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周代饮食文化浅析 |
范文 | 摘 要:《礼记·礼运》中说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火的发现,使得人们的饮食方式从茹毛饮血转变为火烧熟食,到后世饮食活动慢慢演变成一种文化。周代,饮食不仅仅是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甚至还与政治密切相关。本文拟从周代饮食种类,饮食观念,饮食与“礼”三个方面来探讨周人饮食文化。 关键词:周代饮食;饮食观念;饮食与礼 1 周代食物种类 周代是中华文明快速发展的时期,饮食文化也在逐步发展。《周礼·天官·冢宰》中记载:“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密。”从中可以看出,周代人们的饮食结构大致是食、膳、饮、羞、珍、酱,这里主要谈一谈周代饮食中的食和膳。 先秦时期社会生产力较为落后,但是经过先民们的艰苦奋斗,已经能够种植粟、麦、稷、黍、稻等农作物。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稻谷、粟、黍的遗存,充分证明了先秦时期人们已经食用稻、粟、黍等食物。《周礼·天官·膳夫》中载:“凡王之馈,食用六谷。”郑玄注引郑司农曰:“六谷,稌、黍、稷、粱、麦、苽。苽,雕胡也。”《三字经》称稻、粱、菽、麦、黍、稷为“六谷”。而在《太宰》职中则有“九谷”的称谓。在《诗经》中,也有不少有关稻谷的诗句,如“十月获稻”。总的来说,先民们主要食物应该是黍、稷、粱、麦、菰、秫、稻、麻、豆、稌(糯稻、粳稻)。另外,先民的主食与地域密切相关,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北方地区人们主食以黍、稷、粱、麦、菰为主,而南方地区则是以稻米为主食。 肉类食物也是先民们不可缺少的食物来源。从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存来看,驯养的猪、牛、羊、狗是重要肉食资源。玲羊、雕、貉、斑鹿、狸、水鹿、麂、麋鹿、獐、鸟、鱼、虾、蚌、螺蛳都能够在遗址中发现,虽然南北方的野生资源存在着差异,但足以证明先民们的肉类食物包含着大量禽兽动物。文献中也有先民们食用肉类食物的记载,《礼记·内则》中写道:“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菰。”《周礼·内饔》记载:“牛夜鸣则庮;羊泠毛而毳,膻;犬赤股而躁,臊;鸟皫色而沙鸣,郁;狸、豕盲视而交睫,腥;乌黑脊而般臂,蝼。”“狼去肠,狗去肾,狸去正脊,兔去尻,狐去首,豚去脑,鱼去乙,鳖去丑。”由此可见,当时的肉食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 当然,平民所食用的食物与贵族是不同,贵族们的主食有“六谷”,而平民的日常饭食,则以豆饭藿羹为主。豆类在古代是救荒济贫的粗粮,正如《战国策·韩策》云:“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平民吃的是豆饭藿羹,如果遇到荒年,便只能吃糟糠。《史记·张仪列传》也说:“韩地恶山居,五谷所生,非菽而麦,民之大抵菽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贵族菜肴以肉类为主,而平民的菜肴则是以蔬菜类为主。“六月食郁及玮,七月享葵及寂”,“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菽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孟子·告子上》中也说:“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可见平民与贵族的食物的不同。 2 饮食观念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主要活动之一,饮食不仅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还能够让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先民们从饮食活动形成了一套独一无二的饮食观念。从周代一些典籍来看,先民们非常重视饮食活动,并且将饮食活动置于相当高的位置。“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见,周人是十分重视饮食的。在周人设置的官职中,与饮食相关的官职就有膳夫、厄人、内娶、外要、亨人、甸师、兽人、渔人等,十分完备。除了设置各种各样的官职外,其人数也占据了所有官职人员的一半以上,足见先民们对饮食的重视。 “五味调和”是周代饮食的重要观念,《国语·郑语》云:“和五味以调口”,调和酸甜苦辣咸五种滋味满足人们口味。《尚书·说命下》里记载了各类作料的调和对制作美食的重要性,“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麴糵;若作和羹,尔惟盐梅”。酿甜酒需要酒曲来促使其发酵,调和肉羹就需要盐和梅子来调味。这种注重食品口味的饮食习惯经过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发展,逐步将中华美食推向色香味美的高度。 当然,“调和”不仅限于使用调料来调味,它还讲究不同食材搭配,讲求不同食材与时令、产地搭配,从而达到最佳的饮食效果。《尚书·舜典》曰:“食哉惟时。”孔子也曾说过:“不时,不食。”每一种食物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在相应的时令中食用,才能达到营养最大化。《礼记·内则》也有记载,“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不同季节要食用不同味道的食物,春季适合吃酸的,夏季适合食苦的,秋季需要辣一点,冬季则要咸一点。“春宜羔豚膳膏芗,夏宜腒鱐膳膏臊,秋宜犊麑膳膏腥,冬宜鲜羽膳膏膻。”