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图书馆建设初探 |
范文 | 摘 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图书馆建设是学院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院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的体现,本文拟从分析加强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图书馆建设的现实意义入手,探讨加强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图书馆建设的策略,为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图书馆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特殊教育;图书馆;建设 1 导言 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是以各类残疾人为主要教育对象的职业院校,承担着服务残疾人事业,维护残疾人平等享受教育权利,提高残疾人素质,促进残疾人自强、自立、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作用,同时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特殊教育职业院校图书馆是实施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能发挥独特教育功能的文化机构,对残疾学生具有导向和教育作用,更是构成特殊教育院校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基于此,提高图书馆建设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是学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建设好、如何办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图书馆必然成为这类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 2 强化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图书馆建设的现实意义 1)对立德树人、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人格素养意义重大。大学阶段的青年还没有完全形成稳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特别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通过合理措施建设图书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空间,同时阅读还能对学生的个人修养、道德品质等具有积极影响,通过读书可以明辨是非,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是非观。 2)图书馆是残疾学生沟通外部社会的重要桥梁。残疾人由于生理功能某方面的缺损和障碍,或多或少存在与外界或他人沟通交流的困难与障碍,如行动不便、听力语言障碍或视力障碍致人际交流范围和眼界受限,从外界获取的信息量及信息种类有限,而图书馆可以为他们提供全方位了解世界的平台与通道,让他们在阅读(纸质、电子、有声读物)中感知世界、获取知識、洞悉人心、感悟人生,是残疾学生在校时最好的第二课堂。 3)图书馆职能的内在要求。图书馆除了营造读书环境外,还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提供文化娱乐、传播社会科学、提供智力资源等责任与功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图书馆要特别突出其教育职能,在现代职业教育、创新教育、特殊教育、残疾人心理研究和对残疾的社会认知等方面发挥作用,推动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4)馆员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图书馆提供就业岗位,满足部分人员的就业需求,而馆内人员的精神样貌对图书馆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高效率、高素质、积极向上、学识渊博的人员队伍,对图书馆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从外部环境层面,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与专业功能。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馆员的责任心和归属感会更强,为图书馆的工作奉献更多的热情与精力,自我价值也能得以实现,在这过程中,图书馆与馆员都得到了提升。同时馆员在为学生服务期间,会采取积极向上的态度,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人生态度与阅读意识,引导学生追寻美好的事物,通过阅读来不断提升自己, 每一位馆员都应该是优秀的读书引导者与信息分享者。 3 加强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图书馆建设的策略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文化事业和残疾人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这种发展形势下对特殊教育高等院校图书馆建设的需求更为强烈,基于时代的变革,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与时代理念相结合,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与文化的图书馆,利用现代化、数字化手段来加强图书馆的建设力度,从而创造出全新的、优良的育人环境,为高等特殊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实现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图书馆建设要求: 1)加强办馆理念的更新,图书馆建设理念要基于时代的发展而更新升级。图书馆会基于服务理念为构建相应的服务体系,所以要有明确的服务理念才能提供更高质的服务。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图书馆一定要立足立德树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这个根本,把服务特殊教育、服务学科建设、服务教学研究、服务残疾学生放在首位,“一切为了读者”这个服务理念永远都不能动摇,图书馆要根据读者的需求设立相匹配的服务体系,提高馆员的服务素质与服务意识,主动解答学生的难题,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来服务读者,为其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高品质阅读。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优良的借阅条件。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图书馆既要达到普通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建设标准,又要针对不同残疾类别学生的特殊需求进行建设和改造,楼馆建筑和内部设施要实行无障碍设计。目前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残疾学生主要有肢体残疾(含部分脑瘫患者)、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等类别,图书馆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生理特点,改善借阅条件,例如:针对肢残学生,要预留较为宽阔的走廊和过道,以便轮椅或其他助行器具方便通过,设置一定数量的轮椅坐席(不配座椅),配备少量可调高度的座椅满足特殊身材学生的需要;针对视力障碍学生,要设立盲文阅读专区,有盲道直达,配备盲文书籍和有声读物、电子书刊外,还要有盲人电脑、助视器、盲人阅读器、放大镜等必要设备,有条件的话还可安排管理员或志愿者为他们提供即时服务;对听力语言障碍学生,管理员要学会手语,方便与学生沟通,环境设置上安装提示灯和提示牌,椅子脚安上橡胶套,减少其与地面摩擦或碰撞的声音。