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范文

    熊芬

    摘 要 本文以2013—2014年我国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高管薪酬、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以及董事会的独立性对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薪酬、董事会独立性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不是以往的研究结论中的正相关,而是显著的负相关,即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审计费用反而低。

    关键词 内部控制审计 股权集中度 高管薪酬 独立董事

    一、引言

    安然、世通等一系列重大财务舞弊案件发生后,投资者对企业的财务信息的信赖度降低,而舞弊也已然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美国为了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增强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心,于2002年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开始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加强管理,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出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同时以法律的形式提出对“财务呈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在这种制度背景下,我国也开始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并于2008年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企业必须进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自我评价以及内部控制审计,注册会计师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对委托单位的五目标进行审计并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这无疑会增加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量与审计责任,从而给审计费用的确定提出一个新的问题。

    影响审计费用的因素很多,包括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审计风险、会计师事务所特征以及整个大的审计市场的竞争强度等。对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的研究,除了这些基本因素以外,还应更深入地探讨。因此,本文主要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公司的治理角度出发,研究高管薪酬、股权集中度以及董事会的独立性对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产生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及假设提出

    早在1980年,Simunic通过建立影响审计费用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发现了审计费用受到两个不同层面的影响,即公司层面和会计师事务所层面。公司层面包括公司规模、业务复杂程度、风险资产比例;会计师事务所层面包括审计师任期、事务所是否为大所。Zoe-Vonna Palmrose发现审计费用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显著相关,但是与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化并不显著相关。张宜霞对91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失效的风险与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产生了“极反效应”。曹建新、陈志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08年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审计质量的高低会对内部控制和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的影响,由“四大”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公司相比较“非四大”来说,其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并不会使其审计费用显著降低。张旺峰、张兆国、杨清香通过在模型中引入相关的公司治理结构变量,发现如果一个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合理、完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从而显著的降低审计收费水平。至此,已有研究者发现公司的治理结构对审计费用会产生影响。同时,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由于股东和经理在目标上的不一致,加上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会出现代理问题,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样就需要企业的各个关系人之间通过契约来协调彼此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这样契约中的委托人就是股东,代理人则是经理。为了降低代理冲突,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防止经营者背离股东的目标,需要企业建立监督激励机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正是为了满足这一要求。

    基于上述已有的研究和理论基础,企业对高管的激励程度越高,高管就越有动力去建设和维护内部控制制度,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高管更愿意为公司倾注自己的心血,与股东真正分享经营的果实。同时,良好的内部控制又会促进企业的绩效增长,这在无形中也提升了高管的声誉,高管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声誉也会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越完善,执行的力度越大,内部控制就越有效,也就表明出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可能性越小,审计的风险也就相对越低,从而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就相对越低。据此,提出本文的假设一:企业对高管的激励程度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呈负相关。

    同时,一个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实施,需要良好的治理结构作为保障。而股权结构作为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衡量标准,自然也与内部控制系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于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公司的实质控制权掌握在控股股东或者大股东的手中。一方面,股东为了保证自己的投资利益不受侵害,会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和约束,而这种监督、约束手段更多地体现在通过聘请高质量外部独立审计鉴证来保证管理层的行为符合公司股东的预期;另一方面,大股东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很有可能侵占小股东的利益,干预管理层的决策,这样必然会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从而使内部控制的质量下降,增加内部控制失效的风险。注册会计师为了降低风险,必然也会增加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扩大审计范围,导致审计费用的上升。据此,提出本文的假设二:股权集中度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呈正相关。

    美国的SOX法案要求企业的审计委员会全部由独立董事构成,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也要求独立董事来主导审计委员会并且担任召集人。这也体现了独立董事聘请审计师、支付审计费用的权力。独立董事占比越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就越强,独立董事可能更加愿意通过购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审计服务的行为来促进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实施,发挥其监督职能,维护自身在行业内的良好声誉,这样公司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就会越高。据此,提出本文的假设三:董事会独立性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呈正相关。

    三、实证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本文所涉及的公司财务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所获取的相关内部控制审计信息由笔者从巨潮资讯网以及中注协发布的《2013—2014年度审计快报》中整理获取。

    同时,本文选取了我国2013—2014年进行了内部控制审计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在此基础上剔除了未披露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上市公司、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ST上市公司以及数据缺失的公司。删除上述不符合要求的上市公司后,最终选取了1489家公司进行研究,其中2013年有620个样本,2014年有869个样本。

