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建设实践
范文

    付小伦

    

    编者按: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全国地市级以上国家综合档案馆要全部建设成具有接收立档单位电子档案、覆盖馆藏重要档案数字复制件等功能完善的数字档案馆;全国50%的县建成数字档案馆或启动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河北省也把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十三五”全省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引擎,初步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全省区域性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馆建设步入全国先进行列。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档案馆勇立潮头,迎接挑战,在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无论是可行性方案的设计还是软硬件建设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档案局成立于2004年2月,2014年7月档案馆正式成立,在区档案局挂牌,局馆合一管理。2015年开发区档案馆被推荐为河北省数字档案馆试点单位,我们以此为契机,启动了开发区数字档案馆系统建设,突出区域性设计,在服务范围上为全区行政机关、驻区单位及其下属立档单位服务,定位为全区统一的数字档案管理平台,实现了全区档案数字资源整合、共享与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的一体化管理,能够满足区域数字档案馆“统一建设、按需服务、分别管理”的运行模式需要。

    秦皇岛开发区数字档案馆系统建设包括“两大平台、两个环境”。系统由开发区电子公文交换平台和档案馆电子档案管理平台两大平台组成。其中“电子公文交换平台”主要为区内各级部门的电子文件接收、归档、管理、利用、移交提供系统服务,其对区内电子文件进行统一存储备份,实现全区电子文件齐全归档、安全保管、有效利用和及时、可靠的归档移交提供保障;“档案馆电子档案管理平台”主要为区内各级档案室档案数字资源的接收、管理、保存、利用提供系统服务,從而实现全区档案数字资源齐全收集、长久保存和有效利用。

    开发区档案局通过数字档案馆系统运用,已经使其成为区域性档案数字资源综合管理的服务平台,依托平台建设,我们力争将开发区档案馆打造成为“六位一体”功能的数字档案馆,即传统档案辅助管理中心、档案数字化加工中心、电子档案管理中心、区域档案数字资源存储备份中心、区域档案数字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区域档案IT(信息技术)运维服务中心。

    一、加强学习与调研,制定“开发区数字档案馆建设可行性方案”

    2014年,以开发区新档案馆建设为契机,开发区档案局超前定位,提早谋划,力争将新档案馆建设成为集馆藏、展示、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数字档馆。为此,我们分别考察调研了直辖市、市级、区级等三个代表性档案馆,主要就新档案馆整体设计、功能用房分区、档案数字化建设等方面问题与考察单位进行了座谈,通过交流学习,收获很大,并以此为基础,起草了《开发区数字档案馆建设可行性方案》,通过讨论,方案得到管委领导的认可,自此,开发区数字档案馆建设正式启动。

    二、加强资源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全力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

    数字档案馆建设中档案原文数字化工作是基础,为全面开展全区档案数字化工作,规范标准,提高数字化工作质量,开发区档案局首先从做好标准的编制入手,先后完成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暂行办法》《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暂行办法》《档案数字化著录规范》等系统制度的编制,并通过组织专题培训有效地进行宣传贯彻。二是加强对相关单位的调研。及时、准确掌握全区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整体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的对策。通过各方努力,使开发区档案馆档案数字化工作形成了目标明确、工作规范、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全面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夯实了基础。

    开发区档案馆于2011年开始大规模地开展档案原文数字化工作,在“全面数字化”战略的引领下,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工作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开发区档案馆馆藏档案实现机读文件级目录100%,文书档案原文数字化率100%,共完成纸质档案数字化182025页,并实现全文检索。接收规划、公证、工商等电子档案约27.2 GB(万亿字节),档案数字资源总量近80 GB,

    三、开发区数字档案馆基础建设情况

    2015年9月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档案馆投入使用。总体投资6200万元(主体3600万元,展资1700万元,设备投资900万元),档案馆地上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为上下两层,其中展厅面积3414平方米、库房面积1275平方米、功能用房265平方米、办公用房92平方米、设备间及其它用房1200平方米,是集馆藏、展示、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档馆。现今已初步建成为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政府信息公开中心、档案利用服务中心和电子文件管理中心的“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档案馆。

    一层作为开发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展厅,先后已经举办过“逐梦之路建区30周年成果展”、“理想信念教育展”等专题展览,今后将发挥综合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加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重要培育、宣传作用。二层是档案馆库区、办公区和对外服务区,投资近千万元,全馆安装中央空调,内、外网络wifi覆盖,实现门禁控制24小时监控,初步建成网络化、智能化的多功能数字档案馆。

