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新闻专业职业化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范文

    摘 要:高校新闻专业职业化教育发展问题关乎未来新闻工作者的就业质量。当前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表现出了职业能力不强的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职业化的内容和路径,希望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能够为此领域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新闻专业;职业化;高校

    新闻学本身就是一门职业性非常强的学科, 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未来走向社会是要从事新闻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来看,呈现出新闻专业职业能力不强的相关问题,因此,研究高校新闻专业职业化教育的发展路径十分必要。

    1 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不强的表现

    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与学生职业能力的高低之间并不矛盾。当前很多高校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对于新闻相关理论的了解比较透彻,但是在实践能力方面却大打折扣,这也暴露出高校新闻专业教育出现的问题。

    1.1 新闻专业学生职业理想模糊

    很多学生报考新闻专业是看中该专业高、大、上的特点。的确,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如果毕业后能顺利进入电视台、电台或从事相关内容的工作,在学生看来是非常体面的。也正是因为新闻专业有这样的性质和特点,导致很多学生在报考志愿时并未考虑该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和自身的实际特点而盲目报考。也有部分学生虽然喜欢这一专业,但是在大学学习期间并未为自己设定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是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学习态度,将该专业的系统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锻炼作为自己目标。是不是真的喜欢?未来毕业是否从事该专业的相关职业?在大学期间应提升自己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以备更好的走向工作岗位这些问题对于新闻专业学生来说,大部分是没有思考的。

    1.2 职业能力欠缺

    信息化对人们的影响也同样渗透到了大学生学习当中。由于新闻专业学生职业理想模糊,加之很多新闻专业的学生都是艺术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导致其在大学期间并未认真学习新闻专业的相关知识,提升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加之未来的新闻工作需要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这也应该成为当前新闻专业大学生应具备的品质和需要培养的内容。所以,在其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很多人要在实践中重新学习,对于一些应知应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都无法掌握,难以胜任工作。还有一些毕业生,即使未来从事的新闻职业,但是由于工作辛苦,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没有坚持下去,这些都是职业能力欠缺的表现。

    1.3 职业道德失范

    职业伦理课是高校新闻专业课程的重要内容。但是反观当今社会新出现的各类问题,如:虚假新闻、炒作新闻、有偿新闻等等道德失范问题的出现是由什么导致的?其中有社会存在的客观因素,但更离不开学生大学期间教育的问题。为人民服务、公开公正、以事实为依据、不搞有这新闻等等内容都应该是在大学期间就渗透到学生教育的全过程的,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新闻观,这都应该是在大学期间完成的,也应该帮助学生打牢职业道德的重要根基。

    2 职业化教育的内容

    2.1 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学生未来从事新闻岗位的敲门砖。职业技能的培养要以培养优秀的媒体从业人员和新闻工作者为目标。因此在高校专业教学当中,既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掌握采访、编辑、评论、策划、发言、写作各项基本能力,此外,对于后期制作、平面设计相关内容也要作为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方面。在学生毕业前,使其成为具有职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2 专业知识培养

    新闻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专业性强的综合性学科。对于学生来说,专业知识的掌握也格外重要。专业知识不仅包括新闻专业方面的内容,其他方面如政治学、心理学、语言学、美学、经济学等内容也要涉猎。此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能力、外语口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是未来从事此专业必备的综合能力。学生还要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式政策课,在大学时期就树立好自己职业理想和信念,了解国内外发展大势等,高校要自觉为新闻专业学生搭建起全面深入的专业学习内容体系。

    2.3 职业精神教育

    职业精神是学生从事新闻职业的工作信念,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职业品质、职业态度、职业原则、职业情感、职业作风等内容。未来的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所以在新闻专业的职业化教育过程中,定要将职业精神培养贯穿始终。

    3 高校新闻专业职业化教育的路径

    3.1 将职业化贯穿于与教育体系全过程

    要将职业化理念和内容纳入专业化教育教学全过程。要以新闻专业课程为基础,以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课程作为依托,将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精神、综合素质的提升课程作为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补充,建立起系统、完备、综合的课程体系。

    3.2 建立职业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课程教学方面,可借鉴高职教学中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模式,将提升学生的某一实践能力作为课程的切入点,教师设定为工作项目,所有教学内容围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而展开。同时,要积极为学生开辟实践教学基地,可与当地的电视台、新闻媒体中心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带学生到实地开展实践学习,让学生真正了解工作环境、内容和工作要求。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模拟采访、模拟摄像、模拟电视台和节目制作等形式开展实践教学。

    3.3 加强对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

    结合当前的时代要求和就业形势,对新闻专业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主要可以加强新媒体方面、宣傳、策划等方面的指导,努力培养采写编评摄样样精通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曾振华.“模拟职业化训练”在新闻教学中的应用[J].新闻爱好者,2019(22).

    [2]王艳,李萍.从当代新闻教育的误区看新闻职业化之路[J].教育与职业,2015(34).

    [3]杜辉.高校新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青年记者,2015(29).

    [4]赵敏.新闻专业如何加强职业化教育[J].青年记者,2014(32).

    作者简介

    姜轶博(2000-),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新闻专业,在校学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4: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