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资源型老工业城市推进创新性城市建设的思考 |
范文 | 摘要:创新型建设是区域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经过程。资源型老工业城市包袱重、困难多、压力大,经济转型升级任务重。本文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分析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形势与自身优势,并提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性城市建设路径。作为典型的资源型老工业城市,创新性城市建设的思考对于同类型城市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 资源型老工业城市 徐州 创新作为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直接影响着其未来发展。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各大城市纷纷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目标,并制定了明确的城市发展规划方案[1]。为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此,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必须逐步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完善创新型经济体制为突破口,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徐州作为资源型城市,作为江苏唯一的煤炭基地。在过去的五十年发展过程中,徐州为苏南地区和华东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原煤资源,有效地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徐州市也付出了惨痛的环境代价,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本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此外,徐州市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逐渐形成了以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为重点的产业群,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纺织、建材等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徐州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其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徐州的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根本战略,把创新型经济建设作为优先发展导向。 1 创新型城市建设内涵 创新型城市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研究机构CO-MEDIA 的创始人CHARLES 在其代表作品《创新城市》中提出,并迅速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所谓创新型城市,就是指以自主创新为主导,以文化和经济创新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发展形态[2]。它以城市的科技创新与进步为主要标志,要求城市技术对外依存度低于30%,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以上,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部专利申请量超过70%以上,企业专利申请量占全社会申请量超过70%以上,社会研发投入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以上,企业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人4%以上等。 创新型城市建设,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升城市发展的科学性和规划性,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城市品牌建设与发展。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城市创新体系的支撑。因此,城市必须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建立起集产学研于一体的产业化体系,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此外,城市还必须加强管理体制建设,不断提升其管理效率和质量,提升其文化竞争力,达到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尊重和鼓励创新,创造和谐的城市创新与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创新型城市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于 1912年最先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核心所在。这一观点和理论在21世纪后才逐渐被人们认可和接受。此后,迈克尔·波特又将整个经济发展划分为生产要素导向、投资导向、创新导向和财富导向四个阶段。随着城市的逐渐发展成熟,其主导产业将从传统的物质生产和加工产业转为科技型产业,其市场日趋集约化[3]。 从国内外的发展来看,创新城市有不同类型,各地建设创新型城市也都有不同的做法。每个区域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都要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发挥好自身优势,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的跨越发展新模式。 2 徐州建设创新型城市实际形势 2.1 从人均GDP水平分析 徐州2008年人均GDP为3322美元,2013年人均GDP达到8363.29美元,已然进入到了需要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阶段。 按照世界银行的2008年最新收入分组标准,人均GDP低于97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在976至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至1190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高于1190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徐州正处于公认的“中等收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也是经济社会风险高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如果不能进行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变革,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徐州要避免或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参与市场利益分工的盈利模式必须做出重大改变,实现经济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经济结构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的根本性转变。应努力阻止生态环境的恶化,减小贫富差距;应防止经济在增长,人均GDP也在提高,但始终难以达到高收入的门槛情况;尤其要防止经济在增长,人均GDP也在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等情况。 2.2 从工业化发展阶段分析 长期以来,徐州依资源而兴、靠资源发展,形成了偏重的工业结构。目前徐州已经形成了主要包括以工程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能源、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煤盐化工、冶金以及建材等六大产业。