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癫狂梦醒汤加减联合齐拉西酮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
范文 | 金学敏 【摘要】 目的 研究癫狂梦醒汤加减联合齐拉西酮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采用齐拉西酮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癫狂梦醒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表(PANSS)评分, 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观察组PANSS评分为(86.77±2.01)分, 对照组为(85.91±2.34)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 观察组PANSS评分为(62.55±2.75)分, 低于对照组的(75.63±2.45)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 观察组PANSS评分为(43.83±1.86)分, 低于对照组的(58.13±1.8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观察组SF-36评分为(62.12±2.08)分, 对照组为(61.55±1.88)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 观察组SF-36评分为(88.01±2.88)分, 高于对照组的(77.03±2.08)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癫狂梦醒汤加减联合齐拉西酮胶囊治疗, 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帮助患者在恢复期间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癫狂梦醒汤加减;齐拉西酮胶囊;精神分裂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3.079 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类病症中属于最为常见且发生率较高的类型。结合本院近几年临床接诊情况可发现, 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数量正以极快的速度在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日常生活、工作等造成严重影响, 促使其生活质量逐步下滑[1, 2]。为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尽快得到恢复, 在用药方案逐步优化的情况下, 从中医角度进行辨证论治, 以癫狂梦醒汤加减为主方使用率较高。本文选取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主要探讨癫狂梦醒汤加减联合齐拉西酮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按照对比用药的方式展开研究, 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接诊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中男28例, 女12例;年龄34~68岁, 平均年龄(50.12± 8.27)岁。观察组中男26例, 女14例;年龄33~69岁, 平均年龄(49.34±8.6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到在本院接受治疗;患病时间>1年;入院后经过诊断均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排除标准:由外院转入本院治疗患者;存在其他慢性疾病患者, 诸如高血压、心脏病等;不愿参与本次研究者。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方案治疗, 给予氯氮平500 mg/d。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采用齐拉西酮胶囊治疗, 单次服用12 mg, 早晚各服用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癫狂梦醒汤加减治疗, 癫狂梦醒汤组方:苏子8 g、丹参12 g、陈皮8 g、半夏8 g、柴胡12 g、桃仁12 g、甘草10 g、青皮12 g;先将药材混合于300 ml饮用水中浸泡30 min后, 加水至500 ml, 煎至300 ml后服用。若患者痰液较多加胆星10 g、石菖蒲8 g;对于大便干燥患者加大黄12 g。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療前及治疗2、4周后PANSS评分, 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SF-36评分。采用PANSS对两组患者精神状态进行评估。采用SF-3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 1. 4 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治疗后, 患者异常症状消失, 日常精神状态较为稳定, 不存在异常兴奋、躁动等症状;有效:治疗后, 患者各方面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 且情绪较为稳定, 但依旧存在一定波动;无效:治疗后, 患者各方面症状均未改善, 且存在有更加严重趋势。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显效22例, 有效16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治疗显效16例, 有效15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77.50%(31/40);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 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 治疗前, 观察组PANSS评分为(86.77±2.01)分, 对照组为(85.91±2.34)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3, P>0.05);治疗2周后, 观察组PANSS评分为(62.55±2.75)分, 低于对照组的(75.63± 2.45)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64, P<0.05);治疗4周后, 观察组PANSS评分为(43.83±1.86)分, 低于对照组的(58.13± 1.8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54, P<0.05)。 2.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 治疗前, 观察组SF-36评分为(62.12±2.08)分, 对照组为(61.55±1.88)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6, P>0.05);治疗后4周, 观察组SF-36评分为(88.01±2.88)分, 高于对照组的(77.03± 2.08)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47, P<0.05)。 2. 4 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用药期间4例(10.00%)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对照组用药期间11例 (27.50%)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 P<0.05)。 3 讨论 在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等持续增加的情况下, 精神分裂症在我国的临床发生率正以极快的速度在增加。该症将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促使其生活质量逐步下滑。在以往临床治疗过程中主要借助稳定患者情绪类药物进行治疗, 帮助患者对自身心理状态进行改善, 以免出现过激心理。但结合临床实际可知, 单从西医的角度展开治疗, 虽然能帮助患者心理状态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改善, 达到对其病症进行控制的效果, 但整体治疗效果欠佳。而从中医角度对该症进行治疗, 逐步被临床所重视[4]。 在中医理论中, 该症需划分到“癫狂”的范围中, 且该症最早记录于《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在临床研究持续深入的情况下, 该症的诱发因素也逐步被临床所探明。气血于体内淤积, 促使患者出现脏腑之气无法及时排出为主要诱发因素。该部分患者多数病症周期较长, 且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导致患者气机淤滞, 长期作用下出现痰淤互结的情况, 最终诱发病症。癫狂梦醒汤方在当前治疗中存在有较高的使用率, 方中丹参、半夏以及陈皮等在活血化瘀方面存在有显著功效, 而半夏、苏子等功效主要表现在化痰利水的层面上, 甘草存在有药物调和的作用, 石菖蒲的作用主要存在于开窍醒目的层面上[5]。再结合患者具体临床症状增减药物治疗, 可促使患者各方面症状迅速得到改善。而西药齐拉西酮胶囊在本质上为哌嗪衍生物, 属于5-羟色胺(5-HT)受体阻断剂, 对于D2受体同样存在有阻滞的作用。早在陈登霞等[6]研究中已经发现, 在该药的作用下能帮助患者基本症状迅速得到控制, 且在改善患者抑郁、焦虑层面存在有显著功效, 属于当前治疗该症的常用药。需要注意的是, 该药在使用过程中会对患者肾上腺能受体以及胆碱能受体发挥作用, 容易促使患者出现低血压以及泌乳素分泌水平异常等症状, 影响整体疗效。 本次研究中, 本院采用癫狂梦醒汤加减联合齐拉西酮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 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 观察组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 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綜上所述,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癫狂梦醒汤加减联合齐拉西酮胶囊治疗, 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帮助患者在恢复期间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缪圣韬. 癫狂梦醒汤加减联合利培酮治疗30例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35):4997-4998. [2] 徐杨, 王惠玲, 兰燕. 齐拉西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7, 35(4):383-385. [3] 刘莉莉, 颜晨, 孙学勇. 齐拉西酮针剂与胶囊序贯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症状患者的疗效及对PANSS评分、SDSS评分和TESS评分的影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 12(10):103-105. [4] 席杨. 齐拉西酮联合改良电抽搐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中国民康医学, 2017, 29(13):5-7. [5] 贾峰, 王立娜, 王喆, 等. 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患者从齐拉西酮注射剂转换为口服制剂的序贯治疗研究——一项1年的临床病例汇总分析.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7, 67(1):51-55. [6] 陈登霞, 潘竹松. 齐拉西酮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研究及其对患者心电图的影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11(12):11-12. [收稿日期:2019-03-2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