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代报人陈铭德与《新民报》 |
范文 | 王小梅 一代报人陈铭德离开我们30余年了,他手创的《新民报》仍在发展壮大。今天的《新民晚报》发行量居全国之首,并在海外出版发行。所以提起《新民报》,总要怀念他。 陈铭德是四川长寿人,1897年生于清贫之家。他幼年丧父,小学毕业后独自离家到重庆上学,中学毕业又考入北京政法大学。上大学期间,正值五四运动,受新闻界前辈林白水、邵飘萍等影响,他选择了走新闻工作的道路,于1923年兼任北京《国民日报》编辑。1924年,陈铭德大学毕业回到四川,先后担任成都《新川报》总编辑和重庆《新中华日报》主笔。1928年,陈铭德来到南京任中央通讯社编辑,认识了同事也是同乡的吴竹似、刘正华等人。几个年轻人为了发扬自由之声,打破社会沉闷,酝酿着自己办一张报纸。 1929年9月,《新民报》在南京诞生,陈铭德任社长,吴竹似任总编辑。之所以定名《新民报》,意在继承孙中山先生创办的《民报》精神“作育新民”。初创的《新民报》日出四开一张,发行仅2000多份,其中相当部分是赠阅的,每月广告收入不足200元,日子十分艰难。偏偏吴竹似又患了肺病,由其夫人邓季惺陪送去北平治病,报纸就靠陈铭德在南京苦苦支撑。后来他还请张友鸾担任总编辑。1931年,吴竹似在北平病逝,邓季惺在北平朝阳大学攻读法律。陈铭德赶去北平,帮同料理后事。陈邓两人接触日多,萌生感情,于1933年在北平结婚,以后携手共同经营《新民报》。 《新民报》以青年为主要读者对象,团结了一批进步作家如田汉、阳翰笙等为基本撰稿队伍,有的直接参加编务,报社业务蒸蒸日上。到1936年,《新民报》发行量增至1.6万份,成为南京报业中的佼佼者。 抗日战争爆发,《新民报》内迁重庆,坚持团结抗战的方针。陈铭德抓住文化界人士汇集重庆的有利时机,广交朋友,网罗人才,著名的“三张一赵”均为《新民报》所用。“三张”者,张恨水、张慧剑、张友鸾,“一赵”为赵超构。他们均是办报能手,或写评论、或写杂文、或写小说连载,都拥有大量讀者。陈铭德、邓季惺还和中共领导人周恩来等加强了联系,不时邀请周恩来到家作客,请周恩来分析当前形势。这一时期,《新民报》迅速发展,在重庆出版了日刊和晚刊以后,1943年又在成都出版晚刊,1945年又出版日刊。 抗战胜利后,陈铭德、邓季惺迅速在南京复刊《新民报》日晚刊,并在北平创办《新民报》日刊,在上海创办《新民报》晚刊。到1946年5月,《新民报》拥有5社8版,报纸覆盖面几乎达半个中国,在中国报业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新民报》是一张民间报纸。当时定下的办报方针是“居中偏左,遇礁即避”。一方面要表现进步,又要争取能生存下去。在险要的政治环境中,既有国共之间的斗争,又有国民党内部派系之间之争,这就难为了陈铭德。他委曲求全,周旋于上下左右,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1946年到1949年间,《新民报》的编辑记者多次被国民党当局拘捕,报纸被处罚停刊。这时候,陈铭德八方奔走,四面作揖找关系求情,谋求出路摆脱困境。有时,他在外面碰了钉子,回到报社唉声叹气,报社内年轻人还不谅解他,说他是“磕头主义”,主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新民报》的处境,周恩来倒是很理解。他说:《新民报》和《新华日报》不一样,《新华日报》即使停刊,要复刊很容易。《新民报》要是停了,再要凑齐一套班子就不那么容易。 陈铭德以他全部心血浇灌《新民报》。他深知报纸要办好,关键在于人,他求贤若渴招揽人才。