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图书馆的有效建设路径探索 |
范文 | 张明乾 摘 要: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在此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向其它项目不断渗透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态势。那么在当前的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方面,则需要朝着电子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转变。本文首先探讨了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然后明确了具体的建设路径,希望能够为促进数字化图书馆的快速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数据;数字图书馆;云计算;路径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政治、经济、文化、商业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蕴藏着巨大的信息和数据,需要运用云计算、云检索等技术进行智能化、高效化管理。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进一步促进不同专业的数据资源交互与共享。读者能够利用相关技术对资料文献进行检索和整理,然后获得所需要的资讯与帮助。并且,也能够通过相关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与数据统计,从而获得高效、规范的图文。 1 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图书馆建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1 数字化发展是现代化的一个必然发展态势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一切与网络信息密切相关的活动都必须要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整理、分析和利用,其属于当前社会各行各业面临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那么,在促进资源全面优化与共享的背景下,则需要创建规范化、系统化的项目运行平台与系统架构,由此能够真正地解决传统技术中资源配置失衡、利用率不高等问题,真正地实现项目的全面创新与变革。若要迎合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则需要把大数据与数字化图书馆相融合,真正地提升资源的利用率,有效解决存在的相关问题[1]。最关键的是,对于传统知识架构而言,中国科技化成果转化率不足10%,与欧美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若要促进整体知识架构的全面升级,必须要根据具体需求、项目运行特征等大力构建数字化图书馆,增强创新能力与变革意识,由此能够在创建以市场发展为核心的运行体系中,真正地彰显出图书馆的实效功能。 1.2 新型图书馆运营模式对增强用户信息素养等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的发展,人们捕捉知识的手段与路径愈发丰富、多样。对于传统的纸质刊物或书籍而言,则无法迎合人们多元化的需求。对此,在创建图书馆期间,相关负责人必须要结合实际问题实施系统化的构建,促使管理手段、管理层次等能够满足大数据时代的基本要求。那么在构建具体的管理模型期间,融入数字化运行维度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构建数字化图书馆、实现知识架构创新的一个重要选择。其不但能够增强用户的信息素养,而且有利于创建丰富多样的应用架构、扩大具体的应用范围。在构建新型数字化图书馆的过程中,能够使读者获得一站式的阅读体验,读者仅需对其中的重要关键词进行检索即可查阅相关资料。目前,图书馆的馆藏逐渐由传统的报刊、书籍等慢慢地拓展为音频、视频等,读者由此能够搜集到丰富多样的资料,以便于构建更广泛、全面的信息处理体系[2]。 2 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图书馆的有效建设路径探讨 2.1 摒弃传统的信息资源观念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按照具体需求创建科学、完善的信息处理体系,确保相关管理机制能够满足实际发展要求。所以,在构建数字化图书馆平台时,需要确保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实施成熟、健全的管理观念,务必要尊重用户的实际体验,确保信息资源能够实现高效地整理,同时,资源管理体系能够同时兼具多媒体文档的存储与管理,为顺利构建全新的资源集成体系,促进资源的高效、广泛利用。当然,管理创新务必要运用多元化的数字管理模式,目前,国内一些知名的大型数字图书馆在具体应用方面,一般采用的是用户启发检索模式、云架构管理模式、多系统集成模式等。无论是哪一种模式,都需要对其先进的大数字技术进行统一整合,确保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能够得到不断发展[3]。 2.2 促使知识服务类型不断升级 对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来说,其运营机制相对单一,并未对数据、资源等实施统一化的整合与利用。读者在搜索相关信息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清晰的目的性,过于随意和盲目。不过在大数据技术的作用下,数字化图书馆能够对更多的数据、信息等实施一体化的归纳与梳理,由此创建一个高效、科学、完整的管理服务与资源整合平台,促进不同类型的业务的全面融合,由此能够让管理层次架构与具体需求相结合[4]。由此来看,站在长期发展的层面进行分析,数字化图书馆在信息、数据等方面实现了深度、广泛的开发与挖掘,可以对系统的具体操作及应用实施一体化的管理,促使资源定制架构能够满足标准要求。并且,在整合原始资料与数据期间,一些技术人员务必要对组织的转换效能、信息挖掘能力等实施高效的整合与管理。 2.3 构建完善的财政管理体系 若要真正地彰显出数字图书馆的具体应用价值及管理优势,那么需要对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实施系统化地整合,进一步提高资金投入力度,明确具体的管控标准,确保图书馆在数字化项目运营过程中能够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的整合模型,由此能够促进投资项目的健康、高效发展,同时能够确保资源结构的不断完善和高效。唯有迎合新型体系的多元化发展,方可真正地实施数字化图书馆的运营模式[5]。并且,若要促进图书馆项目的稳健发展,必须要对相关问题创建规范化、有效化的市场运营模型,明确各个类型的咨询项目,并促进不同图书馆的资源整合,由此能够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这对于增强社会经济效益等发挥重要作用。 2.4 增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若要真正地增强图书馆管理人士的专业素养,那么务必要确保其熟练掌握数字化图书馆的具体操作步骤与方法,由此能够构建相对實效、完善、成熟的项目管理模型。而在实施数字化图书馆平台的管理活动时,相关人员务必要增强资源利用的重要观念,确保对一些具备法定许可权实施规范化的处理与整合。唯有促进整体版权结构的全面优化,并大大提升运营制度的有效性与完整性,方可真正地保障管理部门对相关信息共享制度的不断整合与升级。比如,大部分数字化图书馆都实施的是借阅卡一卡通规章体系,基于增强版权保护意识的前提下,利用配置不同的访问权限等,进一步增强读者的信息保护观念,确保相关数据或信息等实现一体化的管理与控制,从而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3 结束语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数据在很多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这对于一些领域的管理者而言,在实施决策期间,必然会将大数据技术放在一个重要的问题上。对此,在构建数字化图书馆期间,需要彰显出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同时需要将大数据的概念与图书馆的实际运用相融合,以便于为用户提供规范化、专业化、高智能、舒适化的阅读体验与服务。对此,数字化图书馆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一定要结合实际需求,创建成熟、科学的系统化管理体系,确保信息共享及传递平台能够最大化地发挥自身的价值与优势。 参考文献 [1]曹丽娜,李若,邢兰君,等.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000(0S1):P.98-102. [2]吴思艺,练海燕,黄雪晴,等.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及服务创新模式探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000(005):1-1. [3]孟雪锋,曹雅文,刘苏雨,等.浅析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以安徽大学等五所高校图书馆为例[J].办公室业务,2018,No.294(13):174-176. [4]罗舒.大数据时代的现代数字化高校图书馆建设研究[J].数码世界,2019,000(001):77. [5]裴桦.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3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