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本科增负对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范文 | 熊欣蔚 汤丹 朱永辉 陈默 【摘 要】近日,“本科增负”成为热点话题。教育部也强调提升大学生学业挑战度。论文通过研究本科生增负对其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得出结论:第一,学业负担中的选修课占比、有效听课时间和课后实践对就业竞争力有正向影响,其中选修课的影响最大;第二,“清考”取消使本科生时间分配结构得以调整,对就业竞争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Abstract】Recently, "increasing the burden of undergraduates" has become a hot topic.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lso emphasizes the promotion of academic challenges for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studying the influence of increasing the burden of undergraduates on their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the paper draws the conclusion as follows: firstly, the proportion of elective courses in academic burden, effective attendance time and after-school practice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among which, elective courses have the greatest impact; secondly, the abolition of "final clear examination" makes the undergraduates adjust the time allocation structure, which has a certain role in promoting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關键词】本科增负;就业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 【Keywords】 increasing the burden of undergraduates;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G647.38?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01-0105-02 1 就业竞争力概况 用聚类分析对受访本科生当前的就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1],其中,就业竞争力较弱的有284人,占比63.7%;就业竞争力较强的有162人,占比36.3%。可知,一半以上的本科生就业竞争力有待提高。 2 学业负担与就业竞争力的关系 2.1 学业负担与就业竞争力的关系探究——基于逻辑回归模型分析 本文运用逻辑回归探究竞争力强弱与学生个人时间分配结构以及学业负担的关系。方程如下(P为就业竞争力,x1为实践占比,x2为选修课占比,x3为认真听课程度,x4为师生互动):P= 可见选修课占比对就业竞争力的影响最大,一定范围内选修课占比越大,本科生就业竞争力越强;相比于竞赛时间占比和有效听课时间,社会实践占比显得更为重要。上课认真程度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师生互动情况反应老师教学习惯和水平,对竞争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逻辑回归结果显示选修课占比对就业竞争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本文单独对选修课占比和就业竞争力进行交叉分析。 竞争力弱的受访者大部分(81.3%)选修课占比在20%以内,竞争力强的选修课占比在20%~40%之间的人数最多,接近半数,大于40%的选修课占比的人数最少。选修课占比20%以下的本科生中有76%的本科生竞争力较弱,随着选修课占比的提高,本科生竞争力较弱的占比越少。普遍来说,当选修课占比在20%以上时,大部分的学生都会竞争力较强。现实中体现为一定范围内学生选修课越多,越容易培养兴趣,提高就业竞争力。 2.2 学业负担对就业竞争力影响路径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本文研究的变量主观性较强且难以直接测量,故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清考”政策出台后引起大学生在校负担的变化,进而研究其对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并将这种关系量化[2]。通过词云图找出学生负担和就业竞争力的观测指标并设计出对应的路径图进行检验。 通过对模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清考”制度取消前后,个人时间分配结构有所改变,有效学习时间影响变大,实践时间占比影响变小,但是变化较小,考虑到“清考”取消政策在南昌市实行时间较短,变化较小也在情理之中。第二,选修课占比对学生时间分配影响显著,表明选修课占比能够较大地影响到个人时间结构分配进而对硬实力和软实力形成较大的影响,符合逻辑回归的结果。第三,个人时间分配与软实力、硬实力的影响均显著,且路径系数较大,分别为0.52和0.44。表明个人时间分配越合理,软实力、硬实力都会相应提高。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①学业负担对就业竞争力的影响。以上两个模型都得出学业负担结构中的选修课占比、课后实践、有效听课时间和竞赛时间对就业竞争力有正向影响。其中,选修课占比的影响最大,一定限度下选修课占比越大,就业竞争力越强。②“清考”取消对就业竞争力的影响。本文将“清考”取消对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分为客观影响和受访者的主观测评,客观影响主要通过“清考”取消对学业负担带来的影响从而对就业竞争力产生的间接影响来体现,而关于“清考”取消对受访本科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观测评,受访者普遍认为“清考”取消会增强进取心、提高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从而对就业竞争力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3.2 建议 ①教师应提升教学效能。教师应重视教学,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及时检验学生听课效果,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通过课代表或助教获得教学反馈,尽可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就业竞争力。②优化课程设置和成绩评分制度。合理提高选修课比例,提高选修课的最低学分要求。评定学生成绩时,教师可以考虑打分时按照正态分布的方式,选择一个基点,优良表现的加分,有缺课等状况的减分,结课后先于期末成绩上传平时分且不能更改,由此推动学生更加注重平时表现,更加认真地面对期末考试。 【参考文献】 【1】武毅英,杨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差异分析——基于社会性别的视野[J].大学教育科学,2013(01):92-99. 【2】郑雨兰,严鸣.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21):125-12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