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TOC理论的高职院校选课制学籍管理工作探究 |
范文 | 汪洋 周亦宁 刘蜜 摘 要:在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过程中,部分高校采取选课制方式予以实施,但在实际过程中却存在着选择范围受限、整体质量偏差、引导机制缺失等制约因素,导致实际学籍管理工作收效甚微。本文从TOC理论以及选课制基本特征出发,并以选课制实施过程中所存问题为导向,提出有效性优化策略,从而促使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成效提升。 关键词:TOC理论;高职院校;选课制;学籍管理 基金项目:基于学分制的高职院校学籍管理模式研究--以赣州师专为例。 选课制,向来是我国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所采用的实施方式,也是重要标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持续性深化,选课制已无法满足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新要求,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暴露出选择范围受限、整体质量偏差、引导机制缺失等诸多问题,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选课制在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中的成效。针对这些制约因素,与TOC理论进行有效结合,以所存问题为导向,进行深入探究,并尝试提出改进策略予以优化,从而有效破题。 1 TOC理论与选课制基本概述 1)TOC理论。TOC,Theory of Constraints,即为约束理论,是以色列企业管理顾问戈德拉特博士在优化生产技术基础上所提的管理理论。TOC理论,也称瓶颈理论,在美国企业界应用广泛,其管理体系于20世纪90年代逐渐形成并趋于完善。美国生产及库存管理协会对TOC给予了高度关注,将其称之为“约束管理”,并专设了TOC小组。该TOC小组则强调TOC是管理理念与管理工具的有效结合,是一套管理理念与管理原则[1]。其中,“约束”是指企业目标在实现过程中所存有的制约因素,或现存、或潜伏。 2)选课制。选课制[2]最早于德国柏林大学产生并实施,也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教育教学思想与理论体系。而后,哈佛大学实行选课制,选课制便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打破了传统课程的主导局面。 中国可以说是较早推行选修课的国家之一。选课制在北京大学、东南大学于20世纪20年代已经实行,而学分制思想,在武汉大学于1923年提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借鉴于苏联,开始推行学年制,而在改革开放后,1978年伊始,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清华大学率先试行,学分制学籍管理模式逐渐恢复,选课制也应运而生。 2 高职院校选课制学籍管理所存问题 1)选择范围受限。选课制要有效实施,就需得到量大且所涉面广地课程资源强有力支撑。但就目前来看,我国高职院校所采取学习机制基本上是以学年制为主,学分制为辅方式,其中,必修课与选修课占比约为7:3,而选修课又可分为限选课与任选课,二者比例为2:1。在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体系中,专业课总学分大概在130分上下浮动,而必修课占比较高,其学分保持在115分左右,所以,从整体层面分析,事实上学生自主选择权较小,选择范围也受到限制,甚至在可选课程当中也掺有专业选修课。就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而言,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该专业总学分为108分,必修课为87学分,占比高达80%,而选修课仅占20%,其中公共选修课只有12学分,占比不足1.3%,由此可见,选修课占比明显偏低,学生课程选择范围更是受到较大限制[3]。 2)整体质量偏低。在高职院校选课制学籍管理体系中,学校对选修课重视程度偏低,部分课程以网络慕课形式由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致使管理相对松散,缺乏凝聚力以及有序性,课程整体质量偏低。学校方面,选修课审批与管理工作较为宽泛,其严格规章制度也存在偏位现象;教师方面,存在着部分教师积极性与对选修课热情不高,或将其作为常规教学工作的补充,或为弥补课时的权宜之计;教材方面,适当教材偏少,部分教师智能依托多媒体课件或讲义,进行宣读,系统性、整体性缺失。另外,课堂教学及其管理较为松散,教师备课不充分,学生也仅为更易获取学分,迟到、旷课等现象较为严重,而期末考试简单化,表现较为随意,此上种种,共同导致高职院校选修课程教学难以有效开展,整体质量偏低。 3)引导机制缺失。引导机制缺失的问题,在高职院校选课制学籍管理中普遍存在。多数高职院校未在学生选课时,予以统筹安排,并予以合理化、科学化引导,同时,[4]学生的此类经验及自辨力是欠缺的,对所选课程实际意义不甚了解,这便导致了学生选课的片面性、盲目性、以及功利性。对于学生来讲,学生很少基于专业知识结构视角,对课程选择做出合理考量,甚至将选课意义、作用及自身兴趣等完全忽视,而是从学分获得容易程度出发,从众式、随意化地进行课程选择,或与同学择同一课程,或选熟悉教师所负责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选修课程教学的随意性,及其管理的松散性,严重妨碍着高职院校选修课教学成效提升,以及选课制学籍管理水平提高。 3 基于TOC理论的选课制学籍管理工作改进措施 1)协调占比拓宽选择范围。针对课程选择范围受限问题,高职院校可适度协调课程占比,从而拓宽课程选择范围。从现状层面分析,大部分高职院校选修课占比偏低。而高职院校应基于高等教育的规律,并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来实施人才培养,其关键在于合理化课程的安排,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协调好课程计划中各模块占比就尤为重要,应将必修课占比稍微下调,限选课占比尽量维持,任选课占比稍微上调,三者比例大致保持在5:2:3,这样就更为合理且适宜。 2)加强管理提升课程质量。高职院校应制定并完善选修课审批及管理等规章制度,加强对选修課的组织管理,以此推动课程质量的提升。针对部分教师积极性以及热情不高的问题,学校应采取适当手段,吸纳具有专业特长人才,并构建长效性机制,激励并培养教师开拓增设更具实效性、以及实践意义选修课程,确保选修课程的启发性,培养学生实践力及创造性思维;加强课程教案与讲义的编排开发,强化信息化教学手段;同时,应实行校内资源共享,畅通外校选修课渠道,实行校间学分互通等,从而增加选课弹性,提高学生选择自主性。 3)立足实况健全配套制度。导师制,一种科学引导机制,作为选课制的配套制度,能促进选课制有效落实。因此,高职院校要立足于实际状况,并对导师工作进行全面且充分解读,明晰其重要性,应构建起并完善导师选拔、考核、聘任等长效运行机制,选择责任心强、学术及教学水平高、并且专业性对口的教师作为导师,并将相应考核制度合理化,以规范导师职责。导师应基于不同类专业学生实际状况,并有效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在选课或学习过程所遇问题予以点评并作出科学指导,助力学生明晰选课制重要意义,制定合理化、动态化学习计划,并掌握多样性、有效性学习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启发思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4 结语 总之,以上改进性策略实施目的在于完善高职院校选课制,以推进学分制改革,从而实现科学化选课制的学籍管理模式。该制度下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自主设计,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同时也将受到严格约束,学生可基于自身情况,并依据兴趣爱好进行选修课程选择,并将自己学习计划合理化、动态化,这样促使教学管理更具弹性,能有效激发教师热情,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有利于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并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对接。 参考文献 [1]李晓曼.基于TOC理论的高职学分制学籍管理机制研究[J].职教通讯,2017(32):36-38. [2]付红军,谢丽.学分制条件下高校选课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9(5):177-179. [3]唐行芳.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思考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34. [4]吴莉.学分制背景下选课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思考[J].科教文汇,2017(10):35-37. 作者简介 汪洋(1990-),男,汉族,江西省赣州市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非线性分析。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