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采编人员素质要求与提升
范文

    海琴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数据质量迅速提高,对有效地获取和整合信息具有重要性意义,并能够提高采编工作质量。特别是数字因特网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高职院校图书馆采编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编目的复杂性也逐步增加,传统的采编工作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小,这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采编人员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本文将从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新要求出发,探讨互联网+环境下采编人员的素质建设。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高职院校;图书馆采编人员;素质提升

    1 互联网+环境下采编工作的新要求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文献资源逐渐呈现出新特点,如无序化的内容、迅捷化的传递、多元化的载体、分散化的生产等,都对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提出新要求。一是多元化的采编对象,当下,机读、印刷、光盘、视听和网络等多种类型资源并存,多元化发展成为趋势。二是多样化的采访方式,由于网络技术发展,加上采编对象多元发展,所以采编工作也要顺势而变,如网络、招标、图书订购会等多种图书文献征订渠道的拓宽,必须要优化采编工作。三是自动化的编目方式,当前图书编目基本采用专门编目系统,借助编目系统进行图书编目,要求编目工作更便捷[1]。

    2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釆编人员的素质建设

    2.1 树立数字化应用理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面对越来越数字化的信息内容,需要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依托强大的数据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洞察力与决策力。面对日益发展的数字化、自动化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开展,也必须抓住机遇,勇于面对挑战,转变以往固有的思维和理念,主动接触和接受新事物,创新工作理念,将采编工作与“大数据”相结合,促使传统采编工作焕发新生机,在数字化应用理念的指引下,更好地做好采编工作。

    2.2 围绕读者优化采编工作模式

    在高职院校图书馆采编工作之中,采编人员要优化图书采访工作模式,积极拓展采购图书的模式。在实际工作中,采访人员要明确采访目的,科学规划采访步骤,有效贯彻采访决策,促使采访更有针对性和规划性,要借助信息技术,经过信息的大量采集,了解所要调查的文献资源情况,对图书馆读者借阅率、书籍流通率进行科学分析,并且对统计结果加以汇总和研究。作为指导采编工作的重要信息,逐步按照读者的需求完善和调整自身工作。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于广大师生,其采编工作也要围绕广大读者,不断提升采访订购水平。例如,针对网络订购工作,采访人员应结合工作实际,通过互联网并围绕读者的实际需求,对订购书籍进行选择;高校图书馆应完善网络荐购系统,搭建网上荐书平台,通过互联网有效联系采访人员与读者,促使其实现直接互动,显著提升读者对文献资料的需求满意度,促使采访的速度与质量不断优化[2]。

    2.3 实现编目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

    图书编目工作系统性强,对工作效率要求非常高。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卷帙浩繁,数量非常大,力求实现编目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开展,这是编目工作基本要求,同时也是确保图书资源共享局面生成的前提保障。一般来说,图书编目工作体系包括编目工作图书和数据的接收、整理图书、建立图书标引和著录、打印与粘贴书标、图书排架、打印目录和财产记账等内容,高职院校图书馆采编人员应按照我国统一标准的著录规则和机读目录格式,规范名称与主题文档,从检索点方面实现编目人员和检索者的一致性。此外,高校图书馆采编人员要对印刷型文献编目进行规范,规范记录库,确保书目数据库具备一致并且完整的检索,从而促使查准率与查全率显著提升。作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编工作必须顺应高校发展趋势,并且结合高校图书馆实际功能,要求采编人员树立数字化应用理念,围绕读者优化采编工作模式,实现编目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从而更好地服务高校发展[3]。

    2.4 深入了解读者需求

    采编人员应该时刻牢记“读者第一”,在采编图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文献的质量,并且要估计读者借阅时检索的方便,尽量多提供信息,及时满足读者的需求,学会换位思考,站在读者的角度进行采编。计算机系统可以统计出读者的阅读倾向及需求类型,采编人员应该及时进行调整,确保读者得到更加优秀的图书馆服务。

    2.5 做好图书馆采编工作的转型

    新形势下,采编工作内容发生了转变,采编人员从做业务的工作人员变成了业务的管理人员。高职院校在采取外包形式后,采编工作就成了外包工作的管理者和监督者。从选择信任的服务商开始,到与服务商签订合同以及对业务人员进行培训。采編部门从原来封闭的、不对外的部门,变成了一个合作的、学习型部门。开展外包业务是高校和外界学习合作的好机会,这对双方都是互惠的过程,采编人员可以向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以及工作方法,但同时高职院校人员必须适当参与采编工作,使其可以不断提升自我,这一举措能很好的填补外包商对学校图书馆不熟悉的不足。

    2.6 制定完善考核制度和管理制度

    任何一个工作,如果没有标准以及制度的支撑,就很难做得有条不紊。因此,互联网+环境下的采编工作更加需要制度的规范,需要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不断地完善工作计划以及图书馆的发展计划。在日常工作中,采编人员应该不断地总结反思,在工作中成长吸取经验教训。目前,有非常多的高校将高科技的手段应用到了图书馆的发展中,但是经常出现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不达标、工作态度不端正等问题,使得高水平的设备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此外,对采编人员考核方式的不足之处也会体现在工作当中,有的采编人员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这样很不利于图书馆的长久发展,更会导致图书馆的资料文献不完善的情况出现,对于这种在工作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领导人员应该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管理方式,为高校图书馆更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4]。

    2.7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采编人员对工作的热情来源于对事业的热爱和图书馆的激励制度。所以图书馆的管理人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如在经济方面,大部分人最在意的就是经济待遇,因此应酌情制定奖金和津贴。然后,建立考核制度,形成竞争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要重视精神方面的激励,对工作本身的肯定,以及在这份工作中的存在感等都会对工作人员产生正面作用。

    2.8 重视釆编员个体的成长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21世纪人才的竞争异常激烈,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了更好地发展就必须留住人才。首先要为采编人员提供受教育的机会,然后给采编人员一份与他贡献相对应的报酬,并且还要密切关注采编人员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及时找出应对措施。

    3 结语

    综上所述,采编工作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工作,虽然当前我国整体电子科技已经有了显著发展,但是图书馆在群众生活中的影响仍然不可忽视。在此基础上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要提升采编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完善的培训系统,培养采编人员的学习能力。只有采编人员具备足够高的专业素质,才可以让整个采编工作进行得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1]来春玉.关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思考[J].传媒论坛,2020,3(14):117+120.

    [2]许小艳.论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20(17):142-143.

    [3]甄士光.信息时代采编人员业务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报业,2020(11):104-105.

    [4]韩成海.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路径探索[J].国际公关,2020(06):30+3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