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阳明经穴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现状 |
范文 | 陶雪 赵蕾 司林阁 代宇杉 钱春梅 顾力华 摘要:目的 总结经皮电刺激阳明经穴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方法 检索国内外近10年来临床采用经皮电刺激阳明经穴治疗中风病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经总结分析应用经皮电刺激阳明经穴治疗在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吞咽功能、疼痛、便秘等方面均取得有效性治疗效果。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阳明经穴作用是多方面的,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报道,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关键词:阳明经穴;经皮穴位电刺激;中风病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8-0089-03 中风病又称为脑血管病,是指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约50%-80% 的幸存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感觉和功能障碍[1]。中风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世界公共卫生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2]。 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Transcua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属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中的一种,是在传统针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以经经络理论为基本的新的中医疗法,具有无创伤性、易操作、便于机体移动、安全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TAES可促进神经元功能重建及部分功能代偿,主要是通过刺激神经支配障碍的肌肉,使其产生收缩,从而向神经中枢输入信息冲动,増强相应的脑功能区神经元兴奋性,促进中枢神经再生。另外,TAES可升高血浆降巧素基因相关肽和降低血浆内皮素,改善脑细胞含氧,促进损伤神经元修复。研究认为,TEAS不仅通过躯体感觉运动传入冲动使大脑相应部位兴奋,还可能通过外周刺激,刺激了局部外周神经的感觉末梢,通过外周传入系统使电刺激反射性作用于神经系统各级水平,诱发脑电活动,促进受损皮质周围的神经元对其刺激作出反应,从而诱导大脑进行功能重建,进一步改善感觉运动功能[3—4]。 历代对中风疗法的治疗已有所记载,最早在春秋时期,《素问 痿论篇》中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的基本治则。“痿”意为痿弱不用。那“阳明”的本意是什么呢?黄龙祥[5]教授《中国针灸学史大纲》认为“阳明为三阳”;郭霭春[6]引用《淮南说林》曰“阳明肠胃多气多血,含阳气最多,为三阳”;高士宗[7]“阳明……阳气最多”;李鼎[8]“阳明阳气最多,其次为太阳,其次为少阳”。《素问·阴阳类论》:“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指出阳明是五脏六腑之海,其气盛,行于三阳,说明“阳明为三阳”。在《素问·痿论》中提到:“《论》言治痿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说明阳明充盛可使宗筋濡润,宗筋濡润则骨骼和关节功能正常。张景岳所述“气街为阳明之正脉,故为阳明之长,故阳明气血不足,宗筋失养则骨、筋脉屈伸不利,驰纵无力。”说明阳明经与肢体活动密切相关。 1 上肢功能障碍 运动障碍-偏瘫在中风病中所占比例最大,是最常见的后遗症状[9],上肢功能障碍发病率12.5%-61%[10]。其中超过80%的患者存在手功能障碍,而手功能占据上肢功能的90%。手部的伸腕和伸指功能对于人类上肢功能活动和生活自理至关重要[11-12],手功能恢复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手功能障碍成为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13]。唐朝正等[14]通过常规康复治疗结合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患者患侧外关、手三里治疗脑卒中后软瘫期患者手和上肢功能障碍,结果显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进一步促进软瘫期脑卒中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恢复。彭源等[15]对41例患者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患侧肩髃、曲池、外关及合谷四穴及TAES安慰刺激,研究发现TAES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改善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毛芝芳等[16]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患者患侧外关、手三里结合常规康复治疗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进行研究对比。发现TEAS治疗可使患者的手部运动水平得到整体提升,使患者可以较为协调自助的完成大多数动作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最后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手部肌肉活性、运动能力及其生活自理能力。孙定炯等[17]通过药物、康复及针灸治疗结合经皮电刺激臂臑、手五里、手三里、外关、曲池四穴对40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治疗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肌力的恢复及异常运动模式的抑制均有良好的效果,对上述四穴进行刺激能有效的疏通上肢阳经经气。陈瑶等[18]将43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TEAS治疗组,2组均受常规临床治疗和康复训练。TEAS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经皮电刺激患侧外关、足三里两穴。经过研究表明TEAS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手部的活动功能,病提高患者的生活指数。 