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灌注桩桩位偏差的有效控制 |
范文 | 张圣俊 【摘 要】南六公路改建工程中由于施工现场条件的要求,桥梁基础灌注桩的桩位偏差控制在了5cm的范围内,远远小于国家相关规定中10cm的桩位偏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的质量,降低了工程的损失。基于此,论文主要结合了南六公路改建工程6标的工程概况,对灌注桩出现桩位偏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桩位偏差控制措施,以达到控制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 【Abstract】As the on site condition requirement in Nanliu highway re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pile deviation of cast-in-place pile of bridge foundation was controlled in the range of 5cm, far less than 10cm in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state, so as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to a certain extent, reduced the loss of the project.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Nanliu highway reconstruction project No.6 section project, the cause of pile deviation of cast-in-place pile are analyzed, and paper puts forward related control measures,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關键词】灌注桩;桩位偏差;控制措施 【Keywords】 cast-in-place pile;pile deviation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5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8-0159-02 1 引言 灌注桩具有多项优点,如:施工噪声小、环保无污染、对周围建筑的影响小、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以及不同工程规模等,因此在桥梁、水工建筑、房屋建筑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已发展成当前较为重要的一种桩型。而影响灌注桩成桩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桩位的偏差,因此,相关人员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将桩位的偏差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此降低工程的损失。 2 工程概况 南六公路改建工程6标由桥梁工程、排水工程及道路工程组成,其中桥梁为六灶港桥。本工程中的桥梁板采用先张法工字梁,桥墩采用桩柱式桥墩,桥台采用埋置式桥台。基础采用直径为800mm的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呈梅花型布置,桩数共计56根,桩长有41m、40.1m两种类型。由于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信息管线在经过六灶港桥段施工位置时出现了部分偏移,致使直径为1200mm的污水管线顶管不得不贴着桥梁边桩,因此为保证污水管线顶管能顺利通过该段,故要求顶管顶进部位的桩位偏差要小于5cm(国家规范的偏差为10cm)。 3 灌注桩桩位出现偏差的原因 导致灌注桩桩位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有两种:塌孔和垂直度不合格。而引发这两种问题的原因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一,钻机就位不合理。钻机就位时,钻具的中心没有对准桩位,从而使得钻孔的尺寸出现偏差,不符合规范要求。并且,钻机就位后,工作人员不进行检验和校正就开始钻孔工作,就有可能造成垂直度不合格的问题,从而使桩位出现偏差。第二,地质条件差。原桥台填土10m左右为建筑垃圾等相关回填土,若在钻孔过程中,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就会造成塌孔和垂直度不合格现象的发生,使桩位出现一定的偏差。此外,不良土质中钻具的钻进速度也会对桩位的偏移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三,泥浆配置不当[1]。由于泥浆配制不当,在开始钻孔后没有调整好泥浆的性能,致使泥浆没有起到很好的护壁作用,出现孔壁掉块现象,从而使灌注桩因与钻具发生挤压而发生倾斜,出现桩位偏差较大的问题。第四,测量放线有偏差。工作人员在利用全站仪进行桩点位置的测量时,输入了错误的坐标数据,从而造成桩点的位置出现偏差。