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知识共享国内研究综述
范文 谢卫红+屈喜凤+李忠顺+王永健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厅项目“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共享系统平台开发与管理研究”(项目编号:2012B09110028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制造企业区域多元化控制与绩效关系研究——IT能力视角”(项目编号:S2013010013545)。
作者简介:谢卫红(1969-),女,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技术创新与战略信息管理。·综述·
〔摘要〕知识共享已经成为知识管理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领域,然而,迄今为止关于知识共享相关概念的研究并不统一,也缺乏对其现有研究的系统梳理,这有碍于知识共享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基于对国内相关文献的研究,本文采用综合归纳法从3个方面对知识共享进行系统梳理。首先,对知识共享定义和测量维度进行了总结;其次,对共享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最后,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知识共享;内涵;过程;影响因素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4.04.039
〔中图分类号〕C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4-0170-07
A Review of Research of Knowledge SharingXie Weihong1Qu Xifeng1Li Zhongshun1Wang Yongjian2
(1.School of Management,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520,China;
2.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1,China)
〔Abstract〕Knowledge shar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rea of theoretical studie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however,the related research about the concept of knowledge sharing is not uniform and lack a systematical organization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which hinde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sharing.Based on the domestic literature,this paper organized the research of knowledge sharing systematically from three aspects.Firstly,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d dimensions of knowledge sharing.Then the paper generalized the research on process and the effect factors of knowledge sharing.Finally,the paper concluded the de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further research.
〔Keywords〕knowledge sharing;connotation;process;influencing factors
随着经济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既是当代企业战略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管理学研究面临的一大挑战。
从资源的企业观(resource based view of the firm)角度看,企业所拥有的有价值、稀有、难以代替的资源是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1]。而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知识在企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越来越突出,因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获得和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知识的管理能力。由此,知识管理成为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新方向。而在知识管理的系列环节中,知识共享又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个体与组织层面的知识只有通过共享才能更好形成竞争优势,更好实现经济效益[2]。