    (二)模型建立及变量选择

    本文通过构建以下模型来检验假设:

    本文基于Simunic研究审计费用所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其中因变量lnfee表示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自然对数;自变量lnexc_p为公司前三名高管薪酬总额的自然对数;自变量sc1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表示股权集中度;自变量idn为独立董事占董事会人数比例,表示董事会的独立性;对于控制变量,lnasset表示公司的资产规模,以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代替;big10表示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为国内十大则取1,否取0;审计风险用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作为替代指标,为rec。同时控制了公司的资产负债率Lev(吴应宇,2008)和内部控制审计意见Opinion(漆江娜、陈慧霖和张阳,2004)。

    四、实证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审计收费(lnfee)的均值为12.687,基本上接近中位数12.612,说明其在总体上符合正态分布;高管薪酬(lnexc_p)的均值为14.311,中位数为14.261,因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公司的高管薪酬都比较高;公司的股权集中度(sc1)和独立董事占比(idn)均值分别为0.383、0.372,中位数分别为0.366、0.333,都比较符合总体上的正态分布。其他控制变量的均值与中位数也相差不大,基本符合正太分布。

    (二)多元回归分析

    实证模型的多元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是对检验模型进行的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该结果显示,调整后的R2为0.6171,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力度达到了61.7%,说明该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F统计量为133.2641,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该回归模型总体上是显著的,具有统计意义。同时,左右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都小于2,均值为1.21,表明自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从回归分析的结果中可以看出:

    第一,高管薪酬(lnexc_p)的回归系数为0.0624,且在1%的水平上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表明公司的高管薪酬越高,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所花的费用就越高,反之内部控制的审计费用就越低,与我们预期的假设符号相反。这可能是因为公司对高管的激励政策大多取决于公司当年的会计利润,利润越高,则高管获得的激励奖金就越多,就会存在高管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而去操控会计利润的现象。注册会计师为了降低这一重大的审计风险,就必然会增加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程序,扩大审计范围,从而导致审计成本增加,也必然会导致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增加。

    第二,股权集中度(sc1)的回归系数为-0.2045,且在1%的水平上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表明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越低,反之内部控制的审计费用就越高,这与我们预期的假设符号相反。这可能是因为股权相对越集中、存在控股大股东的企业,会产生大股东和经理联手所形成的“内部控制人”局面,管理层即使形式上不拥有决定审计师聘任和审计费用支付的权力,但是实质上也控制着这些权力。

    第三,董事会独立性(idn)的回归系数为0.48,在10%的水平上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这表明独立董事在董事会的占比越高,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越高,反之就越低,验证了假设3。也就是说公司的独立董事相比其在公司的治理中发挥监督作用来减少内部控制的错报、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更愿意通过购买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来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能。

    第四,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这三个控制变量都在1%的水平上,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公司的资产规模越大,内部控制复杂度也就越高,审计费用也越高。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大,被认为能提供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从而审计收费也就越高。同时客户的(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经营风险越大,审计师所面临的诉讼风险也就越高,因而审计费用也就相对更高。对于审计报告这个控制变量,并没有发现非标准的审计意见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资产负债率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也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可能是因为本文选取的样本数量相对来说还比较少,解释的不都恰当和准确。

    五、结语

    本文将我国上市公司2013— 2014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探讨对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董事会的独立性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为了解决代理冲突,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更愿意通过支付高质量的内控审计服务来维护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股权集中度與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这与已有文献的研究结论相反。表明企业控股股东或大股东掌控着实质控制权,或与管理层联手出现“内部控制人”局面,实际掌控着审计师聘任和审计费用支付的权力。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还需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而不只是形式上的独立,通过在公司治理中切实履行自己的独立监督职能,来维护和保障内部控制系统的实施,使得内部控制系统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让“内部控制人”无机可乘。

    (作者单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Simunic D A . 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Theory and Evidenc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8(1).

    [2] Zoe-Vonna Palmrose . Audit Fees and Auditor Size--Further Evidenc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6,24(1).

    [3] 张宜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基于中国内地在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11(12).

    [4] 张旺峰,张兆国,杨清香.内部控制与审计定价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审计研究,2011(05).

    [5] 曹建新,陈志宇.内部控制与审计费用的相关性研究[J].财会通讯,2011(0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6: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