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经济管理在集体所有制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举措 |
范文 | 黄金虎 摘 要 集体所有制企业是大城市及其周边乡镇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推动大城市及其周边乡镇经济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改革效果却并不如人意,甚至有部分集体企业的改革比国有企业还滞后。本文对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科学内涵以及经济管理在集体所有制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总结,同时结合集体企业改革困境,提出几点有针对性的经济管理措施,一方面引导人们充分认识集体所有制经济的优势及作用,另一方面为集体企业改革提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 集体所有制 经济管理 企业发展 管理措施 一、引言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中,集体所有制经济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发展,集体所有制企业面临的矛盾和困难逐渐凸显。归根结底,这是由于集体所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性造成的。因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对集体所有制经济及集体企业进行重新审视,找到矛盾和困难产生的根源,并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对传统的集体所有制经济进行调整和改革,以促进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科学内涵 (一)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内涵 关于集体所有制经济,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了作出如下界定: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所有的公有制;是部分劳动群众结合在一起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根据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对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界定,集体所有制经济包含以下五层内涵:一是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建立必须以劳动者自愿互利为原则,且生产资料由劳动者共同占有;二是集体所有制内部劳动者共同劳动,按劳分配、按资分配;三是实行民主管理,经营管理者由民主选举产生,经营策略及手段受民主监督;四是社会化程度低,规模比较小;五是属于独立的经济组织,在经济上不隶属于政府或其他任何机构。 从表面上看,我国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形成以及管理体制并没有体现这一性质,也没有严格按照以上五层内涵去组织和管理。有人戏称我国集体所有制经济是“二国有”。这种说法并非毫无根据。从理论上讲,我国集体所有制企业管理体制与集体所有制经济概念界定相矛盾;从实践来看,我国集体所有制企业所存在的体制弊端与国有企业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是需要强调的是,集体所有制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并不违背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相反它对保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二)集体所有制经济的优势 与国有经济相比,集体所有制经济具有四大突出优势:一是集体经济不承担政府公共职能的任务。集体经济不隶属于国家以及其他任何机构,以追求企业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无须承担政府公共职能的任务。二是集体经济产权多元化。集体经济属于股份经济,人们带资带劳入股,按劳分配、按股分配,不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使劳动者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三是适应我国劳动力多、就业需求量大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导致农村劳动力多、就业需求大,走集体经济道路可以把农村的资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集中起来,形成规模,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民就业。 三、经济管理在集体所有制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传统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发展面临着三大瓶颈问题:一是所有权模糊。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中,企业职工个人股占企业总股本比例极低,企业职工对企业改革与发展关心程度不高。而集体企业领导将集体所有制企业视为国家的或地方的,对企业经营管理漠不关心。总而言之,集体企业已经彻底丧失了独立人格,表面上“集体所有,人人所有”,实际上“人人没有”。二经营权丧失。传统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对国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企业吃国家大锅饭,集体企业只有在国家的庇护下才能生存和发展。从实质上讲,传统集体所有制企业是政府经营、统负盈亏。经济体制改革后,名义上集体企业是自主管理、自负盈亏,但是还没有完全摆脱对政府的依赖。三管理权错位。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集体所有制企业适应民主管理,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由全体劳动者选举产生。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集体企业的管理人员基本上是由政府直接任命的。换个角度讲,集体企业的法人代表代表的不是企业职工,而是政府。 “股份合作制”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良了集体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但并没有触及集体企业的体制。因此,要进一步推动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建立集体经济管理新架构和加强产权控制”。甚至可以说,加强经济管理是集体所有制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集体所有制企业发展过程中优化经济管理的措施 (一)转变对集体所有制的认识 集体所有制经济虽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但是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并不矛盾。集体所有制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一种形态,与国有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全民共同所有”和“劳动者工作所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部分弱势群体通过资源合作成立企业,谋求发展,企业内部所有劳动者权益共享、风险共担。 从实际情况来看,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集体经济已经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对促进劳动者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乃至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我国政府对集体经济一直持支持和鼓励态度,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有经济结构的大调整,集体经济也踏上了改革的道路。集體所有制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的过程中,集体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顽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活力逐步凸显。