除了“三张一赵”之外,还请到一批优秀作家如谢冰莹、陈白尘、吴祖光、袁水拍、马彦祥、柯灵、郁风……为各版副刊主编,他又汇集了许多名作家如郭沫若、茅盾、老舍、夏衍、田汉、洪深、阳翰笙、聂绀弩、孟超、黄苗子、丁聪、冯亦代,凤子等为长期撰稿人。报纸经常刊载他们的作品,加上独有的版面和标题,形成了《新民报》的独特风格,受到读者喜爱。郭沫若在1947年陈铭德50岁生日之际,特赠诗祝贺: 昨夜三斤酒,今朝醉未休。 高歌怀远志,屹立挽狂流。 知命须澄澈,新民贵自由。 魔高庸一丈,更上一层楼。 《新民报》总管理处设在南京,陈铭德任总经理,虽定下了办报方针,但具体的实施在各分社。陈在用人方面采兼容并蓄和放手的政策。五个分社总编辑的政治倾向不完全一致,有偏左的也有偏右的,甚至同一张报纸的各版也因人而异。以南京《新民报》日刊为例,新民副刊主编郁风,通讯版主编蒋文杰进步倾向十分明显;另一副刊《大观园》却满纸都是风花雪月。陈铭德的态度是只要不太出格,不给报纸带来麻烦,也就相安无事。 陈铭德喜交友好客,热情待人,1945年夏青年记者钱辛波初到《新民报》,第一个见到的就是陈铭德。钱辛波时年才20多岁,刚出校门,而陈铭德已年近半百,身为社长,可仍热情接待,这情景令钱辛波终生难忘。“文革”以后,钱带着孩子钱江去见陈铭德。耄耋之年的他,行动已不便,还颤巍巍地起身给倒茶,临别又送出门外。陈铭德不抽烟,但口袋常备有打火机,每每主动为客人点烟;他不打牌,常亲自摆牌桌迎客入座;他不善饮,总让客人之杯常满;他待客总忙着为客人夹菜,自己却吃得很少。到他晚年,逢年过节,他总要在电话中,以略带嘶哑的川音逐个向熟悉的人问好。他以朋友之乐为乐,以能给人温暖为最大的快慰。而可贵的是能数十年如一日。 尽管陈铭德迂回曲折躲避风险,仍难逃厄运。1948年6月,邓季惺在国民党立法院指责国民党空军飞机轰炸开封平民,《新民报》刊登了邓的发言,国民党当局恼羞成怒,于7月8日下令南京《新民报》“永久停刊”。陈、邓知南京不可留,相继出走香港。国民党当局于逃离大陆前,曾游说《新民报》迁往台湾,被陈铭德断然拒绝。 建国之初,由于经济上的困难,成都、重庆、南京三地的《新民报》相继停刊。北京《新民报》并入《北京日报》,上海《新民报》公私合营为《新民晚报》。政府对陈铭德、邓季惺都作了安排:邓季惺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陈铭德为北京市福利局副局长。 陈、邓夫妇虽然离开了新闻界,他们的心仍念念不忘新闻工作。1957年5月,首都新闻界举行整风座谈会,他们欣然参加。在会上,陈铭德介绍了《新民报》的成长过程,谈了一点对当时新闻工作的看法,建议在北京也出一张晚报。他说:报纸是人们的精神食粮,新闻工作者是厨师,厨师要是光注意营养价值,不注意色、香、味不行。趣味性和思想性不矛盾,正像色、香、味和营养不矛盾一样;律师出身的邓季惺也对司法独立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想不到厄运来临,他们都被划为“右派分子”,蒙冤受屈20年。 1978年以后,他们重新回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来,分别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和民建的重要职务,并都是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他们最热恋的仍然是新闻工作,每有新闻界的集会,他们都必出席,不迟到也不早退。 1989年2月11日傍晚,陈铭德在北京协和医院与世长辞。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