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惊动蒋介石的“辱孔”演剧
范文

    鲁 南

    宋还吾是民国时期著名进步教育家,1929年在任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校长时,因为支持学生在山东曲阜演出独幕话剧《子见南子》,并邀孔子后人观看,引起孔子后人不满,并一状告到南京国民政府最高当局,引发了一场轰动全国的“辱孔”演剧案。该案在当时中国的政界、教育界、学术界、新闻界和文化界都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不仅数度惊动蒋介石,还受到国外媒体的关注。

    演出《子见南子》

    引起部分孔子后裔不满

    1929年6月8日晚,山东省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校址在山东省曲阜县)正在举行游艺会,最为精彩的压轴戏是作家林语堂的独幕话剧《子见南子》。这部根据《论语》和《史记》有关孔子的记载而创作的剧本,自从1928年11月在鲁迅和郁达夫主编的《奔流》杂志第1卷刊出以后,大受欢迎,南京、上海等各地学校争相排演,身处孔子家乡曲阜的山东省立二师学生也向校长宋还吾要求演出该剧。

    宋还吾毕业于北京大学,深受“五四”新文化影响,对于学生们的要求,他立即给予支持,派出女教师参加演出。为了演好这出戏,他亲自指导排演,特意让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孔庙去观看孔子及子路的塑像,仔细揣摩孔子的神情;另外,他还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论语》。最后,他又选定是孔子后裔的学生来扮演孔子,而南子的角色则由能歌善舞的女教员担任。经过近半个学期的准备和排练,这个戏终于能与观众见面了。

    舞台帷幕在观众的期待中徐徐地拉开了。孔子谨肃庄严地坐在卫国卫灵公的迎宾室里,他约有50多岁,身材魁伟,目光炯炯,下巴留着一点胡须,身穿黑色的衣袍,头戴礼冠。孔子周游列国,意在得到一官半职,以实现他兴乐复礼的政治理想。剧中所展现的是孔子正在求职于卫国。然而孔子是否能如愿以偿,关键不在于卫灵公,而在于他的夫人南子,于是,孔子去求见南子。

    年轻美丽的南子生性潇洒,举止言行与孔子所推崇的周公之礼多有不合,在交谈中,南子对孔子的复古思想不感兴趣,而热衷于请孔子与她一起创办一个“六艺研究社”,男女在一起不拘形式地讨论国术和游戏,以实践她的“男女交际之礼”。这样就产生了两人的戏剧冲突。最后,孔子非但未能说服南子,反倒被南子关于“饮食男女”人生真义的宏论所折服,被迫对南子的要求暂时敷衍一下。但当南子亲自与歌女们一起弹唱《诗经》,翩翩起舞时,“孔子子路都目不暇顾,心神向往,但又是一种忧郁不安之状”。最后,南子与歌女们合舞,将孔子师徒等人包围起来。

    舞毕,子路赞叹道:“夫人曲舞都这样的好,真是天才,佩服之至。”孔子也如梦方醒:“想不到乐舞有好到这样的!”他自言自语地说:“行年五十六,到今日才明白艺术与认识人生。”然而,南子的“唯情”之礼与孔子所信奉的周公之礼是互相矛盾的,这使孔子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

    舞台上的孔子具有丰富的感情和复杂的内心世界,因而栩栩如生,一改过去孔圣人的面孔,令人耳目一新。

    宋还吾绝对没有想到,这次演出引起部分孔子后裔的不满。孔子死后两千余年,历代帝王均将他视为圣人而加以尊奉,孔氏族人也成为曲阜县一大特殊的封建组织。宋还吾到校任职后,既不出入孔教会之门,也不到孔府拜谒,不仅没有日日研读孔子儒学的经典,而且还时时向学生们宣传反封建的思想,所以早就被某些孔氏族人称为赋性怪僻,学术不纯。他支持学生们排演《子见南子》,更激起这些孔氏族人的不快,反应最为激烈的是孔祥藻和孔繁朴等人。

    孔祥藻和孔繁朴等人虽然不高兴,但一时却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当时全国正以进步学生为代表的反封建思潮已经席卷全国,孔子的忠君愚民学说自然首先受到批判。1928年,历经千年的祀孔典礼被国民政府废止,改为孔子纪念诞辰。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大学院院长的蔡元培等人又公开提议取消孔子嫡孙“衍圣公”封号并没收其祀田。在曲阜县,民众反封建的浪潮也日益高涨。而在孔林、孔庙以及学校的墙上,也不时出现其他民众团体和学校用粉笔、铅笔涂写的“打倒旧道德”、“打破旧礼教”、“打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等标语。在这样的形势下,孔祥藻、孔繁朴虽然对宋还吾和二师师生怀恨在心,却也不敢轻举妄动,他们在暗中等待时机。