2 下肢功能障碍 脑卒中发病后患者多遗留一侧肢体功能障碍,其中约有25%的患者伴有严重步行功能障碍[19],也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主要因素[20]。足下垂是脑卒中后一种常见的步行功能障碍,大约影响20%中风病患者的生存质量[21]。患者对康复治疗最迫切的需求通常为独立或辅助下行走。足下垂时有限的踝关节背屈妨碍摆动时足尖离地,代偿性地需要增加摆动侧下肢的膝关节和(或)髓关节屈曲,导致歩行耗能的增大、步行持久度的下降和跌倒风险的增加。足内翻在脑卒中患者中也较为常见,表现为足踩内翻同时伴有背屈,通常会导致患者踩背屈困难,随意运动差,降低步行的稳定性,増加踩部受伤的风险。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和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因此促进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恢复显得十分重要[22]。陈创等[23]通过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和观察组常规康复治疗加TEAS电刺激治疗的疗效对比,通过电刺激足三里、阳阳陵泉使外侧肌群收缩,促进足背伸,纠正足内翻,减轻小腿三头肌痉挛程度,从而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步行能力。范蓉[24]对中风恢复期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患侧昆仑、阳陵泉、足三里、太冲,通过治疗后FMA、CSS、BBs量表评分对比,结果显示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偏瘫下肢痉挛症状,提高患者平衡功能以及下肢运动功能。彭源等[25]采用经皮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42例患者进行治疗,经皮穴位刺激足三里、阳陵泉、昆仑、太冲四穴,治疗3周进行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定踝关节痉挛,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中下肢部分(FMA)评定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结果显示TAES 治疗能减轻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痉挛程度和提高平衡功能,改善下肢運动能力。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刺激足三里、解溪、上巨虚、阳陵泉等腧穴可以改善病变部位的神经、血管功能,以及局部的血液循环[26]。何玲燕等[27]选择足三里穴、阳陵泉穴、解溪穴、上巨虚穴4个腧穴对中风病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基础疾病药物治疗配合肌电生物反馈刺激,最后结果显示穴位肌电生物反馈能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足下垂及下肢运动功能。四穴合用,发挥舒筋活络、宣通气血的作用,从而保持阴阳平衡,使筋脉得以滋养,肢体活动更加有力。 3 其他 脑卒中后中枢性神经痛(CPSP)是发生于脑卒中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与脑卒中病变部位相关的躯体疼痛和感觉异常,患者常描述为麻痛,刺痛,烧灼样痛,冷感,不适感等。欧海宁等[28]对59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对照组为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为常规康复治疗结合TEAS,若上肢感觉疼痛或异常时,取患侧上肢肩髃、曲池、外关、合谷四穴,若下肢感觉疼痛或异常时取患侧足三里、解溪、阳陵泉、昆仑穴。若面部感觉疼痛或异常时取颊车、阳白穴。经过研究得出采用100Hz經皮穴位电刺激外周穴位,可引起中枢强啡肽释放增加,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多种神经递质释放,以达到镇痛效果。说明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很好地缓解脑卒中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3%-71%[29],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营养供给,以至于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及肢体功能的康复。张艳艳等[30]通过对脑梗死后重度吞咽障碍的患者24例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结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临床观察示,经皮穴位电刺激水突和扶突穴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真性和假性延髓麻痹所致的吞咽功能障碍均有满意疗效,患者治疗后吞咽困难评分均有明显降低。 4 小结 目前在中风病的治疗中仍缺乏特效的治疗措施,且都需要长期的综合性治疗。然而TEAS具有安全有效、易操作、依从性好的特点,对改善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但目前TEAS应用于脑卒中病的相关研究缺乏足够长的观察,对中风病肢体功能障碍的不同分期、不同部位功能障碍的参数设定缺乏统一化和标准化。因此今后在临床中可增加观察和随访时间,进行大样本观察,以更好的将TEAS运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张萍,杨宇.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评定和康复训练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2016,28(6):469-472. [2]Lozano R,Naghavi M,Foreman K,et al.Global and regional mortality from 235 causes of death for 20 age groups in 1990 and 2010: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J].The Lancet,2013,380(9859):2095-2128. [3]Massie CL,Malcolm MP,Greene DP,et al.Biomechanical contributions of the trunk and upper extremity in discrete versus cyclic reaching in survivors of stroke[J].Top Stroke Rehabil,2013,22:1-10. [4]Cordo P,Wolf S,Lous JS,et al.Treatment of severe hand im-pairment following stroke by combining assisted movement,muscle vibration,and biofeedback[J].J Neurol Phys Ther,2013,37(4):194-203. [5]黄龙祥.