在大数据时代的浪潮下,环境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组织面临的竞争愈发激烈,而知识共享为应对这一变化提供了无限可能。正因如此,国内许多学者对知识共享展开研究,探索其在组织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国内现有文献缺乏对知识共享研究的系统梳理与更新,本研究基于这一缺憾,对知识共享的研究脉络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对知识共享的综述主要从3个方面展开:首先是知识共享的内涵及测量维度,其中包括对知识本身的含义及类型的归纳;其次是知识共享过程,从不同视角对共享过程进行了梳理;最后是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根据知识共享的组成内容分成4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1知识共享内涵及测量维度
11知识的内涵及类型
不少学者对知识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知识的含义与类型。其中,知识类型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分类最为普遍,而鉴于隐性知识的特性,一些学者专门对其展开研究。
111知识含义
知识最基础的含义被认为是一种信息,如孟鲁洋(2005)等学者认为知识是与接受者的背景经验、解读反馈及洞察力相融合的信息[3];从价值观出发,知识被定义为一种特殊的、可独占的资源,知识拥有者可以通过知识获得“市场价值”,在徐扬(2010)讨论的虚拟组织知识共享中,知识以知件(know-ware)的形式进行转移,知件就是知识经济中一种具体的虚拟商品[4];此外,知识的权力观点认为知识就是权力[5]。
112知识类型
对于知识的类型,国内学者主要借鉴了国外学者的分类方式,如孟鲁洋和张胜军(2005)等学者比较综合地对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知识分类进行了总结。从知识的表达形式上,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从知识的编码格式化上,把知识分为可编码和不可编码的知识;从思维形式上,把知识分为有意识知识和无意识知识;最后从传播形式上,把知识分为意会知识和言传知识。通常学者们使用最多的知识分类为显性知识与隐形知识。显性知识是指能清晰表述、完整地向他人转移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复杂且隐含、难以用文字等形式明确向他人完整表述及转移的知识。Polanyi(1958)最早提出“隐性知识”的概念,他提出隐性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中,隐藏于人们的日常行动中,与另一个情境的人交流比较困难。Nonaka(1995)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4种类型:社会化(Socialization)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外在化(Externalization)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组合(Combination)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内化(Internalization)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知识共享可以发生在其中的任一阶段,只是知识的类型不同,共享的难易程度及范围有所不同[6]。Nonaka(1995)同时提出,隐性知识是相对个人化的信息,具有一定特殊含义,既不易格式化也很难传播给他人。隐性知识获取途径在实践中是多样的,根据获取方式的直接性可分为两种,一是直接从知识源获取,通过知识源亲身传授、知识受体实践观察和模仿等形式获取隐性知识;二是间接利用载体获取,通过对载体(书本、电视、网络等)上的知识(显性知识) 进行智力建构而获取隐性知识[7-9]。2014年4月第34卷第4期现?代?情?报JournalofModernInformationApr,2014Vol34No42014年4月第34卷第4期知识共享国内研究综述Apr,2014Vol34No412知识共享内涵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知识共享尚无统一的定义。较为普遍的观点是认为知识共享(knowledge sharing)是一个过程。Nonaka和Von Krogh(1995)提出的知识共同体(knowledge community)理论强调知识共享是一种自觉进行和慷慨付出的过程,共享动力来自责任和自我胜任感,是当今知识共享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思想[10]。此后学者们继续对知识共享进行研究,从不同视角对知识共享的定义进行补充和丰富。从众多关于知识共享的定义研究中,我们归纳出3种视角,分别是过程、效果、行为。过程视角下的知识共享定义强调一种持续的互动过程,国内学者发现国外早期学者偏重于一种理解性的过程描述(Nonaka和Von Krogh,1995;Hendriks,1996;Davenport Prusak,1998),后期一些国内学者将共享主体以及共享手段考虑到共享过程的定义中(安世虎,2006;杜占河和张新元,2009;徐扬,2010;何会涛,2011);效果视角下的知识共享定义强调共享达到的一种状态,学者们分别从团队、组织内部以及跨组织3个层面的共享有效程度出发对知识共享进行定义(Bostrom,1989;Nancy,2000;樊平军,2003;孟鲁洋和张胜军,2005;樊治平,2008;林东清,2005;张可军,2009);行为视角下的知识共享定义强调共享过程中的共享行为,学者们大都偏重于共享个体在共享过程中的行为动作描述(Bartol和Srivastava,2002;Wijnhoven,2003;许树沛和孙鸣,2003;张爽,2008;李光生和张韬,2009;路琳,2011)。主要内容详见表1。