    直接状呈蒋介石引起轩然大波

    1929年6月18日,一大串高级轿车拖着滚滚浓烟驶进曲阜,在孔府的大门前停了下来,为首的是日本著名政客犬养毅和国民政府派出的国民党中央委员张继,他们是来拜谒孔庙的。中外政客的尊孔,给孔祥藻、孔繁朴等人以极大鼓舞。他们认为报复二师师生的时机终于到来,便在张继面前添油加醋地告了二师师生一状。

    随后,张继在以讲学名义对二师学生训话之时,指责学生应安分守己,并指出“孔子是万世推不倒的圣人,旧礼教不能反对”、“孔子的仁是治国的根本”、“严防赤色分子活动”等。受新文化、新思想熏陶的二师学生被激怒,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西山会议反动分子张继”的口号声中,将张继等人轰出曲阜。

    张继在二师颜面扫地,自然非常不甘心,他便如此这般向孔祥藻、孔繁朴等人面授了机宜。

    在犬养毅、张继一行带着孔府所馈赠的许多古玩玉器刚刚离开曲阜后不久,孔祥藻、孔繁朴以“孔氏六十户族人”名义,以“侮辱宗祖孔子”的罪名,通过孔祥熙的转呈,直接向蒋介石状告二师校长宋还吾,文称:

    “……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校长宋还吾,赋性怪僻,学术不纯……本年六月八日该校演剧,大肆散票,招人参观,竟有《子见南子》一出,学生抹作孔子,丑末脚色,女教员扮成南子,冶艳出神……虽旧剧中之《大锯缸》、《小寡妇上坟》,亦不是过……似此荒谬绝伦,任意谩骂,士可杀不可辱……对于此非法侮辱,愿以全体六十户生命负罪渎恳,迅将该校长宋还吾查明严办,昭示大众……”(摘自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见《鲁迅全集》第8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孔氏族人在呈状中一再强调此剧有辱宗祖孔子,作为家族后世子孙群情激愤,无法忍受,故而状告,但在文末指出“孔子在今日,应如何处治,系属全国重大问题”,将尊崇家族宗祖孔子之事扩及为国家大事,可见孔氏族人所不能忍的是未将孔子置于全国尊崇备至的圣人之位,而非仅因孔子为其先祖。

    孔氏族人的联名告状,不仅惊动了蒋介石,也惊动了南京国民政府中的许多要员以及全国的新闻媒介,在全国政界、教育界、文化界和新闻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蒋介石亲自出面,坚决要求对宋还吾严厉查办,孔祥熙等政府中的其他尊孔派也气势汹汹地向教育部施加压力。对此,教育部只好派出高级参事朱葆勤到济南,与山东省教育厅所派的督学张郁光一起,立即赶赴曲阜,进行实地调查。

    孔氏族人控告第二师范学校及其校长宋还吾的消息传到曲阜,令全县人大为震惊,激起曲阜民众极大的义愤。二师学生会为此向全国各级国民党党部、各级政府、各民众团体、各级学校、各报馆发出报告实情的通电。曲阜县各机关、各民众团体,对二师的遭遇均抱不平,国民党曲阜县党部、县建设局、财政局、教育局、农民协会、商会都纷纷向报界发表宣言,向上级送呈文,批驳孔祥藻、孔繁朴等人的诬告。

    为了澄清事实,宋还吾反戈一击,在《为辱孔问题答〈大公报〉记者》中揭露:“六十户者,实孔氏特殊之封建组织”、“俨然专制时代小朝廷”,致使“曲阜县知事,对于孔族及其所属之诉讼,向来不敢过问”,而二师“设在曲阜,历任皆感困难。前校长孔祥桐以开罪同族,至被控去职,衔恨远引,发病而死。继任校长范炳辰,莅任一年之初,被控至十数次”。至于孔氏族人所言其“侮辱孔子”的行为,宋还吾痛斥为“满纸胡言,毫无实据。谓为‘侮辱孔子,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纵使所控属实,亦不出言论思想之范围,尽可公开议论,无须小题大做”。并发问:“教育部竟派参事来曲查办,似非民主政治之下所应有之现象。”最后其讽刺戏谑“还吾未尝出入孔教会之门,亦未尝至衍圣公府专诚拜谒,可谓赋性怪僻。又未尝日日读经,当然学术不纯”。

    宋还吾的答记者正中孔氏族人的要害,指出状告之真正缘由并非“侮辱孔子”,而在于其未将孔子尊崇为至高无上的圣人,未屈服于以孔氏家族为代表的封建势力,进而“子见南子”一案扩展为新文化与复古尊孔旧文化之间的思想斗争,随之引起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关注。