除此以外,送桩较深的工程中,若在钻进过程中未及时校验垂直度,就会造成孔位倾斜,从而造成塌孔和垂直度不合格的现象出现,给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4 灌注桩桩位偏差的控制措施 4.1 钻机就位方面的控制措施 首先,在施工前,工作人员应将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和压实处理。在钻机就位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加大钻机支撑面的方法,来提高钻机的稳定性[2]。例如,在钻机前方垫上枕木,防止钻机在钻孔过程中发生移位等问题;其次,钻机必须按照水平、稳固、三点一线(即天车、锤头中心、护筒十字线)的原则进行安装定位,这样才能保证灌注桩的垂直度和桩位偏差符合规范的要求;最后,在钻机就位以后,工作人员必须对钻机的位置进行监督和审核,确保位置无误后方可进行开钻工作。 4.2 地质条件差方面的控制措施 对于工程中地质条件差的施工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桩位的偏差:第一,在钻孔工作进入地质条件差的施工段时,工作人员要配置泥浆比例系数为1.26的特制泥浆,当穿过土质条件较差的施工段后,方可恢复正常的泥浆比例系数;第二,要采取慢档钻进速度,并采取在土质条件差的施工段,缓慢并反复提升钻头等措施,以避免出现塌孔现象;第三,为把偏差控制在5cm,工作人员需将该段上下两段中的钢筋笼用铁皮进行缠绕,使得地质条件较差的施工段中,灌注桩砼浇筑的直径不超过800mm,即使有一部分砼浆漏溢在铁皮之外,当砂浆凝结后也会与桩身分离成为断层,当顶管穿过时,可利用顶管的推力将其推开。 4.3 钻进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当锤头进入护筒后,由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检查锤头钢丝绳中心是否与保护桩十字线重合。若在土层、砂层等较软地层中钻进时,钻进的速度较快,容易对出现偏差的位置进行校正。无论在何种地层中进行钻进施工,工作人员都应每钻进3m检查一次钢丝绳中心是否与保护桩十字线重合,出现较大偏差时应立即停钻,待重新调平钻机,进行校正后再继续施工,否则会出现斜孔。此外,由于入岩后,斜孔不易纠正,所以在入岩前,工作人员需再次对十字线的重合情况进行检查[3]。 4.4 测量放线方面的控制措施 第一,尽量采用先进的仪器,如全站仪,有助于提高放線的精度、减小测量工作的劳动强度、方便施工放线。第二,测量仪器应定期进行校验。施工中的任何仪器在使用前都要送到专业的仪器检测单位进行检测,这样可以减小因仪器误差造成桩位精度下降,从而提高桩位放样的精度。第三,工地所使用的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等,都是精密的光学仪器,无论在运输还是使用、存放过程中,都应轻拿轻放,避免对仪器测量的结果产生影响[4]。第四,本工程设计的桩孔数量较多,工作人员可利用计算机,计算出桩的位置坐标。首先在AutoCAD软件中按施工图纸画出桩位平面图,然后将CAD的坐标系换成大地坐标系或施工测量的相对坐标系,将桩基平面图上的定位点按设计坐标移至新坐标系中的对应坐标,各桩位的坐标即可从图上直接读出,最后再利用全站仪依次放出各桩位,并进行闭合校正,这种方法方便简捷、准确高效,可确保测量放线准确无误。 4.5 从工作人员方面进行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将灌注桩的桩位偏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并实施培训检查制度,即:开工前培训、对工作人员每天的施工情况进行检查等,并通过例会的形式,向施工队伍的负责人通报检查结果,对出现的问题集中进行分析,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减少因人为因素而产生的质量缺陷,从而强化工程施工的管理过程。此外,施工单位还可以在施工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开展QC活动,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预防措施,为项目部节省开支,加快施工进度,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结语 总之,工作人员在进行灌注桩桩位偏差控制时,必须认真审核工程的施工图纸,控制测量放线方面的误差,针对不同施工段的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钻机,并及时调整泥浆的配置系数。同时,工作人员需对钻机的位置进行监督和审核,并在钻进过程中对钻孔的角度进行校正。在南六公路改建工程中,相关人员采取了有效措施对灌注桩的桩位偏差进行了控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避免了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赵福荣.宁通公路大桥钻孔灌注桩桩位偏差控制[J].江西建材,2015(09):173. 【2】冯晓庆.钻孔灌注桩桩位偏差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3,39(09):51-52. 【3】谢清华.论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要点及控制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7):38-39. 【4】李耀珠.钻孔灌注桩桩位偏差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2,38(09):67-6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