表1知识共享内涵一览表
视角学者及年份知识共享内涵过程Nonaka、Von Krogh(1995)知识共享是一种自觉进行和慷慨付出的过程,共享动力来自责任和自我胜任感。Hendriks(1996)知识共享是组织成员彼此沟通的过程。Davenport Prusak(1998)知识共享是组织内部知识参与市场的过程。安世虎(2006)知识共享是知识提供方在利益需求下,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与知识接受方分享的过程。杜占河、张新元、朱晓明、
段刚龙(2009)从知识转移对象看,知识共享是知识在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组织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从共享内容看,知识共享是隐性知识不断转变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徐扬(2010)知识共享是组织通过不同渠道转移知识,从而有效利用现有知识的过程。何会涛(2011)知识共享是利用各种交流手段与组织所有成员分享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的过程。续表
视角学者及年份知识共享内涵效果Bostrom(1989)从沟通角度出发,知识共享的有效性体现在组织内部成员间的互相理解与尊重。Nancy(2000)从学习角度出发,共享就是使知识让他人知晓,并与对方共同拥有这种知识。樊平军(2003)知识共享是尽可能公开组织内部的信息和知识,使每个人都能有效地接触、吸收并使用。孟鲁洋、张胜军(2005)知识共享是组织成员相互交流彼此拥有的知识,使知识从个人层面转移到到组织层面。樊治平(2008)组织知识共享能力是指组织有效地共享其所拥有的各种知识资源的程度。林东清(2005);
张可军(2009)知识共享是指组织的员工或团队在组织内部或跨组织之间,彼此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知识交换和讨论,通过知识的交流,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并产生知识的效应。行为Bartol和Srivastava(2002)知识共享是组织成员将相关信息资源向组织中其他成员进行传播的行为。Wijnhoven(2003)知识共享是通过信息媒介进行知识转移,知识接受者基于已知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阐释,与新知识互动。许树沛和孙鸣(2003)知识共享是指组织个体的知识财富,通过各种交流方式为组织中其他成员所分享,从而转变为组织知识财富。张爽(2008)知识共享是知识拥有者帮助知识需求者了解自身拥有的知识、经验及技能的内涵,并从中学习这项知识、经验及技能的互动行为。李光生和张韬(2009)知识共享是个体、团队和组织自愿将所拥有的经验、技能、感悟等向整个组织内部进行传播。路琳(2011)知识共享是指在组织工作中提供任务信息、经验和反馈的行为。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得出。13知识共享维度
知识共享研究角度多种多样,根据其内容可划分为三大要素,一是知识要素;二是共享主体要素,包括个体和组织;三是共享手段要素。在实证研究中,学者们探究知识共享各要素内部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划分维度。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主要从知识与主体视角展开;要素内部关系的探索主要包括主体行为视角、技术手段视角。
131知识与主体视角
宋志红和范黎波(2010)将知识共享分为知识特性和主体共享意愿两个维度,知识的特性包括知识的隐含性和分散性,研究采用Kogut 等(2003)的方法,用“可编码化”来测量知识的隐性特征;主体共享意愿包括未来预期和知识价值两个方面[11]。常亚平、覃伍和阎俊(2010)从主体层次与知识流向划分知识共享,按主体层次划分为组织和个体两个维度,组织层面包括组织领导、组织文化、共享实效3个因子,其测度则主要借鉴了Connelly和Kelbway(2003)等学者开发的量表;个体层面包括集体主义倾向、不安全感、科研压力3个因子,其测度主要借鉴Chowdhury(2005)开发的量表。按流向划分为知识贡献和知识吸收两个维度,测量其隐形知识共享程度,其测度主要借鉴了Lee(2004),Connelly和Kelloway(2003),Hooff和Ridder(2004)等学者开发的知识共享程度量表[12]。
132主体行为视角
路琳和陈晓荣(2011)将知识共享行为分为组织公民行为和沟通行为,组织公民行为是个体员工施加给组织或其他同事的工作职责以外的行为,组织公民行为的测度采用的是Lievens和Anseel(2004)开发的研究量表,人际沟通的测度采用的量表是根据Barker和Camarata(1998)的组织沟通量表改编的[13]。何会涛(2011)将知识共享分为组织行为导向和个体行为导向两个维度,此划分参考了Farh(2004)、萧淑月(2007)以及谢荷锋(2007)等的研究成果[14]。陈劲、金鑫和张奇(2012)将知识共享行为分为知识产权共享、成员学习共享、文档资料共享3个维度,研究并证明了分布式创新要素通过这3种知识共享机制对组织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15]。
133技术手段视角
樊治平,欧伟,冯博和孙永洪(2008)将组织知识共享能力(组织有效地共享其所拥有的各种知识资源的程度)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其知识共享的技术能力;二是非技术能力。技术能力主要是指信息技术为组织知识共享提供的能力,而非技术能力主要是指服务于组织知识共享的制度安排、激励机制及文化方面。学者们认为二者缺一不可,只有组织的两个能力都强,整个组织知识共享能力才强[16]。2知识共享过程
