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课程思政指导下高职数学课程“开学第一课”的思考 |
范文 | 摘 要:开学第一课是数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一种形式,集中体现了数学课程的实用特点和思想政治化特点,如何做好开学第一课是高校数学教师致力探索的课题。论文解释了数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教学的含义,阐述了数学课程的开学第一课中“学什么”、“为什么学”以及“怎么学”三个问题,以期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促进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开学第一课;课程思政;高校数学;实践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要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調效应。高校数学教师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指的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1 数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教学的含义 高校数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训练数学思想,让学生对事物原理、方法、规律有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包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等。在各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内容,紧密结合本学科专业的特点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达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效果。 开学第一课,是课程向学生敞开大门的第一印象,而数学课程的开学第一课,就可以从数学的发展史、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现代数学的飞速发展、数学家的故事等几个方面入手,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要做好开学第一课,就必须解决“学什么”、“为什么学”以及“怎么学”这三个问题。 2 了解数学发展历史,明晰学习内容(学什么) 世界数学的发展史可以分为4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数学形成时期,大约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甚至更早。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埃及、巴比伦、印度,其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数学的萌芽。这一时期,人类从数数开始,逐渐建立了自然数的概念,简单的计算方法,简单的几何形式。第二个时期,初等数学时期,大约从公元前5世纪到17世纪。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虽著作于两千多年前,但却与我们现在通用的几何教科书非常详尽。这一时期的代数、几何的基本成果构成了现在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第三个时期,近代数学时期,大约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从笛卡尔引入变量的概念,到牛顿和莱布尼兹建立起微积分学,再到解析几何、概率论、数论等,数学的内容已不再是简单的经验事实的直接反映,而是数学认识更进一步抽象的结果。数学基础的研究形成了实数理论、集合理论、数理逻辑三个理论,为现代数学准备了深厚的基础。第四个时期,现代数学时期,从十九世纪末到现在,这个时期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不断出现震撼世界的重大创造与发明。计算机进入数学领域,产生了空前的飞跃。在这一时期,数学渗透到几乎所有的科学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应用数学的诸多方面,例如对策论、排队论、运筹学等,都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中。数学的广度和深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数学发展第一、二时期的主要成果,都已成为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内容,而第三时期的基本结果,如解析几何、微积分、高等代数、微分方程、概率论等,已成为高中、大学的主要学习内容。 3 明确责任使命,注入学习动力(为什么学) 1)热爱生命,战胜自己克服困难。生命可贵,只有热爱生命,才能创造新的价值。著名的科学家霍金因患“渐冻症”被禁锢在一把轮椅上达40年之久,但他的思想却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解开了宇宙之谜。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追求真理的道路铺满荆棘,但从古至今许多科学家们用自己的坚持来证明思想。所以,大学生更应珍视生命,不因眼下区区困难而灰心,不畏前途渺茫而畏缩,要坚定热爱生命的信念,相信终有一天,自己所学,必有所成! 2)热爱祖国,自强自豪再接再厉。中国对世界数学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代数学的发展尽显古人的智慧,遥遥领先。从发掘出来的材料来看,中国是使用十进制最早的国家,到周代已有了四则运算的记载,春秋战国时代已有了乘法口诀。在我国现存的古代数学著作中,最早的著作是《周髀算经》,成书年代不晚于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其中最突出的是勾股定理,这一定理的发现和应用,领先世界500多年。著名的魏晋数学家刘徽,创造性地运用极限思想给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方法的割圆术,他的割圆术,到现在还是高等数学极限思想的经典体现。在计算圆周率方面,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算出的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37之间.这两个近似值准确到小数第7位,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结果,可谓“领先世界一千年”!南宋的秦九韶,他的代表作《数书九章》是我国13世纪数学成就的代表作之一,书中的大衍求一术和正负开方术比西方欧拉和霍纳等数学家的解法要早500多年,他创造的一些算法,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好的算法。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了解了中国古代数学家的伟大智慧,便使学生感受到肩上扛起的责任,生于和平年代,科技报国是大家的责任与使命,历史的舞台在招手,每一位华夏儿女,都要为了祖国的强国梦贡献力量! 4 牢记不忘初心,踏实做好学问(怎么学) 要想学好高等数学,首先,必须有积极主动的态度:书山有路勤为径。数学是抽象的学科,自然有一定难度,要坚持,不放弃。课前多了解知识的背景和故事,这能让学习者提高兴趣,更为自己解释了为什么要学的疑惑。其次,要有严谨科学的治学精神:数学概念是最为抽象的,理解与记忆并重。数学方法是可以反复使用的,熟能生巧。性质与公式是前人发现和总结的瑰宝,时常整理归纳。然后,敢于大胆创新:学数学可不仅仅是为了计算,更高层次的是一种思想,所以,尽可能多研究、多讨论,甚至多设计实验,才能有创新的想法,找到新的理论。最后,小心特例:数学的理论最为严谨,所以,要牢记一些特殊的例子、奇异的现象,这可是前辈们栽了无数跟头才发现的。 5 结语 课程思政,是真正打造学生品质的精神食粮,任何一门课程都应该在合适的案例中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数学课程,不仅包含抽象的知识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也蕴含了许多值得学习的品质精神。高校数学教师应不断探索数学体系和数学案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以体现数学学科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以致用的实用特点,强化数学学科的基础地位,强调数学思维的提升能力,以及学习数学能获取的思想、精神、品质、素养。 参考文献 [1]徐萍.卓越人才培养中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 [2]韦铸娥.应用技术型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化的有效路径探析[J].科教文汇,2019年2月(下)72:74.. [3]刘淑芹.高等数学中的课程思政案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12月(52):36-37. [4]金浏河,高哲.对“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8). [5]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17,000(007):10-14. [6]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18,000(003):64-69. 作者简介 王倩(1983-),女,福建福州人,理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数学、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工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