目前我国已建成十多所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但还没有全国统一的特殊教育高等院校的建设规范,对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图书馆的建设标准也无具体规定,全国省级图书馆虽然设立了盲人阅览室,但并无针对不同类别残疾人的特别设施,所以有必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适应各类残疾学生的特殊教育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建筑规范。 3)加强信息化建设,架起数字立交桥。信息共享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图书馆也应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引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信息分享、传播、分享、利用等功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由于读者会产生不同的信息需求,涉及诸多领域和行业,图书馆不可能搜集到天下所有的书籍文献资料,数字网络的发展为图书馆信息的扩充提供了可能,图书馆之间可进行信息共享,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增加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共享机制可避免传统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你有我也有,你缺我也缺”的弊端,特殊教育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只是最近几年的事,各学院普遍存在办学时间短、硬件设施不足、图书馆馆藏不足的问题,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具有信息量丰富,形式多种多样,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特点,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图书馆正可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实现资源共享,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数字化图书具有方便实现文字语音转换、检索便捷的特点,能满足不同类别残疾学生的需求。当然,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和自动化管理并不能取代实体馆藏,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收藏与分享场所,应尽可能的完善传统文献,在建设过程中形成自身独有的特色,以某一内容领域或形式作为建设核心,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具有特色和系统性的文献集合。这既能体现学院的历史传承,又可以反映学院的办学特色和研究方向,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4)加强服务创新,努力建设独特的高校图书馆文化。高校图书馆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断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高校图书馆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及读者多样性的需求,高校也必须科学地通过创新的手段来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努力去构建一个即能继承历史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具有时代创新精神的新型图书馆文化体系来,从而使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和提升;还要充分发挥电子阅览室和数字图书馆的功能,从读者的需要出发,从网络上筛选出高质量的信息,通过过滤、选择和组织管理进行有效信息传递,充分发挥过滤器的作用;要利用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如文化讲座、新书推介、读书交流,用一些残疾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把他们吸引进图书馆,找到阅读的乐趣。 5)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制度是图书馆运行的基本保证,也是图书馆软环境建设的固化成果,所以,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图书馆必须建立具有自身特点并行之有效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建立外借处、采编室、阅览室、咨询室的岗位责任制,实行岗位设置管理;建立分配激励机制,奖勤罚懒,鼓励创新;制定图书外借、档案、统计、书库管理、自动化电脑操作管理等制度,使图书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并将各岗位制度上墙,以便互相对照,互相监督,增强组织纪律,形成争先创优、互学互帮的良好馆风,提高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组建志愿者团队,为不同类别的残疾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6)加强专业培训和理论研究。必须重视图书馆业务基础工作建设,鼓励并积极安排馆员参加各项图书馆基础业务培训,鼓励馆员开展理论学习和业务研究,撰写论文参加图书馆学会的学术年会,通过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提高图书馆人员业务水平和文化修养,为进一步做好图书馆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束语 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图书馆建设,既要遵循图书馆建设的普遍规律和发展要求,又要切合特殊教育的办学需要,突出服务残疾学生、服务特殊教育的基本导向,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助推力,为残疾学生消除障碍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周文雄,崔云,宋福云.浅谈如何加强高校图书馆的队伍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9). [2]李正大.论现代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3(15). [3]林中华,李艳.信息时代高职图书馆与高职教育[J].中国教师,2009(6). [4]李芳.浅谈加强县级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创新[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4). [5]周漫沈,王海妹,王波.浅谈如何加强高校圖书馆文化建设[J].才智,2017(11). 作者简介 黄昆丽(1969-),女,汉族,大专,助理馆员,就职于云南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图书馆阅览室,从事特殊教育学校图书资料管理16年。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