学者们一般从知识共享主体出发来探讨知识共享过程,主要针对的是主体在共享过程中的行为。另一些学者根据层次划分对共享过程进行研究,探索知识在不同层次间的转化,此外,有学者认为知识共享过程除了知识转移还包含了知识创新。在此基础上,我们从主体、层次、创新3个视角对共享过程进行梳理。
21主体视角
(1)学者们对共享过程进行了简单的描述,概括了共享过程的基本要素。如张长涛和刘希宋(2003)认为一个简单的知识共享过程包括知识的提供者、知识的接受者和共享的实现过程3个部分。
(2)学者们对共享过程中主体的行为进行了研究,如安世虎(2006)等学者针对主体行为特征将知识共享过程分解为3个子过程:提供过程、传递过程和吸收过程[17]。另一些学者从知识提供方和接受方的行为展开描述,孟鲁洋(2005)等学者提出知识共享简化过程,包括知识提供方的知识外化行为和知识接受方的知识内化行为。李颖(2006)等国内学者将知识共享的过程理解为知识寻找和知识转移过程,前者知识接受方搜索、鉴别共享机会,并获得知识提供方的共享意愿,后者提供方表达知识,接受方吸收知识并加以利用,两个过程中都包含反馈过程[18]。
此外,秦红霞(2007)认为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双方可能会出现知识接受者成为知识源、知识源成为知识接受者的角色转换。杜占河和张新元(2009)等一些学者将知识共享的途径综合描述为,在一定的环境支撑下,知识在个体间以及个体与组织间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传播和相互转化[19]。
22层次视角
层次视角下的知识共享过程主要包括个体与组织层次的共享过程、组织层次之间的共享过程。
221个体与组织层次的知识共享过程
刘国亮和王东(2009)等学者提出的知识共享实现模式包括个体向个体转化(包含个体本身的知识转化和不同个体之间的知识转化与共享)、个体向群体转化和群体向个体转化3种[20]。毕小青和周忠磊(2007)提出的知识与能力匹配的共享模型中,个体根据匹配度的测量标准测量自身知识与能力的匹配度,向公共知识库中输出与自身能力匹配度最低的知识,再吸收或保留公共知识中与自身能力最匹配的知识,经过个体层次与公共层次知识的相互流动,最终导致知识流向能力最匹配的个人,从而实现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21]。
222组织层次之间的知识共享过程
朱庆和张旭梅(2005)针对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展开研究,提出了两个模型,一个是基于组织内外部两个层次的知识共享概念模型;另一个是基于组织战略层次的知识共享过程模型。知识共享概念模型包括组织内部知识转化和外部知识共享两个层次,内部层面主要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内化、外化、潜移默化、组合),外部层面主要包括个人、部门和企业3个主体间的知识共享行为;知识共享过程模型包括战略联盟层、知识选择层、共享知识库、应用层4个层次,每一层次都包含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实施机制,和该阶段的战略特征紧密联系。
23创新视角
从创新机制这一角度看,知识共享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转移,还包括一定程度上的知识创造。根据Nonaka(1995)的知识管理理论,知识创造过程是一个包括社会化、内化、外化和结合4个子过程的螺旋模型。徐扬(2010)在此基础上提出,在虚拟组织中,知识的创造过程是一种双螺旋结构,包括个体知识和组织知识的相互进化,个体知识上升为组织知识、组织知识提升个体知识。知识创造实际上是一个知识转移过程。
3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
根据前文的共享要素划分,我们知道知识共享内容主要有知识、个体、组织、手段4个方面。需要指出的是,这几方面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比如,不论知识共享的手段是什么,它都是通过一定的知识共享主体来进行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
31知识特性
根据前文的知识含义与类型可知,知识具有多重特性,而这些特性内在地影响知识共享的有效性。这些特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经济性和隐含性。
311知识的经济性
从知识的含义中可以看出,知识被认为是一种资源、权利和商品,这就表示,知识具有经济性和价值性,因此,作为资本的知识要充分地共享,需要有足够的刺激条件[22]。学者们经过研究发现,知识的经济特性引发知识时效性、知识对组织的重要程度与共享风险、成本之间的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组织内部知识的流动(樊治平,孙永洪,2006;蔡翔,李翠,2009)。
知识的隐含性。根据前文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含义可知,显性知识编码方便,容易交流和学习,而隐性知识难以格式化,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所以隐性知识往往对共享造成困难。姜文(2007)研究认为组织内知识共享在实施过程中很多障碍都是源于知识的隐含性与分散性,一方面隐性知识容易形成垄断,其本身的隐含性为垄断提供了客观条件,其经济特性又促使隐性知识拥有者有意识地去进行知识垄断;另一方面隐性知识难以传授与学习,因为隐性知识难以用语言精确表达,即便隐性知识拥有者愿意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别人,学习也是十分困难的;此外,隐性知识难以收集与储存,因为其难以通过编码精确地表达出来[23]。
