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中药材国企改革的相关思考 |
范文 | 何金泽 王国盛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四川省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的混改成效,提出了中药材国企混改的启示:一是建立健全国企改制监督机制;二是优先建立改革配套的环境和机制;三是建构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革方向;四是要进一步明晰政府的职能和作用。 关键词 中药材 国企改革 思考 一、前言 目前,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已通过产权置换转化为股份制或民营企业,现为数不多的国企又到了一个改革的十字路口。四川省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国有企业标准化的监督机制和民营企业市场化的激励机制的充分融合,形成了法人治理结构合理、激励约束机制并重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合力与双赢,推动公司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轨道。近期,四川省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提出要继续大力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或许是因为公司股份制被认为可能是当前最好的企业制度。然而,股份制改造也是一柄双刃剑,改得好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让企业焕发活力,改造得不好,其副作用和损失遠远大于改制前,从而得不偿失。 二、四川省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的混改成效 公司现有股东为四川省商业投资集团、修正药业集团、公司工会委员会和成都亿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由四川省商业投资集团控股,修正药业集团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2018年11月,修正药业集团正式进入,通过人事改革、资源整合、流程再造等一系列措施,改革成果初现,公司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投融资能力显著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大幅提高。 第一,结合公司多年在四川及西南区域建立的中药资源体系,迅速嫁接修正药业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庞大的中药原料需求量,将公司迅速转变成了修正药业集团西南原料采购中心且成效显著。从2018年12月起,公司月度销售额急剧上升且正处于快速增长期。 第二,修正药业集团的主力产品斯达舒的西南总代理也变更成了公司,成为公司用于突破全省甚至西南零售配送市场的敲门砖。 第三,公司与修正药业集团合作的武侯医药科技园项目和并购四川修正双星制药有限公司等项目都稳步推进,为公司的转型升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中药材国企混改的启示 从四川省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的混改的效果来看,我们得出以下启示。 马克思早就指出,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状况决定的,有什么样性质和发展水平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所有制和产权制度与之相适应。产权制度发生变革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在转轨国家中,不同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往往存在很大差别。这种生产力的差异性、多层次性就应该有多种所有制与之相适应,出现多种具体产权制度是符合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并非私有制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而某个行业或企业实行哪种所有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关键看各种组织形式的综合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如果采取各种措施都不能改变公有制企业的经济效益且社会效益也不大,那么该企业进行改制后收益可能大于成本。 (一)建立健全国企改制监督机制 在国家制订了《企业国有资产法》等国企改制法规后,为何地方政府可以视而不见,招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群众利益受损、社会矛盾加剧?关键就在于监督机制的缺失。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失控。由各地地方政府牵头的改制,如果自我约束好,问题会相应少些;如果自我利益膨胀,造成的后果和损失是很难弥补的,前面十数年的很多国企改制造成国家利益受损、民怨积聚就是先例。可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地方政府的自律上,毕竟人为因素的道德风险不可避免,实际运行风险太大。只有靠完善的监督机制去约束和制衡才是风险最小的制度安排。 (二)优先建立改革配套的环境和机制 所剩不多的国企大部分是涉及国家经济命脉、国有资产厚重的大型企业。这部分国企产业链长,牵涉面广,承担的社会目标最多,影响极大。如果改制应首先进行相关制度和环境的配套,不宜急于求成。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相配套的约束、保障机制远比优先私有化更重要。在不是水到渠成的情况下为改制而改制,造成劳资矛盾激化、社会不和谐,其改革成本何其之高。所以,至少在现阶段国企改制结束前国家应有一个国家级的,类似纪检检查行政腐败那样的机构,专门审核国企改制违规情况,现在的监督检查力度远远不够。甚至可以公开有关改制信息,接受大众监督,真正在阳光下的改制才是健康、可持续的。 (三)建构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革方向 正如所有制形式可以有多种,股份制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单一、过度的民营化股改必然以牺牲公有制为代价。同样是产权多元化,不是只有卖出国有产权才是产权多元化,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比如有学者提出国有企业可互相持股、国家机构持股、职工持股等都是很好的建议。只要引入竞争机制,改进和完善制度环境,加强企业结构治理,国有企业一样会焕发活力。 四、结语 作为四川中药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公司是四川省内首家通过GSP(普惠制)认证的中药流通企业、中国中药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四川省中药行业协会会长单位、中国中药材种养殖协会四川工作站和四川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在目前社会保障系统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国企仍然是吸纳城镇劳动力,承担社会性、政策性负担的主要载体,发挥着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因此,对于那些具有一定生产效率的中药国企,完全的私有化改革并不可行,我们要结合中药行业的特点,优化企业发展。 (作者单位为四川省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麦磊,王广亮,顾棽,等.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与国企改革[J].现代经济探讨,2016(8):53-5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