“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礼记·王制》规定,“五谷不时,果实未孰,不粥于市”,“禽兽龟鳖不中杀,不粥于市。”如果饮食不合于时,人的生命就会与大自然的运行相违背,从而影响人的生命与健康。 3 饮食与“礼” 《礼运》中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的产生,最开始被认为起源于饮食活动。周代饮食活动处处体现着“礼”的精神,亦承载着“礼”的功能。饮食与礼密不可分,饮食是礼在生活中的体现,而礼也恰恰通过饮食活动来表现。 饮食与礼的相关性,首先体现在贵贱分明,这主要表现在食物的等级性上面,食物是按照身份等级来分配的,平民与贵族所拥有的食物是有差别的,即便是贵族群体,在饮食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等级性。《礼记·礼器》:“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这便是体现在具体的主食菜肴上的尊卑等级,天子身份地位最为珍贵,是处于最高等級的,所以食物也是最多的,其后依据身份地位的差别,食物依次减少。《仪礼·公食大夫礼》中记载,招待上大夫的标准是“八豆、八簋、六铏、九俎”,外加雉、兔、鹑、鴽四味,招待下大夫是“六豆、六簋、四铏、七俎。”不同的身份,所能食用的食物是有差别的。 礼还体现在盛放食物的器具上,《礼记·礼器》:“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用来盛放食物的器具按照身份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左传·成公三年》中说“器以藏礼”,周代饮食器具是反映礼制的载体之一。簋、簠、盨、豆、笾、俎是用来盛饭和进食的用具。《周礼》记载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与食物的多寡相似,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使用的饮食器具也是不同的,这正是礼在饮食活动中的体现。这种用饮食器具来区分不同身份地位的饮食方式,使得实质性的、具体的饮食活动逐渐具有象征意义,成为表示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代名词,比如九鼎八簋后来就被视为中央权力的象征。 当时,礼产生于饮食活动,并在饮食活动中得到发展。饮食之礼,不仅有助于社会稳定,更是統治者用来融洽君臣关系、彰显政通人和的一种手段。直到今天,一些饮食礼仪仍旧保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4 结语 周代,先民们的食物已十分丰富,并且种类繁多,由于身份地位的不同,先民们的食物分配存在着一定等级差距,平民饮食与贵族有很大不同。先民们在饮食活动中逐渐形成重视饮食,讲究食物搭配的观念,讲究“五味调和”,注重食材搭配,合于时令,由古到今,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中华饮食文化,为后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饮食活动逐渐发展,与礼紧密结合,体现在燕飨之中,也扎根于人们日常的饮食生活之中,形成了对当今人们生活仍有重要影响的饮食礼仪,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诗经[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152. [2](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799. [3](汉)郑玄.礼记正义[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329. [5](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1:2293. [6](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6:40. [7](清)孙诒让.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16:51.57. [8]缪文远,罗永莲,缪伟译注.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373. [9]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54. [10]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6: [11]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65. [12]徐杰令.先秦社会生活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2004. [13]李伟.论“礼”对先秦饮食的整合[J]黑龙江史志,2015(07):297-298. [14]蔡锋.《周礼》饮食制度述略[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3):50-5. [15]王雪萍.地理环境与先秦南北饮食文化[J].饮食文化研究(2006年第3期),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2006:6. [16]晁胜杰.当下与永生:先秦儒道养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17]刘厚琴.先秦饮食文化特征探论[J].开封大学学报,2014,28(01):35-39. 作者简介 蒋应娟(1995-),女,汉,四川省成都市,在读研究生,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