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知识管理机制探讨 |
范文 | 〔摘 要〕本文在因特网信息环境这个特定空间分析个人网络化学习过程中个体学习者、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和学习资源之间的知识转化过程,明确网络化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流动和增值过程,剖析学习过程中知识主体及状态的改变,对SECI模型进行扩展提出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知识转化模型。探讨影响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知识转化的主要因素,用IEP模型表示。 〔关键词〕个人网络化学习;知识转化;知识管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01.003 〔中图分类号〕G3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1-0012-04 Knowledge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Personal E-learning SystemZhang Huiling (Library,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in the personal E-learning process.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hange of the agent of knowledge and the state of knowledge in the personal E-learning process.And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model was provided.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of personal E-learning were discussed.And IEP model was provided. 〔Keywords〕personal e-learning;knowledge transformation;knowledge management;tacit knowledge;explicit knowledge 截至201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因特网普及率达到28.9%[1],因特网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个人网络化学习也逐步成为目前最快捷、最方便的学习方式之一。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Personal E-learning System)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环境,由学习者、学习资源、支持要素所构成的个性化学习体系[2]。知识转移是知识提供者将知识传送给潜在的接收者,并且为接受者吸收、整合、应用、创新和外溢,从而实现知识增量[3]。本文研究知识在个体学习者、学习者之间以及整个学习环境中的流动和增值过程,分析个人网络化学习过程中知识所属主体以及知识状态的变化过程,探讨影响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知识转化的主要因素,以期个人网络化学习过程实现知识增值。 1 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知识转化 自美国技术和创新管理学家Teece于1977年提出知识转化这一概念[4]开始,知识转化一直是被当做一个发生在特定时空环境下的过程来研究的[5]。本文分析因特网信息环境这一特定时空下的知识转化过程,探讨网络化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资源之间的知识转化过程和影响知识转化的要素。 1.1 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知识转化模型 本文以日本野中郁次郎(Nonaka)的SECI模型[6]为基础,将SECI模型放在网络化学习特定环境中进行分析,以学习者为核心对模型扩展提出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知识转化模型(如图1所示)。 1.1.1 信息环境 个人网络化学习的环境主要是因特网环境,它是个人网络化学习素材获取的源泉,是实现网络化学习过程知识转化的重要保障。应主动营造一种鼓励知识共享的氛围,使更多人愿意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成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图1 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知识转化模型 (注:图1中“隐”指的是隐性知识) 提倡有共同学习目标的学习者相互学习,不仅学习其他学习者的显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其他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等隐性知识,促使个性化学习向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型学习转变,形成学习社区。 1.1.2 社会化 社会化既包括显性知识的社会化,又包括隐性知识的社会化,是知识在不同学习者之间的传播过程。社会化是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的学习活动。隐性知识的社会化是隐性知识直接在不同学习者之间转移,不经过显性化过程。学习者在网络化学习过程中通过和其他学习者接触式学习(如:通过视频进行的协作型学习等),学习他人的技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隐性知识,实现隐性知识在不同学习主体之间的迁移。显性知识的社会化是学习者通过聆听、阅读等方式学习其他学习者的知识。 1.1.3 内化 内化是学习者将因特网环境中的显性知识内化为学习者个人知识(既包括隐性知识又包括显性知识)的过程。