    (一)功能区与设备配置

    1、库区:库区为独 立设置,分为库房一、二、三与综合库房,能够满足不同门类档案的分别存放要求,确保档案的安全保管。库房安装密集架1200立方米,无线内网覆盖。档案库房从设计上按照《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档案库房技术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档案安全保护的管理技术要求,突出了档案库房档案安全保护的"八防"要求,采用高新技手段、智能化管理控制,安装了“档案库房安全保护智能管理平台”,实现了恒温恒湿控制、消毒灭菌、通风和电子巡更、自动防盗、库房灯光检测系统功能。库房内安装监控摄像机,共41台,全部为网络高清摄像机,采用24小时实时监控,统一存储,门禁认证管理。在防火方面采用高压细水雾消防设备来为档案保管提供安全保障。

    档案库房安全管理平台可以对库房的各项指标进行智能化设置与管理,定期灭菌,通风换气,根据外界自然环境变化自动调控库内温湿度,并自动统计工作报表和出入库登记表。

    2、功能区:馆内设置整编室、机房与控制室、数字化采集室、荣誉室。

    机房与控制室:按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B级要求构建。在选址方面远离强电磁场,机房内铺设防静电地板、等电位铜排,配备不间断电源与专用空调设备;门禁管理;安装液晶拼接46〞×9大屏,时实显示全楼各点位监控图像;主机房配有专用立式机柜、三台服务器与一台在线存储设备,配有自动水喷淋灭火设备。

    数字化采集室:采集室设有监控和手机信号屏蔽设备,配备4台计算机终端、2台扫描仪及卷盒打印设备,能够满足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需要。

    荣誉室:为馆内对外宣传、展示一个重要窗口。设计上将弘扬开发区文化的实物档案陈列、影音档案展示与业务培训功能相结合。配置了电教白板与短焦投影仪,能够满足20人以内的日常档案业务培训工作。

    荣誉室内配备2个自助查档服务计算机终端设备,符合数字档案馆测评要求。

    3、公共服务与办公区:档案馆主楼配备2台电梯、1台无障碍货梯。建有70平方米的接待大厅,安放多席位等侯椅,方便利用者休息等候。大厅安装10平方米LED电子屏,用于日常宣传及迎宾使用。大厅的一角还设置了图书资料架,方便利用者在查檔之余进行浏览。

    信息公开与查阅室:配备2个查阅工位,用于档案查阅利用,加装身份证认证与指纹登录设备。1台保密计算机用于专门隔离存放涉密档案。

    阅览室:为方便利用者查阅,馆内配备2间阅览室,可同时容纳20人利用。

    办公区:办公用房占总馆面积的1%,本着核心管理、集中办公的原则设置。

    (二)网络建设

    在网络建设方面,网络主干采用光缆辅设,配核心交换机,全馆设置网络及电话信息点210个,全楼内网与外网全wifi覆盖,可扩展,可进行无线网办公。

    馆内网络分为外网、内网、专网。内、外网络物理隔离,内网与专网采用逻辑隔离。内、外网络都有防火墙、漏洞扫描。2016年又投资30万元安装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可进行网络终端监管、安全审计等。有用户接入认证,非法用户不能接入,各系统有独立的管理密码。馆内专网配备10台专属计算机终端,用于档案数字化工作。

    (三)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开发区档案馆不断深化计算机网络为主干的档案现代化管理技术,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整合全区档案资源。目前,开发区档案馆通过搭建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来对区内单位各类数字档案进行管理,已经基本实现了“三网二库二平台”的建设(外、内、专网,档案数据库、影像数据库,电子档案管理平台、电子公文交换平台)。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包括部署在政务网的电子公文交换中心和部署在档案行政专网、政务内网的两个环境。其中电子公文交换中心部署在开发区信息化办公室,承载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主体功能。电子档案在线管理平台即虚拟档案室管理部署在开发区各部门档案室,为各职能局档案室管理档案数字资源以及开展室藏档案数字化加工等业务提供支撑。档案馆与区内各单位搭建档案行政内网,各级档案室通过内网向“电子档案管理平台”上传数据、查阅利用。档案馆通过电子档案管理平台,向各级档案室提供相应层级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共享服务,平台根据不同的权限服务对象,建立了7个层次的利用范围,系统能实现档案查询、资源发布、信息共享、开发利用、工作交流、统计分析、利用登记等功能,有利于实现各单位对本部门档案的自主与规范管理。

    四、明确建设思路,纳入开发区“十三五”规划纲要

    近年来,开发区档案局通过对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及应用,已经完成了从传统载体档案管理为重点到传统载体档案、数字档案资源管理并重的工作思路的转变,实现了全区数字档案资源与实体档案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开发区档案管理水平、档案服务水平、档案安全保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年,“继续加大政务信息化系列工程实施力度,提升电子公文系统,推进包括数字化档案馆在内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纳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事业无止境,大江奔腾急。我们将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抢抓机遇,用好资源,最终全面实现开发区档案馆“档案信息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化、档案服务网络化”目标,实现区域数字档案资源的有效整合、长期保存和共享共用,使开发区档案工作形成系统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的档案公共管理服务一体化局面,努力开创开发区档案事业提质提速的新局面,为开发区乃至全市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档案局)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