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于新时代个人所得税的思考
范文

    苏子蔚 史慧敏 孙文丽 王飞飞 丰迪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同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运用宏觀经济政策解决收入分配不公也就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而要解决这一难题,就不得不提及直接调配居民收入主要工具的个人所得税。本文着重阐述了个人所得税的特征和功能以及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个税起征点 税率 征收对象

    一、研究背景

    从2011年9月1日到今天,个人所得税法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然而这难以改变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趋势,而且高收入者收入来源多元化,工资性收入比重减少。这些都是加大个税征收难度和复杂性的重要因素,因此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在新时代背景下更有必要。不论是从哪一方面改革,如个税起征点提高、征收率因地制宜、征收对象由个人变成家庭,还是从其他方面,都需要审慎思考。为此,本文就以上几点进行思考。

    二、对于个人所得税的若干思考

    (一)个税起征点调高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往往与CPI指数和通过膨胀率紧密挂钩。当通货膨胀发生,居民手中的实际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如果个税起征点不随之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也就会随之降低。另外,中国各地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不同地方的消费水平存在差异。全国统一标准使高收入地区的实际生活支出费用高于起征点,从而增加了实际税负,而对于低收入地区,民众实际生活支出低于个税起征点,地区实际财政收入便较少。同时,对于过高收入人群纳税情况的监管不力也是个税起征点需要调整的重要因素。为此,起征点的调整需要与国家经济同步增长。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当以客观数据作为依据和支撑,同时,也应当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通过试点考察之后进行综合调整。当然,起征点的提高,最好能够施行与CPI挂钩的浮动制度,充分考虑通货膨胀、居民的收入变化等因素,使个税制度能够更加公平合理,也让低收入者受益。除此之外,对于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制度之下的人群,应当配有相应合理的起征点才能够适宜征收。

    (二)税率应当因地制宜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目前采用的是累进税率制,相比之下,比单一不变的税率制度还是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当前中国新时代的背景下,累进税率制度自然应当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作进一步调整。对于不同地域、不同行业,最好能够有所区别。例如,对于上海等一线超大城市的过度拥挤现象,也可以通过个税的差异化进行调节。通过个税的税率差异化,调和西部等边缘城市和东部等过热城市,这既是个税差异化的必要性,又是其有利之处。与此同时,再次调节需要综合考量,降低超额累进税率的级数和税率,将现行工资薪金所得救济超额累进税率降低,在调高起征点的同时,也扩大了低税率的适用范围。而这样一来,必然能够增加中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对于改善民生以及扩大内需的国家发展战略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对于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也具有重要作用,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团结。

    (三)纳税主体变家庭单位

    现行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为单位,征收范围虽广,但是居民税负重也就不利于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家庭作为一个经济整体,共同从事生产、投资和消费行为,共同承担家庭经济负担。新时代背景下,家庭将作为社会稳定的基本细胞,通过对家庭经济情况的考究而调整的税负自然会更加合理。相比以个人为纳税主体,向家庭的转变更能够合理考量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而对于家庭经济情况的考察虽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但在新时代的强大数据库系统支撑之下,这应该算不上一个难题了。比如有的家庭虽然个人收入较低,但是比起只有一个收入来源的家庭而言,可能家庭为单位纳税更能够综合考量二者的家庭经济情况。由个人转变为以家庭为单位的纳税主体,其间自然会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总体上利大于弊,并且新事物的诞生必定是曲折而又向前发展的。同时,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也有助于缓解通货膨胀下家庭的生存压力,更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结语

    个人所得税作为我国现行几大税种之一,对于国民收入分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民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也进一步拉大,所以税制的改革也就成了时代需要。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对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依旧在砥砺前行。因此,本文从个税起征点、税率、纳税主体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对于个人所得税的思考,分别从改革的合理性、进步性、困难点等方面阐述了对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看法。综上所述,笔者建议我国对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调整应当从起征点、税率、纳税主体等方面着手,通过专家学者科学合理的分析思考,制定出一套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南昌航空大学)

    [作者简介:苏子蔚(1996—),男,江西高安人,本科在读。]

    参考文献

    [1] 张文春.个人所得税与收入再分配[J].税务研究,2005(11).

    [2] 杨志勇.收入分配与中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J].涉外税务,2009 (10).

    [3] 胡丽霞.新形势下的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J].财政监督,2011 (07).

    [4] 提高起征点:个人所得税改革新期待[J].中国总会计师,2011 (03).

    [5] 刘宗连.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及其累进性测算[J].统计与决策,2017(06).

    [6] 岳希明,徐静.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J].经济学动态,2012(0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