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跨既有公路移动式贝雷支架现浇T梁施工技术
范文 李帅
摘要:以沪昆客专贵州段克地坝陵河特大桥防护棚洞跨水黄公路施工为主,研究了移动式贝雷梁支架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包括系统组成、拼装、行走、顶升、加固等。
关键词:既有公路 移动式支架 防护棚洞 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克地坝陵河特大桥位于贵州省关岭县坡贡镇,桥长:525.738m。孔跨布置:1×32m+(88+168+88)m连续刚构+4×32m简支箱梁。其0#~2#墩台位于镇水公路(水城方向)右侧深路堑边坡上,其上部连续梁横跨镇水公路,设计采用永久性钢筋混凝土结构防护棚洞对镇水公路进行防护。靠山体一侧设置重力式挡土墙,外侧设置桩基础、立柱、顶横梁,上部采用钢筋混凝土T梁对镇水公路进行防护。
棚洞范围为危岩落石下方及承台下方范围,全长106m。棚洞满足既有公路断面的限界(净高6.0m,路面净宽11.0m,车道宽9m,公路面内外侧排水沟宽0.6m)。
2 移动式贝雷梁支架设计
2.1 工作原理
为了解决T梁在既有公路上进行施工而不影响车辆通行,施工过程采用可移动式贝雷支架进行T梁现浇。
移动式支架采用贝雷梁组拼而成,设置成门型结构,两侧支腿立柱基础底部设置走行轮,通过走行方向的卷扬机带动整个拼装好的支架系统进行移动,移动至指定区域后,通过液压千斤顶将整个支架系统调整到待定标高后,在支架底部设置底托及方木等进行加固,然后进行上部T梁结构施工。
2.2 支架系统组成
移动式贝雷梁支架系统主要由模板、顶部横梁、立柱支腿、底座及走行轮、可调节装置组成。顶部纵向全长27m,横向宽14.3m,主跨跨径为11.25m,纵向排间距为37.5cm,每标准节支腿顶部贝雷片为8排主梁贝雷片。支腿立柱贝雷片每边5排,每排9片,共3层高,顶部设置底座及走行轮,其组合高度为6.7m。移动式贝雷梁支架系统断面图见图1。
2.2.1 模板
面板采用6mm钢板,背肋采用[10槽钢,[10槽钢间距35cm,厚度为10.6cm。
2.2.2 顶部横梁
顶部横梁宽14.3m,纵向长26.5m,高1.5m,由阴端、阳端双竖杆定制贝雷片、BL15-1贝雷片组拼而成,梁端两侧设置8联端头支撑架,中间节点处设置支撑架进行连接加固。
2.2.3 立柱支腿
立柱支腿宽1.5m,长27m,高4.5m,由标准BL15-1贝雷片组拼而成。
2.2.4 底座及走行轮
底座及走行轮采用定制加工,纵向间距为3m,每连接处一个。
2.2.5 可调节装置
支架所需50T可调节千斤顶及48cm长可调节底托。
3 支架拼装
支架系统拼装前将支架安装所在位置空白场地进行平整后,浇筑10cm混凝土找平层,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5MPa后进行测量放样,在混凝土上放样支架两侧立柱支腿的中心线,然后安装走行轨道,再拼装纵向立柱支腿、顶部横梁、底座及行走轮。
3.1 拼装纵向立柱支腿
纵向立柱支腿拼装前,在距离安装部位10m远处先用吊车进行支腿纵向纵梁的安装,每次安装5片,长9m,宽1.5m,并进行横向支撑架的连接,安装完成后在立柱支腿底部纵向设置方木,高30cm,然后用吊车将拼装好的立柱支腿进行定位安装。安装好后检查中线位置,并沿线路中线方向校核分节段拼装好的立柱支腿位置。待两侧立柱支腿全部安装完毕后,测量检查两支腿之间的距离,确保顶部横梁与支腿上下连接孔准确。
3.2 拼装顶部横梁
利用吊车将已经拼装好的顶横梁(每4片为一组)按照设计位置吊装对位后用加强弦杆进行连接,待所有顶部横梁全部吊装完成后,将顶横梁所用的支撑架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检查整个桁架整体稳定性,并对所有加强弦杆及连接螺栓进行检查,确保各个杆件连接牢固。
待顶横梁安装完成后,进行模板的吊装,模板设置从中心往两边进行分配,确保两侧预留间隙满足可调。
3.3 拼装底座及行走轮
顶横梁与立柱支腿全部安装完成后,将整个移动支架系统用千斤顶进行顶升,待顶升高度满足底座及行走轮高度后,停止顶升,将行走底座及行走轮按照设计位置(间距为3m)进行人工安装,并上紧底座及行走轮与支架系统的连接螺栓。然后将移动支架整体下降,让行走轮直接放置在行走轨道上即可。
4 支架行走
在移动式支架前进方向设置额定拉力大于5T的卷扬机,将卷扬机的拉力点设置在立柱支腿中间,并增加槽钢将卷扬机钢丝绳的集中拉力转换为均布拉力,以确保支架行走时,立柱支架不变形。
5 支架顶升及加固
支架系统行走至施工位置后,将行走轮前面的刹车装置进行固定,检查支架系统各个杆件是否出现变形、移位等现象,待所有检查通过后,用50T千斤顶将支架整体顶升至设计位置,然后在立柱支腿底部按照间距30cm布置可调底托,底托底部设置方木进行垫高,确保底托底部稳定。
支架系统全部调整到位后,测量检查标高及位置,根据预压结果预留支架沉降。
6 支架预压
预压目的主要通过测量观察各施压节点处的变化以检验支架系统的强度、稳定性及变形等。支架系统预压采用混凝土块及钢筋配重实现等重预压,选取6m范围作为预压段,将根据计算所得的预压重量按照30%、60%、100%总重进行逐级加载。
第一次加载为荷载总量的30%,观测两小时无异常情况,进行第二次加载;第二次加载荷载总量的60%,观测24小时且不少于三次观测,同时记录观测数据。第三次加载荷载总量的100%,然后进行观测,待支架整体充分稳定并连续24小时内沉降不超过1mm为准,加载结束。
加载、卸载过程中须保证支架系统两侧支腿对称均匀加载、卸载。
7 注意事项
①支架整体可调高度控制20~30cm。
②移动门式支撑架时,必须用千斤顶整体放下,不能出现偏载。
③贝雷片采用贵州贝蕾机械有限公司专利产品-BL15-1型贝雷片。该贝雷片的力学指标与321型贝雷片一致。但是安装孔的尺寸及方式不同,该贝雷片可以实现全螺栓精确连接。
④两支架支腿间净距大于9m,靠近支架位置需设警示标示,确保行车安全。
⑤整个施工区域要设置车辆减速标志,交通堵塞时要进行单向放行,正确引导行车通过施工区域。
8 结束语
克地坝陵河特大桥防护棚洞采用移动式贝雷梁支架系统有效地解决了行车干扰问题,避免了车辆在施工区域超速导致车祸高发的现象,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了良好的作业环境,降低了公路上作业的风险。另外施工组织上节约了周转材料、机械租赁等费用,经济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黄绍金,刘陌生.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用手册[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JTJ025-86,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S].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1987.
[3]吴健.贝雷梁施工支架设计[J].山西建筑,2010(2):330-33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4: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