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共享发展理念内涵、障碍和路径探索 |
范文 | 陈婉莹 摘 要: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中国化的新发展,是我国宗旨意识和民本价值导向的正确阐释,本文梳理了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发展理念实现障碍,最后提出解决的路径探索。使共享发展的研究方向能够更具有可操作性。 关键词:共享发展;发展观;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 D26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108-2 0 ?引言 理念指导行动,科学的发展理念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 创新发展理念为共享发展理念的动力,协调发展保障共享发展有力开展,绿色发展乃是必由之路,而开放发展为共享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可以看出,共享发展理念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其他发展理念最终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秉承着民本的原则带领全国人民完成历史交托的使命,十六大报告指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结果”;十七大提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十八大强调“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今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坚持共享发展的新理念,正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理念的科学继承,又体现了在新时期下自己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感的具体体现。 1 ?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 共享发展理念内涵为何?只有正确认识了共享发展,才能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具体行动。正确认识共享发展是一切研究的逻辑起点。共享发展不是共富,共享发展不同于分享,共享发展也不仅限于包容发展,其特性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1 全民共享 共享发展不是少数特权阶层的共享、不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共享,共享发展应该是由发展成果的创造者,即全体人民共享。具体说来,共享的主体应该包括每一个人、每个阶层、每一个民族,这其中尤其包括农民、少数民族、残疾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百姓等弱势群体。此外,我们应当不仅着眼于当代人民的共享,还应考虑到我们的子孙后代的共享。总之,共享的主体不仅有空间概念还要有时间概念。 1.2 全面共享 共享发展的内容不仅是让全体人民共享物质层面的发展成果,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成果。具体说来,需要进一步优化制度设计,培养人民文化共享意识,形成个人、社会和政府三方合力共同进行社会治理。全体人民都应培养主人翁意识,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促进共建。 1.3 差异共享 所谓的共享发展,并不是“均田地、均财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已经揭示,每个人由于潜能不同和客观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实现无差别劳动。我国目前的生产力还未达到共同富裕的阶段,因此,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并不是要消除差距,而是要在公平正义原则下,在共建中让每一个人能实现自我价值。而这其中,不仅需要政府首先创造共享机会平等的社会,还需要社会中的个人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共享共建的能力。 1.4 参与共享 全体人民要共享发展的成果,则必须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共享共建社会财富,提高社会生产力,这是前提也是共享的逻辑起点,分享发展成果必须通过共享共建才能具备合理性和正当性,提高人民参与共建的积极性和保障人民能够及时获得发展的成果是当前需要重视的两大任务。 共享发展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同时应注意,其也是渐进式共享,共享发展过程是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片面到均衡的过程,正确认识共享发展,把握共享发展的四个特性是极其重要的前提。 2 ?共享发展理念实现的三大障碍 正确认识共享发展,厘清共享发展目前面临的障碍是什么?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找到实现共享发展的有效路径。目前,共享发展面临三大现实障碍,具体如下: 2.1 利益集团阻力 共享发展旨在针对纠正过去不公平不正义的利益分配机制,更加公平公正地进行“分蛋糕”,这将会导致既得利益集团群体的既定关系失衡。我国目前区域层面、不同群体部门之间、居民个人之间都存在分配不均和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固有的既得利益群体从过去的发展中通过不法手段牟取私人利益,造成各种经济犯罪和扩大其利益范围的体制机制。实行共享发展理念,打破利益固化藩篱,势必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定然引起既得利益团体的干扰和阻碍。其将大大减弱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效果。 2.2 制度层面障碍 享发展理念不是虚无缥缈的,它需要利用完备的法律法规、公共政策来保障其能顺利进行,然而,当前我国面临很多新环境和新问题,很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还未制定完善,甚至处于真空状态,即法律法规的制定远落后于现实需要,比如包括劳动者就业机会平等、收入公平、保障弱势群体等方面,更加公平的法律法规机制尚在建立和完善之中。此外,作为调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国家公共政策一直在利益协调方面发挥着自己的重要作用,然而现如今,公共政策公平价值缺失、体系不完善、部分政策偏好性强和不当倾斜等现象还存在,这是公共政策偏离公共性的表现,这也是使共享发展理念无法顺利实施的一大阻碍。 2.3 实践层面阻碍 我国目前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具体实现贡献发展理念的实际行动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五中全会承诺,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口全部脱贫摘帽,这是现阶段的新的也是十分急迫的工作任务,但是当前我国脱贫攻坚的任务重、时间短,脱贫攻坚的合力尚未形成、精准扶贫的体制机制不完备,扶贫队伍质量参差不齐。这些因素如何妥善处理事关共享发展理念成败的关键节点。 3 ?共享发展理念路径探索 如何真正实现共享发展理念?十八届五中全会给出我们答案,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仅仅靠思想教育和理论宣传“共享”发展理念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的是将共享发展理念付诸行之有效的实践之中。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3.1 完善两大制度安排 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归根到底需要有效制度安排作基础。首先,完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起一套公平正义为价值导向的国家治理体系,即民主权利得以保障、法律实施得以监督、公共财政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备、收入分配制度公平科学、利益协调和矛盾调处得以有效解决。其次,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做大做强公有经济,坚持用好盘活国有资产、坚持公有制经济在民生建设中发挥积极导向作用。这是我国实现共享发展的两大重要制度安排。 3.2 优化两大制度核心内容 要实现共享发展,必须依靠两大核心内容来引导和保障共享发展的实现。一是收入分配制度。现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速发展,如何“分好蛋糕”是主要任务,科学合理地分配制度能够保证人民能够更多更好地享受改革红利,缩小贫富差距。这就需要通过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形成科学合理的橄榄型社会结构;调整国有部门的分配关系和秩序,科学设计社会再分配制度、加强分配调节监管机制等,充分发挥制度的公共性和公正性,解决好城乡、区域不平衡的问题。二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民生问题突出,教育、医疗、就业、食品安全、社会保障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共享发展的直接隐患。若要真正实现共享发展,必须直接从这些人民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 3.3 建立两大关键机制 共享发展的实现还需要实现利益机制和扶贫机制的有效运行。首先,公平的利益平衡机制、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和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加强人民共享成果的重要内容,如果无法正确处理好利益机制,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公平正义,最终也无法实现共享发展。其次,有效、精准的扶贫脱贫是保障全民共享的重要手段。要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多措并举打好脱贫攻坚战。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