内化是学习者学习因特网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者通过聆听、阅读等方式学习因特网的显性学习资源,使学习资源和个人已有知识库中知识融合转化为学习者个人知识库中的知识,实现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 1.1.4 外化 外化是学习者将隐性知识转化为因特网显性知识的过程。外化是学习者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学习资源的过程。学习者将个人的知识通过文字、语言、图表等符号记录并共享,成为因特网的学习资源,实现隐性知识的外化,使得因特网信息资源得以不断补充。 内隐是学习者将个人不同领域的知识(包括学习者的隐性知识和学习者可显性化但还尚未显性化知识)相互转化。学习者不仅学习其他学习者的隐性知识,个人不同领域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也会相互转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断网络化学习不仅可实现同一领域知识量的增加又可实现不同领域知识质的转变,实现不同领域之间隐性知识在学习者个体内的迁移和升华。 1.1.6 组合 将显性知识系统化,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类序化、重组,使更多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方便、快捷地获取学习资源,即显性知识的组合,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发掘新的知识。 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知识转化模型以个体学习者为核心,完整地描述了个人网络化学习过程。展现了个人网络化学习过程中知识在不同知识主体之间相互转化过程,并剖析整个学习过程中知识所处状态(即隐性知识或显性知识)的改变,有助于理解知识转化活动特征,并最终有助于学习者成功实现知识转化。 1.2 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知识转化模型特点 国内外学者创建了若干知识转化模型,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知识转化的内在规律,野中郁次郎提出的SECI模型,美国学者C.W.Holsapple和M.Singh提出了一个系统的知识链(K-Chain)模型概念[7],马费成、王晓光提出了知识转移的社会网络模型指出了基于信息网络的知识转移模式和基于社会网络两种知识转移模式[8]等。本文的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知识转化模型与其它知识转化模型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2.1 强调因特网信息环境 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知识转化模型将知识转化放在因特网信息环境这个特定空间下分析,强调网络化学习知识转化过程中因特网环境的重要性,尤其需要丰富的、稳定的、易获的学习者所需信息资源。 1.2.2 增加内隐 内隐是学习者将自己的不同领域知识融会贯通。强调了知识在个人学习者大脑内部的转化过程。内隐是网络化学习者触类旁通的过程,是知识在个体学习者大脑内部的流动和增值过程,是知识升华的表现。 1.2.3 分析知识转化过程 分析了学习者和其他学习者以及学习资源间知识转化过程。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知识转化模型以个人网络化学习者为核心,强调个性化,但是也注重和其他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型学习,关注学习者和其他学习者之间知识的转移和增值过程。不仅分析了学习者和其他学习者之间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以及隐性知识的社会化过程,还分析了学习者个人不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过程,并分析了学习者个人主观知识和学习资源客观知识的相互转化过程。 1.2.4 划分知识主体 划分了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指出知识所属主体。学习者的知识为主观知识,包括无法被符号化或者难以符号化的隐性知识以及暂时属于学习者可显性化但还未显性化的知识。因特网的已经符号化的学习资源是客观知识。 1.2.5 描述知识状态变化 清楚地表述了网络化学习过程中知识在个体学习者、学习者之间以及因特网学习资源流动及增值过程中所存在的状态,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描述了知识的内化、外化、社会化、内隐以及组合过程中知识状态的变化。 2 影响学习者知识转化因素分析 个人网络化学习者的目的是构建更广阔的知识地图。基于这样的学习目标,学习的客体——信息环境(information environment)和学习的主体——学习者(E-learners),成为影响学习者知识转化的两大主要因素;从学习者来看,学习者个人知识库(简称PKR)是影响学习者知识转化的最关键因素。信息环境、学习者、学习者个人知识库构成的IEP模型(如图2所示),可以完整描述影响个人网络化学习过程中知识转化的主要因素。信息环境,学习者个人知识库,学习者的信息需求强度、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吸收能力以及知识共享能力等构成影响个人网络化学习过程中知识转化的主要因素。图2 IEP模型 2.1 学习的依托——信息环境 个人网络化学习是建立在因特网资源之上的、动态的、开放的学习过程。信息环境是学习者的学习空间,是获取学习资源的源泉。因特网信息环境中学习资源的实时性、系统性、稳定性[9]、易获性及可用性都是影响学习者学习行为的最基本因素,对网络化学习效果影响最为显著。网络化学习环境的非线性和交互性,极易导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循序渐进地、系统地获得知识,造成所学的知识点相互分割,甚至遗漏重要的知识点,使学习者耗费时间和精力。个体学习者也需要和其他学习者协作,共同学习,营造一个和谐的协作学习环境,以减少知识转化障碍。 2.2 学习的主体——学习者 个人网络化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整个学习过程中没有组织者,学习目标的实现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学习者个人的兴趣爱好、自我管理能力等,学习目标不强、学习兴趣不浓、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等都会使学习者在浩瀚的因特网信息资源中迷航。 