    对这一事件,全国新闻界各大报纸争相报道,纷纷发表社论,几乎都对二师师生给予了大力支持。境内外颇有影响的《民国日报》、《大公报》、《新闻报》、《华北日报》等许多报纸对这次风潮均做了如实报道,揭露内幕,并发表社评予以声援。如《民国日报》在7月25日至28日,连续发表了《关于<子见南子>:连死人也骂不得》、《因<子见南子>想到孔子学说在今日之地位》、《打倒孔子的权威足以摧毁封建势力,顺便略谈<子见南子>讼案》等文章,对孔子的忠君愚民学说以及封建势力进行猛烈的抨击。

    与此同时,国外的华人华侨也纷纷发表通电或声明,表示支持山东省立二师及宋还吾,欧美等国外媒体也纷纷给予了报道。

    “子见南子”案愈演愈烈,究竟如何收场,国内外很多人都在拭目以待。

    “辱孔”风潮以宋还吾

    被敲掉饭碗而告终

    对于如何处理“子见南子”案,国民政府内部也存在重大分歧。视孔子为“千秋仁义之师、万世人伦之表”的蒋介石及孔子后裔孔祥熙,当然主张严惩二师学生及校长宋还吾,并欲借此打击山东的地方势力。而监察院长蔡元培、教育部长蒋梦麟则表示,支持二师师生,主张打击封建势力,鼓励发展新思潮。山东教育厅厅长何思源出于保护其地方势力的考虑及与宋还吾的菏泽同乡之谊,对于蒋介石的命令明顺暗抗,支持二师学生。

    教育部朱葆勤参事和山东省教育厅张郁光督学到曲阜后,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发现孔祥藻、孔繁朴等人呈文中所控告的各条,均无实据,于是得出结论:“该校职教员学生似无故意侮辱孔子事实,只因地居阙里,数千年来,曾无人敢在该地,对于孔子有出乎敬礼崇拜之外者,一旦编入剧曲,摹拟容声,骇诧愤激,亦无足怪。”

    随后,教育部向山东省教育厅发出第952号训令,公布处理意见:

    “查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校长校长宋还吾,既据该参事厅长等会同查明,尚无侮辱孔子情事,自应免予置议。惟该校校长以后须对学生严加训诰,并对孔子极端尊崇,以符政府纪念及尊崇孔子本旨。”

    至此,一场风波似乎已经平息。然而,宋还吾却认为,训令虽然对他“免予置议”,但却要求他以后须对学生严加训育,并对孔子极端尊崇,明显偏袒孔氏。生性耿直的宋还吾在训令公布的当天,便上书省教育厅,提出,孔子的学说主要以明君臣为大义,这让我们今后怎么教育学生呢?如果不尊重孔子的尊君学说,违反教育部的训令,如果尊重孔子的尊君之义,则又抵触当今的共和国体。宋还吾的“上书”又被媒体纷纷报道,于是,这场风潮再起波澜。

    对这样的处理结果,不仅宋还吾不满意,孔子后裔也不满意。孔祥熙在曲阜族人的怂恿下,仍力主要法办宋还吾。恰巧,这时候媒体又在纷纷报道宋还吾的“上书”,孔祥熙以宋还吾仍“不思悔改”为由,借机再次向教育部施加压力,孔祥熙、张继还在国民党中央常委会上,鼓动要对蒋梦麟、何思源提出弹劾。

    最终,山东省教育厅不得已发布一二○四号训令,将“宋还吾调厅另有任用,遗缺以张敦讷接充”,其实就是“撤差”。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这即是所谓‘息事宁人之举,也还是‘强宗大姓的完全胜利也。”这场由二师师生演戏而引起、波及全国的风潮,最后就这样以宋还吾被敲掉饭碗而告终。林语堂对于自己此出戏剧引起的轩然大波,也很关注,认为教育部派人查办“大感滑稽”,对宋还吾被调离表示“十分抱歉”。

    综观这一事件的始末,都是围绕如何看待孔子形象这一问题。对于接受新文化洗礼的林语堂、蔡元培、宋还吾等人而言,近代文明的熏陶使得他们毫不吝惜地把孔子从千年的神座上拉下来,强调从人的角度重新审视孔子,重塑一个具有七情六欲、深谙人情世故的常人孔子,而非汉宋儒家拔高和神化的圣人,对于孔子的学说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特别是对他宣扬的忠君愚民等封建思想,在当时反封建浪潮风起云涌的历史条件下,就是应该加以大力批驳。而久居曲阜的圣裔们的意识深处,宗祖孔子之言必为金科玉律,其行必为万世师表,是几千年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山东二师学生胆敢于舞台上演孔子剧,且与名声不正的南子论长道短,二千余年来稳坐神位的圣人形象一夜间倾塌,孔氏后人的激烈回应是可以想象的。

    1930年,宋还吾被派往青岛任铁路中学校长,1932年又任山东省高级中学校长。“七·七”事变后,带领学生南下流亡,任湖北中学校长。由于积劳成疾,于1938年9月病故,葬于湖北郧阳,陨年44岁。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4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