32知识共享个体
知识个体包括知识提供方和知识接受方,影响其共享的因素主要包括共享意识、共享能力、共享成本、共享风险、信任程度这5个方面。
321共享意识
主要指知识提供方的知识转移意识,以及知识接受方的吸收、保留意识[24-26]。一方面,对于知识提供方来说,知识私有观普遍,从心理学角度看,通常情况下人们倾向于做有利于自己的事,并不愿意牺牲个人利益而让别人获利;此外,姜文(2007)从知识的权力观进行分析,发现知识拥有者具有某种程度的专家权力,而人们都不愿丧失由权利带来的优越感。另一方面,对于知识接受方来说,如果共享知识吸收难度大,需要很长时间去理解或仍无法理解,其会对外部知识进行抵触;或者出于对已有知识的偏爱亦或担心被认为无知,其也会表现出一种抗拒外来知识的“排他情绪”。
322共享能力
指沟通能力,主要包括知识源的展现力、编码能力,以及知识受体的理解力、消化吸收力等[27]。首先,任何一方的能力匮乏都会导致共享失败;其次,共享双方能力如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也会导致共享过程变得十分困难。
323共享成本
共享双方都要考虑知识共享的成本收益问题[28]。对于知识提供方来说,个人知识与组织成员分享,可以提高组织整体的知识水平,但这不一定对个人有利,所以当提供方感到成本收益不对称时,其会停止知识的共享;而对于知识接受方来说,接收知识时要考虑知识的价值和接收成本两个因素,如果共享知识的价值很难判断,接受方就很有可能放弃共享机会。
324共享风险
对于知识提供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知识共享可能会导致核心技术流失,进而竞争优势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知识拥有者往往不会积极参与共享活动;对于知识接受方,李志宏和王海燕(2010)研究发现,如果接受方从提供方转移的知识过于简单或不及自己转移给他人的知识,又得不到其他方面的补偿,就会面临共享损失。
325信任程度
McAllister(1995)将信任分为情感基础信任(Affect-Based-Trust)和认知基础信任(cognition-Based-Trust),秦红霞和丁长青(2007)在此基础上研究得出,在知识寻找过程中,知识提供方受情感基础信任影响,而知识接受方在此过程中拥有主动权,在决定向谁寻找知识的过程中,知识接受方受到情感基础信任影响较大,而在确定知识共享关系的过程中,知识接受方受到认知基础信任影响较大。33知识共享组织
从组织层面来看,影响知识共享的因素主要有组织结构、文化、激励机制、领导因素、知识产权保护。
331组织结构
不少学者从组织结构考虑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认为结构不合理以及组织层级过多会造成共享渠道不畅[29-30]。管理结构为传统金字塔式的组织员工彼此之间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很少,纵向看是因为信息和知识的流向单一(顶部流向底部),底层人员只需简单服从而无须交流,横向看是因为员工局限在各自工作小范围内而无交流;组织层级过多使得知识交流过程中信息传递速度慢,失真现象严重(樊平军,2003;张晨,2007;杜占河,张新元,朱晓明,段刚龙,2009)。蔡翔和李翠(2009)等学者研究团队规模与结构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发现适中的规模、扁平化和柔性化的结构设置,有利于成员在知识共享过程中交流。
332组织文化
一些学者指出,积极的组织文化能促进知识共享顺利进行,文化建设可以为员工创造以信任、和谐为基础的知识交互环境(姜文,2007;张晨,2007;蔡翔,李翠,2009;杜占河,张新元,朱晓明,段刚龙,2009;路琳,2011)。路琳(2011)专门研究了组织内人际和谐取向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通过对3种行为取向(以和谐为价值观的价值观型行为取向、以和谐为手段的工具型行为取向、忽视和谐的否定型行为取向)进行实证研究,最终得出结论,不同的人际和谐取向对知识共享发挥不同的作用,价值观型的人际相处模式最有利于知识共享,否定型会阻碍知识共享,而刻意制造和谐的工具型行为取向只能带来表面和气及掩盖矛盾,却不会推动知识共享。
333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影响知识共享活动的重要因素,因为组织成员出于自我保护意识,会保留自有知识而不愿共享,所以想促使成员在组织中共享知识,就要充分激励,为知识拥有者提供一定程度上的补偿[31]。如果组织激励机制不完善,激励方法过于单调,就很难调动人们贡献知识的积极性(张晨,2007;姜文,2007;蔡翔,李翠,郭冠妍,2009)。
334领导因素
许多学者认为领导因素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上(杜占河,张新元,朱晓明,段刚龙,2009)。领导作为组织的决策层,决定组织的人、财、物等资源的分配,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就不会从各方面支持对知识共享体系的建设,知识共享自然就无法展开[32]。
335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保护对于知识共享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为知识共享创造条件,通过维护知识生产者的利益,提高并保持他们创造新知识的热情,为知识共享的进行创造前提基础;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对知识共享造成障碍,即有些知识拥有者出于私人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利用知识产权保护进行知识垄断,使知识共享无法进行(杜占河,张新元,朱晓明,段刚龙,2009;姜文,2007)。