中国针灸学史大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91. [6]郭霭春,高文柱.《伤寒论》六经刍议[J].河北中医,1985:2. [7]清·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M].北京:科技出版社,1980:648. [8]李鼎.经络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12. [9]Takeuchi N,Izumi S.Rehabilitation with poststroke motor recovery:a review with a focus on neural plasticity[J].Stroke Res Treat,2013,2013:128-141. [10]左婷飞,杨白燕.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后手功能障碍85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8):677-678. [11]唐朝正,丁政,李春燕,等.运动想象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11):832-837. [12]Musicco M,Emberti L,Nappi G,et al.Early and long-term outcome of rehabilitation in stroke patients:the role of patient characteristics,time of initiation,and duration of nterventions[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3,84(4):551-558. [13]丁铃,叶红,史德林,等.基于手功能成像仪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手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价[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5):587-590. [14]唐朝正,李春燕,张晓莉等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软瘫期脑卒中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3):252-255. [15]彭源,张瑾,苏常春,等.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6):547-550. [16]毛芝芳,王雪莲,杨润成,等.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实用医学,2017,29(12):1565-1566. [17]孙定炯,陈鸣.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15,26(2):292-293. [18]陈瑶,田婧,谢蓓菁,等.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J].临床研究,2015,30(5):454-457. [19]Rosa M C,Marques A,Demain S,et al.Lower limb co-contraction during walking in subjects with stroke:A systematic review[J].J Electromyogr Kinesiol,2014,24(1):1-10. [20]冯玲,司马振奋,何玲燕,等.补中益气汤加减辅助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疲劳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6):421-424. [21]Ricarte IF,Figueiredo MM,Fukuda TG,et al.Acute foot drop syndrome mimicking peroneal nerve injury:an atypical presentation of ischemic stroke[J].J Stroke Cerebrovasc Dis,2014,23(5):1229—1231. [22]Ng SS,Hui-Chan C W.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task-related training improves lower limb functions insubjects with chronic stroke[J].Stroke,2007,38(11):2953-2959. [23]陈创,李姗,唐朝正.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6,31(3):168-170. [24]范蓉.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中风恢复期患者偏瘫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药研究,2018,22(9):193-194. [25]彭源,张瑾,张廷碧.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广州医药,2015,46(1):19-22. [26]王学新,林发亮,褚文政,等.电针与康复训练手法治疗脑卒中足下垂疗效差异表面肌电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9(2):243-244. [27]何玲燕,冯玲,陈争一,穴位肌电生物反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足下垂的临床观察[J].康复学报,2017,27(1):40-43. [28]欧海寧,周凯欣,黄彬,等.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7):881-883. [29]Jiang Y,Han Y,Zhang Y,et al.Tirty minute transcutaneous electric acupoint stimulation modulates resting stste brain activitities stimulation modulates resting stste brain activitities:aperfusion and BOLD fMRI study[J].Brain Res,2012,31(1457):13-25. [30]张艳艳,张筱英.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2017,10(10),755. (收稿日期:2019-04-1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