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三阴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范文

    阳婷 蒋安科 何赛群 王瑞雪 石颖

    

    

    摘要:目的 探讨三阴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关系。方法 调查分析64例三阴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分布规律及两者相关性。结果 64例三阴乳腺癌患者体质类型分布为气郁24例、气虚14例、阴虚9例、血瘀6例、平和4例、湿热3例、痰湿2例、阳虚2例;证型分布为肝郁气滞22例、气血两虚19例、冲任失调18例、热毒蕴结5例;其中气郁质与肝郁气滞密切相关、气虚质与气血两虚密切相关。结论 三阴乳腺癌中医体质以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为主,中医证型肝郁气滞比例最高,气郁质与肝郁气滞、气虚质与气血两虚关系密切,三阴乳腺癌中医体质与证型分布具有一定相关性。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中医体质;证型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9-0024-03

    乳腺癌发病率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之首,每年新发人数占全国恶性肿瘤的22.9%,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類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均为阴性的特殊亚型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15%~20%,发病率并在不断上升[1],具有发病年龄小、恶性度高、易复发转移、预后差等特点[2],因此,防治TNBC尤为必要。中医体质与疾病发生、转归密切相关,故以中医体质为切入点对TNBC患者体质类型与证型的关系进行探讨,为预防、诊治TNBC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和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4例病例来自2017年11月—2019年5月云南省中医医院肿瘤科收治的TNBC患者,均为已婚女性,平均年龄(55.61±10.81)岁,平均身高(1.57±0.05)m,平均体重(56.58±6.36)kg,平均体重指数(23.01±2.69)kg/m2;病检为浸润性导管癌52例、浸润性癌9例、髓样癌2例、粘液腺癌1例;治疗上,接受手术有59例、化疗59例、放疗28例;有家族肿瘤病史9例,无吸烟、饮酒者。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际抗癌联盟(UICC)标准,经病理学和/或细胞学诊断为乳腺恶性肿瘤;免疫组化ER、PR、Her-2表达均为阴性[3];TNM分期参考AJCC癌症分期手册[4]。

    1.2.2 中医体质判定 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5]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9种。

    1.2.3 中医证型判定 参考《临床中医肿瘤学》[6],将乳腺癌分为肝郁气滞、气血两虚、冲任失调、热毒蕴结4种证型。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未行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或已行治疗但能正确评价治疗前情况者;③小学文化水平及以上。

    1.4 排除标准 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②肝肾功、凝血障碍者;③精神障碍;④不能配合调查者。

    1.5 调查方法 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填写自拟TNBC临床信息调查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5],根据信息对患者中医体质及证型进行判定。

    1.6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体质分布 64例患者中共有8种体质:气郁24例、气虚14例、阴虚9例、血瘀6例、平和4例、湿热3例、痰湿2例、阳虚2例,经拟合优度的χ2检验,P<0.05,8种体质类型分布具有差异性,前3种分别是气郁24例(37.5%)、气虚14例(21.88%)、阴虚9例(14.06%),占全部体质的73.44%,与其他体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中医证型分布 64例患者中肝郁气滞22例、气血两虚19例、冲任失调18例、热毒蕴结5例,经拟合优度的χ2检验,P<0.05,TNBC4种中医证型分布具有差异性,其中,肝郁气滞患者比例最高为34.38%。

    2.3 中医体质与证型关系 不同中医体质中各证型分布具有差异性(P<0.05)。气郁质中肝郁气滞有17例(70.83%),气虚质中气血两虚有11例(78.57%),阴虚质中冲任失调有5例(55.56%),此3种体质中的主要证型分别于相应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血瘀质中冲任失调有5例,平和质中冲任失调与气血两虚各有2例,湿热质中肝郁气滞有2例,痰湿质中肝郁气滞和气血两虚各有1例,阳虚质中气血两虚有2例。见表1。

    2.4 构成比前3的中医体质与主要证型关系分析 TNBC证型与气郁质构成比有差异(P<0.05),肝郁气滞构成比高于其他证型,故气郁质患者辨证以肝郁气滞为主;同样,气虚质患者辨证以气血两虚为主;TNBC证型与阴虚质构成比尚无差异。见表2~4。

    3 讨论

    与非TNBC相比,TNBC预后差,DFS、OS远低于非TNBC,目前国内外尚无特定指南有关TNBC治疗,TNBC患者无法接受内分泌和曲妥珠单抗治疗,其治疗方式少、效果差,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需要从多发面研究寻找新方法。而体质是指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7],体质在一定层面上决定着疾病的易感性和倾向性,故可从体质角度对TNBC进行分析研究。

    TNBC可归属于祖国医学“乳岩”、“奶岩”等范畴,本研究中,TNBC患者体质以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为主,为进一步认识和掌握TNBC体质类型与疾病倾向易感性提供依据;辨证以肝郁气滞为主,实则为女子先天为本乃为肝,肝主条达舒畅,肝气不舒则气机郁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气滞血瘀于乳房,久则成乳岩,治疗上当以疏肝解郁为主,可指导临床治疗;TNBC患者中,气郁质与肝郁气滞、气虚质与气血两虚关系密切,有助于实现“辨病-辨体-辨证”统一,体现中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

    本研究表明,TNBC的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为TNBC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郑莹,吴春晓,张敏璐.乳腺癌在中国的流行状况和疾病特征[J].中国癌症杂志,2013.23(8):561-569.

    [2]马吉光,王宁菊,余文洁,等,”三阴”型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生物学行为差异性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0):1729-1732.

    [3]Goldhirsch A,Wood WC,Coates AS,etal.Strategies for subtypes-dealing with the diversity of breast cancer:highlights of the St.Gallen International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Primary Therapy of Early Breast Cancer 2011[J].Ann Oncol,2011,22(8):1736-1747.

    [4]F.L.格林尼.AJCC癌症分期手册[M].6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21-240.

    [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2009.

    [6]周岱翰.临床中医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5-151.

    [7]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 报,2005,28(4):1-8.

    (收稿日期:2019-00-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7: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