34知识共享手段
当共享主体有共享意愿,却因技术匮乏、共享渠道不畅而无法共享时,便面临着知识共享机会缺失。这种对知识共享造成障碍的共享手段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共享技术;二是共享平台。
341共享技术
知识共享技术是共享活动得以进行的重要支撑手段(樊平军,2003;许树沛,孙鸣,2003)。从知识共享阶段来看,共享技术可以分为3类:编码技术,知识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33-34]。编码技术,指知识的编码化,知识首先需要编码化,才能被存取以共享;知识库技术,知识库指知识载体,知识经过编码之后需要借助载体来呈现,知识库又可分为内部知识库和外部知识库;网络通讯技术,通过网络通讯技术可以将知识与共享主体连接起来,也可将主体彼此之间连接起来。樊治平和孙永洪(2006)认为解决知识共享问题的手段是信息与合作技术(ICT),因为,它为知识管理提供了两种基本的能力:一是知识编码化;二是知识网络化[35]。
342共享平台
除了技术手段之外还需要有各种各样的交流平台,知识共享平台包括网络共享平台以及非网络共享平台[36]。网络平台主要围绕信息技术系统,由前文提到的各种技术搭建而成,这是最主要的知识共享平台;非网络共享平台主要包括正式与非正式的现实交流方式,诸如组织经验交流会、茶话会、年会、周末沙龙等。组织的知识共享网络平台是否完善,对知识传播的难易程度影响重大。一般而言,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体系越健全,沟通渠道越完善,共享过程也就越顺利(蔡翔,李翠,2009;朱庆,张旭梅,2005)。
表2知识共享影响因素一览表
影响因素学者(时间)知识特性经?济?性樊治平,孙永洪(2006);蔡翔和李翠(2009)隐?含?性Madhavan,Grover(1998);姜文(2007);张晨(2007);张卫国,陈军(2010)共享个体共享意识杜占河,张新元,朱晓明,段刚龙(2009);姜文(2007)共享能力张可军,廖建桥(2009)共享成本樊平军(2003);张晨(2007)共享风险李志宏,王海燕(2010)信任程度McAllister(1995);秦红霞,丁长青(2007)共享组织组织结构樊平军(2003);张晨(2007);杜占河,张新元,朱晓明,段刚龙(2009);蔡翔,李翠(2009)组织文化樊平军(2003);姜文(2007);张晨(2007);蔡翔,李翠(2009);杜占河,张新元,朱晓明,段刚龙(2009);路琳,陈晓荣(2011)激励机制张晨(2007);姜文(2007);蔡翔,李翠,郭冠妍(2009)领导因素杜占河,张新元,朱晓明,段刚龙(2009)知识产权姜文(2007);杜占河,张新元,朱晓明,段刚龙(2009)共享手段技术手段樊治平,孙永洪(2006);姜文(2007);樊平军(2003);许树沛,孙鸣(2003)共享平台朱庆,张旭梅(2005);蔡翔,李翠,郭冠妍(2009)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得出。4结论
总的来说,国内学者对于知识共享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整体研究比国外起步晚,发展缓慢,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缺陷。从整体看,国内的知识共享研究还处在借鉴与探索阶段,未来研究领域需要针对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缺陷将各有侧重。
(1)理论研究不够系统与全面,多为关注基于某一层面或某一视角的知识共享研究,不具广泛代表性;倾向于探讨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但只针对某一因素或几个因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理论研究相对成熟,而其他理论相对零散且不成体系。在此情况下,未来要继续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理论研究,探索共享各要素间关系,完善零散理论。
(2)研究偏理论概念较多,有关实践的探索少见,从管理角度出发的理论研究并没有很好地结合实践进行应用,缺少实证的、定量的研究;对组织内外部知识共享的运行机制以及管理机制也没有广泛的研究基础;此外,基于我国企业自身特征,提出适合我国企业知识共享相关模型的研究就更少。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关注知识共享对组织的机制层面,为我国企业创建知识共享型组织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张长涛,刘希宋.企业产品开发人员知识共享机理研究[J].管理科学,2003,16(2):6-10.
[2]蔡翔,李翠,郭冠妍.团队内部粘滞性知识共享的模型构建与管理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7):139-142.[3]孟鲁洋,张胜军,李国平.企业知识与知识共享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3):212-213.
[4]徐扬.虚拟科研组织中的知识共享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5):97-102.
[5]李志宏,王海燕.组织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6):135-138.
[6]樊平军.论组织知识共享障碍及治疗[J].科学管理研究,2003,21(6):93-95,108.
[7]邢艳云,武忠.企业隐性知识共享方法与工具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08,(7):196-199.