一批新兴装备制造产业,光伏光电、风电设备、生物质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等快速发展。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598.2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4.2%;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3801.3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6.1%。由此,可以大致判断徐州工业化已进入后期阶段。 而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工业的升级特别是制造业中的主导产业转向高科技产业,以及工业向服务业的转型,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徐州应避免工业产品的长期高库存,产能过剩,以及行业间的连锁反应等影响。 3 徐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自身优势 3.1 从城市成长竞争力分析 城市的成长竞争力是在其动态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城市必须充分挖掘其发展潜力,明确其发展优势,逐步完善社会组织结构,并深入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规律,有目标、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升其综合竞争力[4,5]。 《GN中国城市成长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实力指数、潜力指数、活力指数、能力指数四大指票综合而成,包括4项一级指标,29项二级指标,67项三级指标。其发布的2013中国城市成长竞争力排行榜中,徐州位列30强,显示了较好的发展潜力。 3.2 从城市经济地位分析 从徐州在江苏省和苏北五市的经济地位来看,目前徐州经济综合实力逐步增强。经济总量在2011年超过常州,位列省内第五位。2013年徐州GDP达到4435.82亿,在苏北地区总体上处于首位,领先于盐城、淮安、连云港和宿迁。但与省内苏南发达城市相比,总量差距仍很大。 一个城市经济总量与其经济增长速度密切相关。徐州2013年经济增长速度为10.33%。这样的增速虽高于省内平均增速0.89个百分点点,但与总量高于徐州的城市相比,增速经常高于省内总量很大的苏州无锡较明显,但与南京比不明显,与南通还落后0.2个百分点。但在苏北五市中,增速却排在最后,但总量与苏北其它城市相比并无太大优势。 徐州经济在苏北独大,优势明显,省内经济地位也逐步提升。但目前来看,总量落后苏南发达城市仍较大,增速在苏北也靠后。要实现跨越发展、后发先至,必须拥有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徐州发展应当“速度与苏北其它城市同行,质量与苏南发达城市同步”。这个要求对当前的徐州而言,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因此,加速转型、提速发展,以量的积累从而达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优经济结构的这一质的飞跃,已成为徐州实现跨越发展的不二选择和唯一出路。 3.3 从城市资源分析 作为资源型城市,徐州是自然资源富集且组合条件优越的地区之一,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华东地区的电力基地。煤、铁、钛、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等30多种矿产储量大、品位高,其中煤炭储量69亿吨,年产量2500多万吨;铁8300万吨;石灰石250亿吨;岩盐21亿吨;井盐储量为220亿吨;钾矿探明储量22亿吨,约占国内探明储量的1/5;石膏44.4亿吨,年开采能力500万吨,为华东地区之首。 另外,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东襟淮海,西按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中,徐州的交通资源优势明显。徐州还是科教名城,人才荟萃,全日制学校、在校大学生、专职院士、大学生创业园、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均位居江苏省第二位。整体教育实力在江苏省内仅次于省会南京,拥有明显优势的人才和教育资源。 4 徐州建设创新型城市路径选择 徐州要建设创新型城市,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创新型城市,是创新产业优先发展、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文化氛围浓郁、创新载体充满活力的城市。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目的就在于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规模和层次,壮大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激发创新创业创优的活力,让城市充满生机和活力。 首先,应加强政府引导,延伸产学研合作路径。强化对产学研工作的领导,健全机构,完善产学研合作工作网络建设;做好产学研合作实施的科技攻关、工业性试验、产品开发、技术推广等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引导。政府引导机制的建立,才能营造产学研相联合的良好环境,激发城市潜在竞争力。 其次,应科学布局引领产业战略性调整,打造区域性产业、交通、商贸、教育医疗、物流、旅游、金融、文化“八大中心”,进一步加强徐州在苏北地区乃至大淮海地区的经济辐射地位,构建特大型区域中心城市,靠服务区域发展提升城市功能。 再次,应积极响应国家与地方政策关于棚户区改造和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政策,将机械工业机械和矿业开采等传统产业转型与城市转型、生态转型和社会转型等结合起来,同时加强高新产业投入,达到综合转型发展的目的。让城市充满生机和活力,产业规模和层次不断得到推动和提升。 第四,应积极发挥资源优势,推动优势产业的发展。推动现代物流业、历史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做大做优做强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物联网、软件和服务外包、环保等六大新兴产业。 最后,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强化各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有效发挥教育人才资源的优势,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全民素质观念的提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需建立健全创新型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业绩与能力为重点的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和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 参考文献: [1]魏亚平,贾志慧.创新型城市创新驱动要素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9:1-6. [2]白义霞.创新型城市比较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和深圳特区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14,11(372):155-159. [3]许爱萍.创新型城市政府治理的工具效应[J].中国科技论坛, 2014,12:39-43. [4]代明,张晓鹏.创新型城市与创新型企业发展潜因素路径影响分析——基于结构模型路径图法的深圳实证检验[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1):60-66. [5]李琳,韩宝龙,李祖辉,张双武.创新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基于长沙与东部主要城市的比较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2):224-230. 项目来源:徐州市科技局项目课题,项目编号:KC14RH130。 作者简介:戎晓红(1979-),女,河北鹿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土地资源资产管理研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