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服务创新探究 |
范文 | 黄小冰 【摘? 要】我国经济取得的巨大进步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更迭,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在我国社会得到了全面普及,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都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息息相关。当前,互联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已经应用于我国的各个行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图书馆服务想要有所发展,就必须引入“互联网+”的思维模式,通过创新服务手段,完善图书馆服务,使得图书馆能够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Abstract】The tremendous progress made in China's economy has promoted the continuous chan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have been popularized in China's society, and people's daily production and lif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At present,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been very mature, and has been applied to various industries in China. In such a social background, library services want to develop, we must introduce the thinking mode of "internet +", through innovating the means of services, improve library services, so that library can better serve the readers.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图书馆服务;创新 【Keywords】thinking of "internet +"; library services;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250.7?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号】1673-1069(2021)02-0077-02 1 引言 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互联网+”思维的引入为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现代图书馆面临着信息化社会的诸多挑战,如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现代人通过移动端就可以完成阅读体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同时,互联网平台也充斥了大量的阅读素材供读者阅读,这些变化对现代图书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图书馆想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就需要积极引入“互联网+”模式,积极开展创新服务。 2 “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意义 2.1 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中,图书馆服务非常单一,人们只能到达图书馆从而获取服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到图书馆内进行阅读,而信息化、网络化社会使得人们获取信息更加简单、快捷。这就需要图书馆转变思维模式,积极引入“互联网+”思维,让图书馆服务焕发新的生机,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和效益。“互联网+”思维,能够让图书馆服务更加个性化,从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不同需求。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图书馆可以对读者的借阅需求进行分析,在更新馆藏和推送新书时,更加符合读者心理需求,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1]。 2.2 提升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在过去的图书借阅中,读者需要按照图书馆的分类目录,逐排对自己所需的图书进行查找,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同时,不是每一位读者都能够熟知图书分类法,读者在耗费大量时间未果后,只能求助图书管理人员。而在“互联网+”模式下,读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查找到自己所需的图书,且还可以通过视频或图片的形式标明图书的具体位置,从而方便读者借阅,节省了读者大量的时间,提升了读者借阅图书的体验。同时,为了便于读者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服务,工作人员可以将图书馆的馆藏图书进行电子化处理,上传到自己的图书馆网络平台上,供读者查询、阅读,提高图书的借阅率。 3 “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策略 3.1 搭建图书馆互联网平台 图书馆在开展读者服务的过程中,要有“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和时代接轨,扩展自己的服务范围,让读者的阅读不受到时间和地理的限制,读者能够自由地享受图书馆服务,这就需要图书馆开展创新服务,搭建自己的互联网平台,为读者提供多种服务。例如,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人的手机都已经安装了微信软件,人们每天通过阅读自己关注的公众号推送的内容获取资讯。基于此,图书馆可以开通自己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将自己的馆藏图书转化为电子版,上传至自己的公众号平台以供读者选择。同时,图书馆的公众号维护人员也可以定期推送图书馆的活动、新书推荐等,读者只要关注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平台,就可以随时获取图书馆服务信息。在公众号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每天推送的服务信息内容利用后台统计数据,分析读者的喜好,从而不断优化自己的服务。在公众号栏目建设中,图书馆可以专门开辟一个读者互动模块,读者可以在这个模块下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提出对图书馆服务的建议,从而丰富图书馆服务内容,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度[2]。 3.2 优化图书馆服务内容 在图书馆服务内容中,传统的图书无论是查询还是借还都需要人工完成。读者独自在浩瀚的图书海洋里寻找自己所需的图书是非常浪费时间的,而在借阅和归还图书中,由于是人工处理,需要进行相关的图书借还信息录入,手续烦琐,耗时较长。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就会出现大量读者排队等待的现象,造成拥挤,这也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增加了工作压力。而图书馆将“互联网+”的思维运用在图书馆服务内容优化上,引入互联网技术和相关设备,能够大大节约读者办理相关借阅手续的时间,简化了借阅流程,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最常见的互联网技术应用包括图书自动借阅设备、网络图书查询、网络信息订阅等,读者在享受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体验感得到了优化,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大大提升,减轻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图书馆可以在自己的网络平台上开通图书查询、借阅功能,读者想要借阅自己所需图书,只要登录图书馆的网络平台,提前查询到自己需要借阅的图书是否在图书馆,同时,通过借阅功能实现提前预订借阅。这样读者在完成上述操作后,不需要排队等待,直接到图书馆领取自己所需图书即可。通过图书馆服务内容的创新,也可以避免读者在线上查询图书馆藏有该书,但到图书馆之后发现自己需要借阅的图书已被人借走,从而浪费了读者大量的时间。图书馆应该丰富自己网络平台的服务内容,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积极将线下的服务内容创新地与图书馆网络平台的服务内容联系起来,利用二者的優势,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如借阅读书证的网上办理、借阅读书证的电子化、借阅证的补办等服务项目,避免过多的读者集中在线下服务窗口办理,使得图书馆的秩序更加有序,减少读者等待的时间,从而提升图书馆服务的整体效率和质量[3]。 3.3 积极宣传,为更多的读者服务 图书馆想要在信息化社会和“互联网+”时代得以生存,有所发展,在提升自己服务创新水平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宣传创新工作,让更多的读者能够及时获取图书馆的信息。在开展创新宣传的过程中,实际上图书馆通过这种另类的形式也在为读者提供服务。在传统的图书馆中,工作人员的宣传方式非常简单,一般是通过读者活动、传单等形式吸引读者,但是这种宣传方式受众面窄、效率低下,很难取得实质性的宣传效果。而“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在开展宣传工作时,可以将大量的宣传内容上传至互联网平台,充分借助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快、传阅人群广泛的特点,从而吸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群去关注图书馆信息,从而参与图书馆的阅读活动。而图书馆的阅读氛围,也能够让现代人放下生活和工作中的琐事,全身心地沉浸在图书馆阅读体验中,在为读者带去知识的同时,也为读者打造了休闲放松的场景,最终使得我国国民的素质得到了提高。 3.4 培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质 任何现代化的技术和创新手段,在实施的过程中都需要依靠人来实现。而现代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日常的服务中想要发挥这些技术和创新手段的作用,使之效果显著,就必须积极参与信息化的培训,转变自己的服务理念,向“互联网+”的思维靠拢,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图书馆创新服务中,会引进许多新的设备,工作人员在培训中要积极学习,对设备的使用、维护有所了解,从保证图书馆设备高效、平稳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在信息化培养中,图书馆要重视工作人员对设备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利用好图书设备的借阅分析功能,加强对读者阅读习惯和需求的分析,从而为图书馆后期的馆藏更新提供参考,使得图书馆的馆藏图书更加受到读者的青睐,从而提高图书馆馆藏图书的利用率。同时,在“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网络平台的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完善,这就需要对工作人员加强图书馆管理知识培训,同时,还要对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培训,使得读者在网络平台上在获取服务的同时,体验感更加舒适。 4 结语 时代的发展促进了许多行业的进步,图书馆应该积极引入“互联网+”思维,通过服务创新,从而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图书馆应该积极面对这种机遇,通过搭建自己的互联网平台、优化图书服务内容,积极宣传、加强人员培训等创新手段,使得图书馆在新时代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向宏华.“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4):5-10. 【2】刘小芳.“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38(2):74-76. 【3】王力加.“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山西青年,2019(12):28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