[8]张晨.知识管理中的隐性知识共享问题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3):104-106.
[9]张卫国,陈军.研发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多源信息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6):130-134.
[10]朱庆,张旭梅.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69-71.
[11]宋志红,范黎波.企业内员工知识共享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0,7(3):400-405.
[12]常亚平,覃伍,阎俊.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0,31(2):86-93.
[13]路琳,陈晓荣.人际和谐取向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1,23(1):68-74.
[14]何会涛.知识共享有效性研究:个体与组织导向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1,29(3):403-412.
[15]陈劲,金鑫,张奇.企业分布式创新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2,33(6):1-7.
[16]樊治平,欧伟,冯博,等.组织知识共享能力的测评与识别方法[J].科研管理,2008,29(2):60-66,43.
[17]安世虎,周宏,赵全红.知识共享的过程和背景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0):79-86.
[18]秦红霞,丁长青.企业知识共享中的信任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07,(11):43-45.
[19]杜占河,张新元,朱晓明,等.基于共享途径分析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4):114-117.
[20]刘国亮,王东,曲久龙,等.网络环境下学术交流的知识共享实现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09,27(12):1789-1792,1850.
[21]毕小青,周忠磊.企业知识共享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07,(11):40-42.
[22]李富强,葛新权,吴永林.知识共享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J].中国软科学,2003,(10):56-59.
[23]姜文.知识共享的障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3):200-203.
[24]赵硕.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知识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7,(6):148-150.
[25]王东,刘国亮.虚拟学术社区及其知识共享实现机制研究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5):138-141.
[26]霍亭亭,吴翠花.基于ISM的心理契约对虚拟企业知识共享影响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2,26(6):101-104.
[27]张可军,廖建桥,文鹏.学习型组织中知识共享的智障及治理策略研究[J].管理学报,2009,6(5):580-586.
[28]胡延平,刘晓敏.知识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7):143-145.
[29]张旭梅,黄陈宣.逆向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决策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2013,10(2):233-237.
[30]李随成,杨婷.知识共享与组织学习对供应链企业间研发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0):97-103.
[31]樊斌,鞠晓峰.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27(9):1365-1369.
[32]李光生,张韬,黄介武.协作文化与领导角色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作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0):104-108.
[33]战培志,廖文和.企业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共享建模技术[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7):61-66.
[34]许树沛,孙鸣.组织网络化:实现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重要途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6):66-67.
[35]樊治平,孙永洪.知识共享研究综述[J].管理学报,2006,3(3):371-378.
[36]孙晶磊,赵西萍,周密,等.基于进化博弈论的Web20环境下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研究[J].软科学,2013,27(5):105-112.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3]孟鲁洋,张胜军,李国平.企业知识与知识共享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3):212-213.
[4]徐扬.虚拟科研组织中的知识共享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5):97-102.
[5]李志宏,王海燕.组织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6):135-138.
[6]樊平军.论组织知识共享障碍及治疗[J].科学管理研究,2003,21(6):93-95,108.
[7]邢艳云,武忠.企业隐性知识共享方法与工具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08,(7):196-199.
[8]张晨.知识管理中的隐性知识共享问题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3):104-106.
[9]张卫国,陈军.研发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多源信息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6):130-134.
[10]朱庆,张旭梅.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69-71.
[11]宋志红,范黎波.企业内员工知识共享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0,7(3):400-405.
[12]常亚平,覃伍,阎俊.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0,31(2):86-93.
[13]路琳,陈晓荣.人际和谐取向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1,23(1):68-74.
[14]何会涛.知识共享有效性研究:个体与组织导向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1,29(3):403-412.
[15]陈劲,金鑫,张奇.企业分布式创新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2,33(6):1-7.
[16]樊治平,欧伟,冯博,等.组织知识共享能力的测评与识别方法[J].科研管理,2008,29(2):60-66,43.
[17]安世虎,周宏,赵全红.知识共享的过程和背景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0):79-86.
[18]秦红霞,丁长青.企业知识共享中的信任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07,(11):43-45.
[19]杜占河,张新元,朱晓明,等.基于共享途径分析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4):114-117.
[20]刘国亮,王东,曲久龙,等.网络环境下学术交流的知识共享实现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09,27(12):1789-1792,1850.
[21]毕小青,周忠磊.企业知识共享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07,(11):40-42.
[22]李富强,葛新权,吴永林.知识共享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J].中国软科学,2003,(10):56-59.
