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
范文

    马进 蒲业虹

    摘 要:干部人事档案在高校人事人才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引出了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的优势。提出数字化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并构建了适用的干部人事数字档案管理系统。

    关键词: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互联网传输;人事数字档案管理系统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的实施,为当前的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人事档案是干部成长经历的原始见证,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加快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步伐,是高校立足人事档案管理实际的正确选择,为提高人事档案服务能力打下坚实基础,为打造优质的干部人才队伍提供可靠保障。

    一、 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面临的主要困难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机构负责教职工的档案管理、档案审核及调查、档案查借阅、涉及档案内容的证明出具等工作。从笔者多年来从事干部档案管理员工作的感受来看,当前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主要面临以下难题:

    1. 人事档案管理难度增大

    经笔者调查了解,目前高校干部人才队伍总体呈现出人员流动频繁的趋势。每年接收、转出人事档案数以百计,接收档案散材料数万份。大量人事档案材料的建档、接收、鉴别、保管等业务,对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高校积累了很多承载着历史、弥足珍贵的老人事档案,处理纸质档案长久保管难的问题也十分棘手。

    2.人事档案使用频率增高

    按照組织人事工作有关规定,干部档案凡提必审、凡进必审、凡转必审,人事档案在人事人才工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档案的使用频率显著增高。

    3.服务质量较低

    提供档案查借阅服务是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也是服务人才的重要途径。部分高校校区分散,多校区办学的实际为提供档案查借阅服务带来一些不便。

    二、 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的优势

    近年来,有些高校在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以期有效克服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端,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人事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具有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1. 通过建立数字档案,可以提高档案材料管理水平

    人事档案是记录人生成长轨迹的珍贵原始材料,必须要妥善保管。对于数字档案唯一真实来源的纸质档案,可以长期保存在库房中作为保底的凭据,减少翻阅和使用的次数,避免可见光的照射、温湿度的急剧变化等对档案纸张造成的不可逆的破坏,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同时,人事档案数字化后,纸质档案与使用人物理隔离,还能有效规避人事档案在使用过程中被篡改、伪造的风险,从源头上避免了篡改档案等事故的发生。

    2. 通过科学使用档案,可以提高档案资源使用效能

    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中,档案的查找、下架、出库、查阅、入库、上架等工作耗时耗力。人事档案数字化后,这项工作可以由档案管理人员借助计算机来完成,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也能避免人工调档查档带来的失误,实现档案材料的日常规范化管理。同时,还能实现档案资源的分类汇总、统计分析等功能,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数据支撑,满足《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提出的“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立健全干部人事档案科学利用机制,为干部资源配置、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宏观管理、组织人事工作规律研究等提供精准高效服务”的要求。

    3. 通过互联网远程阅档,可以提高档案借阅服务能力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干部人事档案利用工作应当强化服务理念,严格利用程序,创新利用方式,提高利用效能。”人事档案数字化后,通过技术手段,并健全有关程序,使互联网远程阅档成为可能,可以向不同校区的教职工提供远程电子化阅档服务,不需要再到档案中心办理,切实解决干部人才办事难的问题。

    三、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需要立足档案材料的涉密、涉隐私等属性,解决信息数据安全、相关程序合法等核心问题,建立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

    1. 以数字档案分类管理,保障档案涉密信息安全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属于国家秘密、工作秘密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和信息,应当严格保密;对于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和信息,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进行管理。”按照此规定,人事档案材料的涉密属性分为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四种类型,为根据档案材料不同性质进行分类管理提供了依据。因此,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要实现档案分类管理,属于国家秘密、工作秘密的数字档案保存不能上互联网,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数字档案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加密后上互联网,为有效使用档案信息提供了可能。

    2. 以可靠的加密体系,保障档案管理系统安全

    构建人事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管理系统”)是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工作。管理系统面临来自互联网的攻击和渗透不可避免,如果数字档案遭到泄露或非法利用,会损害单位、个人的利益。国家密码管理局印发的《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商用密码可以“对不涉及国家秘密内容的信息进行加密保护”,因此可以采用商用密码来实现系统安全。

    3. 以健全的阅档程序,保障档案管理规范合法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对阅档程序有严格的规定,按照程序经档案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在规定时限内查阅等。因此,构建人事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进行远程阅档,必须要符合相关程序规定,确保阅档流程合法。

    四、人事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构建

    立足人事档案工作的特点、关键业务和关键流程,在突破现阶段限制人事档案工作管理水平提高的瓶颈基础上,构建人事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数字档案规范高效利用。

    1.整体思路

    在构建管理系统时, 笔者把重点放在实现互联网远程阅档上,重点关注数字档案管理、客户端管理、阅档申请、阅档审批等业务流程,牢牢抓住业务、管理关键点。

    2.系统构成

    管理系统分为阅档终端、服务区、传输网络、安全接入区四个模块。

    (1)阅档终端

    阅档终端是提供给用户使用的定制平板电脑,实现用户身份识别、提交阅档申请、接收档案数据、阅览档案、数据加密存储等功能。

    (2)服务区

    服务区是人事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核心区域,一般设置在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的机房里,安保措施等同于档案库房。服务区主要功能有:存储数字档案,接收并审批阅档申请,将数字档案推送到阅档终端。服务区有以下设备:阅档系统管理终端、数字档案存储服务器、数字证书认证服务器。

    (3)传输网络

    阅档系统需要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建有规模庞大、用户众多的校园网,达到了泛在接入和泛在信息服务的要求,可以为阅档系统提供稳定的无线网络接入。

    (4)安全接入区

    安全接入区位于服务区和互联网之间,对内阻隔服务器与互联网直连、阻挡黑客攻击、保护服务区档案数据安全,对外提供档案数据加密,防止信息泄露,还具有阅档终端管理功能。安全接入区有以下设备:防火墙、移动安全接入网关、安全隔离与交换系统、阅档终端安全管理中心。防火墙实现对阅档终端连接服务区的访问控制,拥有一体化的网络入侵防御功能。

    3.系统应用

    系统应用主体包括两类:档案管理人员和阅档用户。档案管理人员主要在阅档系统管理、阅档终端管理、审核阅档申请等方面进行系统应用。

    用户需要按照阅档流程应用。主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在阅档终端提交阅档申请,由单位主要领导进行电子签名,加盖单位公章,系统管理员审核阅档申请,数字档案自动加密后通过互联网推送到阅档终端,用户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阅档。

    五、结束语

    当前,高校纷纷踏上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新征程,迫切需要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跟上高校建设的步伐。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是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需要加大投入,加强研究,立足工作实际,搭建功能完善、便于操作的人事数字档案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EB/OL].[2018-11-28].http://www.gov.cn/zhengce/2018-11/28/content_5344196.htm.

    [2]張平武.商用密码发展历程与展望[J].中国信息安全,2018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人事部)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