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网络经济时代下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
范文 | 何迎春 摘要:网络经济时代下,企业不断推进自身的信息化进程,争相投入人力和资金发展电子商务,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审计工作的难度。当前审计工作面临着一些新挑战,唯有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应对,才能促进审计工作更加高效的进行。为此,文章主要从发展网络审计,注重审计人才培养,创新审计方法和技术以及重视网络审计的安全性问题等方面探讨了网络经济时代下审计工作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网络经济 审计工作 新挑战 应对策略 电子商务是基于网络的虚拟经济发展的前提,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需要纸质文件完成单据传送,而是借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化技术,实现交易和结算过程的电子化。电子商务的出现,也从根本上改变着现有的商务操作和管理规则,需要企业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的商务架构,更加充分地利用广阔的外部市场资源,将产、供、销等不同环节与供应商、合作伙伴都集成到统一平台中,构成与传统的商务模式不同的商务操作与管理模式,给传统的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1 网络经济时代下审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1.1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审计面临崭新课题。电子商务具有便捷和经济性好的特点。许多知名公司的网上销售成功范例,使得大量有远见的企业都开始规划自身的电子商务战略,希望能够为自己的公司装上电子商务引擎,促进企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和主流IT厂商,更希望从安全和技术支持等方面来开发电子商务平台,为其发展提供条件。因此,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使得网络经济成为商务主流方式和生存方式。同时,电子商务供应商还认识到,在为客户提供Web服务和支持的过程中,能够构建起与客户的良好合作关系,从而使得电子商务从网上销售逐步外延到与客户关系的维系上,也使得电子商务逐渐延伸到电子服务和支持领域。 对于审计工作,其对象主要为企业的财务收支和相关的经营管理活动,在电子商务交易中,企业的财务收支和相关经营活动的特点和方式发生了变化,具体而言就是各种业务不断隐性化和数字化,为舞弊行为提供了可能。在北京就出现了利用电子商务逃税的案件,这些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传统审计在电子商务时代需要不断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现代审计所依靠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使得传统的手段和和方式难以有效评价新环境下的内部控制过程,从而给获得准确的审计结论造成了困难。因此,如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对企业的财务收支和经营活动进行审查,也就成为网络化经济时代摆在人们面前的难题。 1.2 审计工作面临的对象更加复杂化。在网络化经济中,企业管理思想需要不断拓展,也需要不断促进管理软件的成熟,从而涌现了以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和业务流程重组(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为代表的信息化管理思想。对ERP软件和BPR软件的应用,促使了传统管理流程的变革,也使得审计所面临的对象更加复杂,给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作为ERP系统应用的关键和重要环节,BPR更强调一步到位,企业能够突破旧的管理规范的束缚,构建起全新的管理流程。经过多年的发展,许多跨国公司已经在BPR理论方面取得了成功。现在,一种更加实用的概念,即业务流程交互(BPI,Business Process Interaction)开始兴起,该理论更加强调企业在面对“3C”(顾客、竞争和变化)时,应该保持不断的更新和改进。所以,又可以将其称为持续的BPR。这些,也就意味着审计所面对的对象已经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从而给审计的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带来难度。 1.3 电子商务的安全性成为审计中符合性测试的重要内容。电子商务在应用和发展过程中,需要电子货币和支付结算系统的支持,这些系统的应用也导致了安全性和系统内部控制问题的出现。现在,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中的各种漏洞进行金融犯罪活动,逐渐呈现一种多发的态势。所以,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安全性问题,则应该成为计算机审计中的关键内容。同时,为了能够有效防范金融行业的违法行为,从而保证电子商务和网络财务的安全,需要在审计过程中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审计,这也将逐渐发展为审计的主体。 1.4 网络经济时代对审计人员素质与能力提出新要求。基于网络环境的电子商务,不仅影响和改变了传统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同时也构建起全新的岗位责任体和内部控制体制。对于岗位而言,又可以具体细分为系统管理员、操作员、凭证审核员、系统维护员等。虽然软件系统增加了必要的安全性措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审计人员可以降低工作难度和对自身素质的要求。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惊人,我国的多数审计人员对其并不熟悉,同时由于高技术犯罪的隐蔽性,很多问题不易被察觉,这些都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应该具备传统的审计技能,同时,还应该具备丰富的计算机知识,这样才能制定相应的审计程序,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 2 网络经济时代下审计工作的应对策略 2.1 大力发展网络审计,推动网络审计体系完善 2.1.1 企业计算机管理系统开发的审计。网络条件下,企业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必须要构建起合法、有效和安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与企业内部网络。所以,需要对信息系统的开发进行事前、事中审计。在此审计过程中,通常由内部审计人员或者企业聘请的社会审计人员来承担。这样,可以尽早发现系统中潜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为系统质量把关,也为审计人员日后对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审计奠定基础。 2.1.2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与控制的审计。网络环境下,传统审计条件中的账账核对、账证核对、账表核对等方式都将失去作用。在计算机系统中,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各种账簿、会计报表等都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在于系统中,也有可能是相同数据表的不同数据输出方式。所以,会计信息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正确性。因此,就需要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审计。 2.1.3 网上审计。网络经营和财会的发展,为网上审计提供了条件。且在网络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传统审计中采用的事后方式,将逐渐退出和消失。实现网络审计,便是审计工作都将通过在线实时的方式完成,即负责审计工作的部门,其计算机可以及时审查和监督电子商务的交易和业务流。这样,不仅能够及时收集审计证据,而且还可以获取可靠的审计理论。现在,需要慎重考虑的就是审计单位计算机系统如何及时监督网络交易系统,即要求网络交易系统具有相应的设计接口。以在线实时审计为基础,可以有效提高网络环境下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2 加大网络审计人才的培育力度。只有通过网络审计教育的大力投入,才能为国家的网络审计提供人才需求保证。鉴于此,需要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扩大学校的网络审计专业,将高效现有的网络技术专业资源与审计专业进行整合,扩大网络审计专业规模,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网络审计人才;第二,通过科研院所、企业来培养专业的网络审计人才。 2.3 重视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问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还应该为网络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网络安全环境。第一,应该从网络审计人员的安全意识来着手,通过多种形式让审计人员明白安全的重要性,且要求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保持足够的警惕;第二,要设计更加合理的网络审计程序,在不断测试和检验的基础上,挖掘审计程序中的缺陷,制定针对性的弥补措施;第三,对系统进行必要的软件防护,及时更新系统的防护软件和程序,有效管控网络病毒入侵和黑客攻击,确保整个网络审计系统的安全运行。 2.4 实现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的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审计方法和技术,才能为网络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保证。第一,发挥实时审计方法的优势,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对网络会计信息进行实时审计,可以有效改进审计工作的效果,提供审计工作的水平;第二,采用更加多样化的网络审计技术,由于不同的行业和企业都有其特点,只有采取针对性的审计技术,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解决各种特殊情况和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艳丽.如何有效控制网络审计风险的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5:181-182. [2]王旭,孔玉生.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预测[J].财会月刊,2012,36:62-64. [3]张雯.网络环境下审计风险防范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3, 09:173. [4]智建成.网络环境下的财务审计问题的探讨[J].中国外资,2013,13:244-245. [5]苏亚民.网络条件下高校内部审计研究[J].商业时代,2012, 29:105-10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