[23]姜文.知识共享的障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3):200-203.
[24]赵硕.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知识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7,(6):148-150.
[25]王东,刘国亮.虚拟学术社区及其知识共享实现机制研究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5):138-141.
[26]霍亭亭,吴翠花.基于ISM的心理契约对虚拟企业知识共享影响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2,26(6):101-104.
[27]张可军,廖建桥,文鹏.学习型组织中知识共享的智障及治理策略研究[J].管理学报,2009,6(5):580-586.
[28]胡延平,刘晓敏.知识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7):143-145.
[29]张旭梅,黄陈宣.逆向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决策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2013,10(2):233-237.
[30]李随成,杨婷.知识共享与组织学习对供应链企业间研发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0):97-103.
[31]樊斌,鞠晓峰.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27(9):1365-1369.
[32]李光生,张韬,黄介武.协作文化与领导角色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作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0):104-108.
[33]战培志,廖文和.企业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共享建模技术[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7):61-66.
[34]许树沛,孙鸣.组织网络化:实现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重要途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6):66-67.
[35]樊治平,孙永洪.知识共享研究综述[J].管理学报,2006,3(3):371-378.
[36]孙晶磊,赵西萍,周密,等.基于进化博弈论的Web20环境下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研究[J].软科学,2013,27(5):105-112.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3]孟鲁洋,张胜军,李国平.企业知识与知识共享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3):212-213.
[4]徐扬.虚拟科研组织中的知识共享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5):97-102.
[5]李志宏,王海燕.组织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6):135-138.
[6]樊平军.论组织知识共享障碍及治疗[J].科学管理研究,2003,21(6):93-95,108.
[7]邢艳云,武忠.企业隐性知识共享方法与工具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08,(7):196-199.
[8]张晨.知识管理中的隐性知识共享问题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3):104-106.
[9]张卫国,陈军.研发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多源信息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6):130-134.
[10]朱庆,张旭梅.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69-71.
[11]宋志红,范黎波.企业内员工知识共享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0,7(3):400-405.
[12]常亚平,覃伍,阎俊.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0,31(2):86-93.
[13]路琳,陈晓荣.人际和谐取向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1,23(1):68-74.
[14]何会涛.知识共享有效性研究:个体与组织导向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1,29(3):403-412.
[15]陈劲,金鑫,张奇.企业分布式创新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2,33(6):1-7.
[16]樊治平,欧伟,冯博,等.组织知识共享能力的测评与识别方法[J].科研管理,2008,29(2):60-66,43.
[17]安世虎,周宏,赵全红.知识共享的过程和背景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0):79-86.
[18]秦红霞,丁长青.企业知识共享中的信任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07,(11):43-45.
[19]杜占河,张新元,朱晓明,等.基于共享途径分析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4):114-117.
[20]刘国亮,王东,曲久龙,等.网络环境下学术交流的知识共享实现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09,27(12):1789-1792,1850.
[21]毕小青,周忠磊.企业知识共享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07,(11):40-42.
[22]李富强,葛新权,吴永林.知识共享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J].中国软科学,2003,(10):56-59.
[23]姜文.知识共享的障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3):200-203.
[24]赵硕.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知识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7,(6):148-150.
[25]王东,刘国亮.虚拟学术社区及其知识共享实现机制研究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5):138-141.
[26]霍亭亭,吴翠花.基于ISM的心理契约对虚拟企业知识共享影响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2,26(6):101-104.
[27]张可军,廖建桥,文鹏.学习型组织中知识共享的智障及治理策略研究[J].管理学报,2009,6(5):580-586.
[28]胡延平,刘晓敏.知识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7):143-145.
[29]张旭梅,黄陈宣.逆向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决策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2013,10(2):233-237.
[30]李随成,杨婷.知识共享与组织学习对供应链企业间研发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0):97-103.
[31]樊斌,鞠晓峰.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27(9):1365-1369.
[32]李光生,张韬,黄介武.协作文化与领导角色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作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0):104-108.
[33]战培志,廖文和.企业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共享建模技术[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7):61-66.
[34]许树沛,孙鸣.组织网络化:实现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重要途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6):66-67.
[35]樊治平,孙永洪.知识共享研究综述[J].管理学报,2006,3(3):371-378.
[36]孙晶磊,赵西萍,周密,等.基于进化博弈论的Web20环境下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研究[J].软科学,2013,27(5):105-112.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