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 |
范文 |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的基础必修课,在整个大学思想教育生涯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国家和教育部进行青年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而这种问题导向型的教学模式要怎样发挥作用?本文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特点、问题意识导向的问题逻辑和高校思想政治课问题意识教学模式的培养三个方面解析高校思想政治课如何在问题意识导向下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问题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研究 高校思政课是国家和党为了培养社会未来的精英阶层正确的主流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其建立的基础是党的领导,主要内容涉及党的指导思想、执政理念和发展战略。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国家和党帮助青年一代树立崇高爱国热情和正确国民意识的特殊教育,承载着特殊的育人功能。问题意识导向的教学手段是连接高校思政课程内容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是值得深入分析一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在思政类型的纯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1 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特点 1.1 高校思政理论课的系统性和专业性 高校思政课程是一门独立的理论学科,它的教育对象特定而广泛,它的研究方法、学科体系和理论内容又与其他的相关学科有所交叉,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相互影响。既独立于其他各学科单独存在,也与其他人文社科互成体系。在整个社会教育结构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由社会主导的阶级对其成员进行有必要的包括思想观念、道德伦理、政治取向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活动,这种活动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过程,目的是是的受教育对象形成符合社会主流价值所要求的社会评论和思想行为。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内容的专业性体现在教材的选编上,所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材都是统一的,统一出版社、统一内容、统一编排。这种编排不仅仅体现在学科的横向上,即所有专业和学科的政治课程都是统一,还体现在纵向学科层次上,政治课程从初中到高中、大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都还开设有一定量的思政课程,包括在硕士和博士入学考试时,政治课程是一门必考科目,而这些所有的统一充分的体现了思想政治学科的专业性。因此,在专业性和系统性上思想政治学科的特征非常的明显,这也就要求从事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教师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基础,才能将相关理论徐大学生进行讲授。 1.2 高校思政理论课面向对象的多样性 青年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受体,其作为青年大学生的知识传承者,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力量。全国大学生不仅在地域上手经济条件影响而存在不同的差异,在文化层次上也是良莠不齐,而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统一内容和统一要求,面向的是不同层次和知识程度的受教育群体。另一方面在青年大学生的学科和专业上也是存在区别的。就如理工科的专业在人文社科方面的课程确实是相对缺乏的,这时候的政治思想课程就是对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一种人文补充,不仅能够在思想上接受教育,也能够在整天面对的数据、公式和实验的瀚海里抬头望一望蓝天。而在人文社科领域,本身就是大量的文科类型的课程,整天跟文字打交道,而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在课程内容上的抽象和繁复早已被文科专业学生所诟病。所以,在针对不同专业学科背景的大学生作为受教育对象时,要充分考虑到面向群体的多样性和不同点。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要求就是要满足不同专业学科背景学生的相同的政治意识和政治信仰,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行为规范。 2 问题意识导向的问题逻辑 问题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问题的产生和怎样去问问题,以及去问什么问题都是一种思维的体现,而问题意识的逻辑出发点就是逻辑思维的,也就是抽象思维。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抽象性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某一现象或事件经过判断、分析,经过自己的逻辑思维后将这一具体化事件进行抽象反映,思想政治课程具有主观性,相同的教学内容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而在大学生的思维活动中,逻辑思维应该占据学生思维的大部分,应该将思维引向“为什么”而不是简单的“是什么”,这也是问题意识的来源和培养的动力。 3 高校思想政治课问题意识教学模式的培养 高校在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上的问题意识具体应该从教学环境着手,一个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是基本条件,在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容易接受启发和引导,通过一定的教学引导可以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进一步的探讨,只有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反思和批判,学生才能主动的去提问题,才能提得出问题来。 传统的教师在备课和授课中国缺乏主体意识,这个主体是教和授的主体,不是学的主体,这主体性的意识体现是教师是否只是教材的“传声筒”,而不是将教材内容进行深加工,赋予课程内容以生命力,再通过言传身教将这种生命力传达给学生。 问题教学模式应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主,师生进行协同合作,共同来研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种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問题群”应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课堂外的授后解疑,加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全面交流和深度交流,培养学生在问题意识上的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程艳.问题意识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主体的内在契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5,(09):45-46 作者简介 刘慧(1987-),女,陕西延安人,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团总支书记,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