根据目前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形势,集体经济很有可能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中成为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态。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摒弃对集体所有制经济“二国有”的错误认识,深刻认识集体所有制经济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以及消灭剥削、防止两极分化的政治意义。 (二)改革思路 第一,注意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和循序渐进。我国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形式多样。概括来讲,可按照地域划分为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农村集体所有制。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发展形式不同。因此,对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改革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 对于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应该通过放弃国家和国有企业资金方面的支持,使之彻底摆脱与政府的资产关系和行政关系,真正提高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独立性,使其成为市场竞争主体,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洪流中。 农村集体所有制划分为农村集体所有制和乡村中的非农业集体企业。对于农村集体所有制,可分类进行改革。农村集体所有制产权关系比较明确,可利用这些权限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新的农业合作社经济组织,促进农村的整合。对于乡村中的非农业集体企业,可借鉴城镇企业改革方式,将集体资产量化给村民个人,并吸引外部资金进行非股份制经营,推动乡村经济向城镇化转化。 第二,兼顾公平与效率。集体所有制经济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强资本的活力和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但是,这一目的的实现不能以失去公平为代价。因此,在集体企业的股权制改革过程中,对股权的设置,一定要做到合理化、透明化。首先,对国家债权应遵循一次性清偿的原则。但是这项要求不能过于强硬,否则会损害部分企业及职工利益,影响公平。具体可视情况而定。对于债务过高、不可能一次偿还的企业,可借鉴银行固定资产贷款的方法,实行分步偿付本息。对于生产经营状况不佳,无力偿还的企业,可与企业协商,在企业设立国有股,变债券为股权。对于亏空严重或资不抵债,又不能草率宣布破产的集体企业,可采用产融结合的路子,把银行贷款部分由债转资,给企业提供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需要强调的是,无论集体企业发展现状如何,采用哪种清偿办法,只要企业有望改革和发展,就有必要大力增加企业职工个人持股份额,使集体所有制企业成为真正的“集体”企业。同时,严格按照按资分配和按劳分配的原则,规范红利分配,多劳多得、多股多分,充分体现股份合作制的优越性。 另外,为了保证集体所有制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公平性,有必要建立完备的交易制度。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内部人利用手中权力进行黑幕交易、暗箱操作,影响市场的公平、平等、自由。 第三,注重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集体所有制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后,股权结构进一步合理化。但是,集体企业的治理结构还停留在比较落后的水平,改制后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如同虚设,而原有的治理结构仍在起作用,并没有充分体现民间资本的话语权。这不仅极大地挫伤了民间资本进入集体企业的积极性,而且与集体企业改革的初衷不符合。以农商银行为例,各地的农商银行虽然依据《公司法》建立了书面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并细化了要求和基本精神,但是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这一套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农商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仍然由地方政府“统一管理”,一些重大的人事安排可以越过董事会直接处理。这种“改资不改制”的做法违背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初衷,应该彻底摒弃。 归根结底,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一个好的班子,而好的班子又需要各项能力兼具的领头羊。因此,必须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中进一步推广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根据《公司法》建立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允许并鼓励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拔和任用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于有关企业经营发展的各项决策,鼓励职工提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第四,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以及监督机制。集体企业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采用了一些新的经营形式或用工形式。比如,承包、租赁等经营方式,“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用工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新的经营形式或用工形式为集体企业原有的领导及员工设置了一种基本保障,导致他们失去了改革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这种“制度保障”把整个企业推入了安于现状、裹足不前的发展困境中。集体企业经营发展状况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激励、约束以及监督机制,导致集体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制度困境。更有甚者,把集体企业变成家族势力合体或腐败现象滋生的温床。因此,在集体所有制经济内涵及形式难以界定的情况下,有必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以及监督机制,保证集体企业的发展不违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初衷。 五、结语 集体所有制企业改革任重而道远,必须在支持和认可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基础上,对集体所有制的内涵做深入、全面的了解,明确改革目的和改革方向。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仅仅依靠国家经济改革政策的推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集体企业全体职工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从自身做起,支持集体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作者单位为绍兴华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沈丽鹏.浅析企业管理创新之路[J].当代经济(下),2008(02). [2] 罗海瑛.集体所有制企业优化整合中的财务管理事项探究[J].中國集体经济,2013(17):22. [3] 林宣怀.浅谈发展集体所有制企业应注意的问题[J].商情,2009(8):84. [4] 利丹.集体所有制企业:改革中的困惑与选择[J].南方经济,2005(9):50-52. [5] 赖少英.重新认识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及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02(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