多侧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环节,这样就无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在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有很强的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擅长沟通,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思考问题的角度独特,全面,从而展现出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因此,在现有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结构更新中,不能忽视对实践知识的扩充,不断优化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途径 3.1 有效筛选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要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筛选教学内容。要确定教学内容可以启发学生,培养其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教学内容必须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为学生缔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需求,使其能够热爱汉语言文学,积极探索知识,提高自身人文素质。 3.2 培养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 当代大学生的人格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而这是培养其具备人文素质的关键。大学生的人格若是无法完善,就会影响其未来的就业。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汉语言文学的知识与学生的兴趣,设计趣味十足的教学活动,不断完善大学生的人格。要增强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在不断教育中,学生的人格就会更加健全。 3.3 缔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就需要为其缔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汉语言文学课程有恰当的教学氛围。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之中,需要重视环境的塑造,从课堂到课外,均要设置合适的教育环境,使学生能够得到锻炼。可组织学生创办社团等活动,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参与其中,而这就是展开人文素质教育的好机会。同时,汉语言文学教育从课堂延伸至课下,无处不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借助这一课程对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很关键,学生的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各大高校要重视汉语言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优化教学内容,实现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国宋.浅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3(12):69-71. [2]何春梅.我国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0):58. [3]高芃.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新西部(理论版),2016(06):149+152. [4]李莉.谈我国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语文建设,2014(12):64-6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