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世说新语 档案百年》第三十三集一张城防图 |
范文 | 编者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举国上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河北省档案局与河北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60集微纪录片《世说新语 档案百年》。该片是一部通过翔实的档案史料、鲜活的故事脉络,真实再现河北百年革命风云的点睛之作,一经播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为了进一步扩大该片的社会影响力,本刊将连续刊载该片脚本文字及图片以飨读者。 (主持人): 1947年11月12日,人民解放军攻克了华北重镇石家庄,这座城市回到了人民的手中。作为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第一个被解放的较大城市,历史从此记住了这個时刻。在石家庄档案馆保存的有关石家庄解放的档案中,有这样一张珍贵的奖状(图一),上面写着——兹有刘文生同志于十一月十二日于石门地创立功绩,经评定为大功,特给此状。 (短片解说): 刘文生,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和其他战士一起,冲锋在战斗的最前线,在枪林弹雨中与死亡博弈。然而,还有一些人,他们是中共隐蔽战线上的工作人员,他们没有冲杀在战场上,人们或许至今无法得知他们的名字,但他们为了石家庄的解放,同样立下了大功。 这是一份手绘的城防图(图二),它是中共冀晋区第三地方委员会城工部石门工作委员会根据我地下工作者多方收集的情报整理绘制而成的。当时石门市内的地下党员准确细致绘制的这份石门市郊区工事设备标示图,不仅有石门周边村庄、机场、车站、铁路等明显建筑物的位置和标示,更细致到将封锁沟、铁丝网、吊桥、铁桥等位置的构造等都标示的非常清楚。 (专家解说): 在石家庄战役前的清风店歼灭战中,我军俘虏国民党第三军军长罗历戎,获得了一张《石家庄半永久防御工事、兵力部署及火力配备系要图》。地下工作者手绘的这份标示图,与罗历戎的要图相互印证,为进攻石家庄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这张标示图我们可以看到,经过侵华日军和国民党军的经营,石门这个没有城墙护卫的城市,已经被搞成了一座碉堡林立、沟壕纵横的坚固设防城市,沿外市沟、内市沟及市区以大石桥为中心的核心工事区组成了三道防线。 (主持人): 有了这张城防图,我军对石家庄城防有了详细的掌握。在攻城战斗打响后,战士都能清楚了解自己将要进攻的路线、地形和敌军防御配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被敌人号称“三年攻不破的石门城防”,最终能被如此迅速地攻破。 (专家解说):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情报工作。解放战争初期,中共派出400多名地下工作者,分布在石家庄各行各业,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搜集了大量的情报。 这份长达45页的《中共冀晋区第三委员会城工部石门工作委员会关于石门一般情况的介绍》(图三)中就对当时石门城防部队国民党第四集团军、暂编独立第五总队、河北省保安第一总队等各部队的沿革、编制建制、驻防分布、长官略历、武器装备甚至包括内部矛盾、士兵情绪等都做了详尽的介绍。这都是当时的地下党员通过情报搜集完成的。 (短片解说): 除此之外,《中共冀晋区四地委城工部关于蒋管石门的调查报告》(图四)也从区域、人口、行政、司法、党特、文化教育、经济、交通机关等多个方面,详细调查记录了当时石门的情况。 扉页中这样写道:“蒋管石门,统治较严,翔实材料,不易获得,兹只就现有材料汇集成册,提供各有关部门参考,因多系外形资料,殊嫌不够充实与深刻,深望诸同志阅后多予指正!在此谨向在困难中取得材料各同志致以革命敬礼。” (主持人):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坚守在隐蔽战线的共产党人的信仰与忠诚,才使得我晋察冀野战军针对敌人的布防情况,制定了有的放矢的作战方案,进行了攻坚战术训练,最终以较小的代价夺取了石家庄战役的胜利。他们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