2.2.1 学习者个人知识库 学习者的个人知识库中知识元的多少、知识元之间联系的强弱是影响学习者知识转化的核心要素,影响着学习者的信息获取、分析、吸收、创新及利用的能力。学习者为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需要不断进行网络化学习以增加个人知识库中的知识元,增强知识元之间的联系,以增强学习者个人的知识转化能力。 2.2.2 信息需求 个人网络化学习过程中没有组织者,信息需求、学习目标支撑着整个学习过程,学习者的信息需求越强[10],在信息获取和信息吸收中越不容易迷航,网络化学习者也会在学习过程中采用最有效的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果。尤其是浏览行为需要更强的信息需求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不迷航。 2.2.3 获取信息 信息高效快捷的获取是实现学习者学习目标的资源保障。网络化学习学习资源的分散性和非线性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信息获取能力,多途径、高效地获取各种学习资源的能力是对网络化学习者的基本要求。 2.2.4 信息分析 信息分析能力包括信息评价和信息分析。学习资源是动态的、零散的,学习者需要从获取的零散资源中筛选与学习目标相关的信息元,用数据挖掘等方法分析出相互分割的信息元之间的联系,成为学习者个人表观知识,实现知识增值。 2.2.5 信息吸收 信息吸收能力指的是知识受体认识外部信息的价值、吸收该信息并加以应用的能力[11]。吸收过程是学习者将从因特网获取的客观信息和个人的已有知识同化、顺应的双重构建过程,是客观信息转化为个人主观知识的过程,可能伴随知识创新。学习者的信息吸收能力对学习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网络化学习者吸收相互分割的信息元,并与个人已有知识库融合转化为学习者的个人主观知识。 2.2.6 知识利用 动态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网络化学习者的目标。需要学习者,需要我们有敏锐的视觉和洞察事件发展以及预测事件发展方向的能力。 2.2.7 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是学习者将个人的主观知识共享成为客观知识。知识共享是种利他行为,可以使学习体系的知识不断积累、增长。在知识共享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产生新的学习需求,从而进行下一次的学习。 信息环境是影响网络化学习者知识转化的客观因素,学习者是影响学习者最主观、最能动的因素,尤其是学习者的个人知识库对学习者知识转化效果起无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因而用IEP模型描述网络化学习者知识转化的影响要素。 3 结 语 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环境的新的个性化学习体系。整个个人网络化学习过程是知识在学习者个人、学习者之间以信息环境中流动并在流动中实现增值。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知识转化模型是对学习过程中知识流动和增值过程以及知识转化过程中所属状态改变过程的完整描述。对影响知识转化主要因素进行剖析是希望网络化学习者能快捷、顺利地完成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tech.sina.com.cn/z/cnnic25/index.shtml,2010-05-. [2]张惠玲,阮建海.基于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个人知识管理[J].图书情报工作,2006,(6):90-92. [3]Garavelli A,Gorgoglione M,Scozzi B.Managing Knowledge Transfer by Knowledge Technologies[J].Technovation,2002,22(5):269-279. [4]Teece,David.Technology Transfer by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The Resource Costs of Transferring Technological Know-how[J].Economic Journal,1997,(87):242-261. [5]邱均平,谢辉.基于情景转换的知识转移理论模型研究[J].情报科学,2010,28(3):325-329. [6]Ikujiro Nonaka,Ryoko Toyama,Noboru Konno.SECI,Ba andLeadership: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2000,(33):5-34. [7]C.W.Holsapple,M.Singh.The knowledge chain model:activities for competitiveness[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1,(20):77-98. [8]马费成,王晓光.知识转移的社会网络模型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6,(7):38-44. [9]Eliza T Dresang.The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of Youth in the Digital Environment[J].Library Trends,2005,54(2):178-196. [10]夏晓慧.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的分析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8(1):53-56. []穆颖丽.图书馆知识转移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J].情报科学,2009,27(8):117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